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某校学生到福建长汀县开展关于水土流失治理的地理实践活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长汀县地处福建省西部,年平均降雨量约1700毫米,曾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进入21世纪,长汀县确立了走绿色发展之路,实现了“荒山一绿洲一生态家园”的历史性转变。

任务一考查长汀县地形



(1)概述长汀县的地形特征。

任务二调研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研究表明,在长汀县河田镇水土保持科教园区,全坡面采用种草、种植马尾松、混合种植乔木+灌木+草等几种水土保持措施,其中混合种植乔木+灌木+草的措施防止水土流失效果最好。


(2)分析混合种植乔木+灌木+草防止水土流失效果最好的原因。

任务三探究农林复合经营措施的效果

位于三洲镇的长汀湿地生态园采用农林复合经营措施治理水土流失,是一种经济高效合理的治理措施。表为长汀湿地生态园农林复合经营措施实施前后水土侵蚀状况和土地利用状况对比数据。


阶段
指标
实施前
面积(km²)
实施后
面积(km²)

侵蚀
状况
无明显侵蚀21.2675.77
轻度侵蚀14.646.15
中度侵蚀46.8525.39
重度侵蚀76.7711.63

土地
利用
耕地23.4546.29
果园77.8681.36
林地18.9335.25
疏林地51.648.98
(3)根据材料自拟一个结论,并用表中数据予以论证。
2 .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甘肃省Z县地处黄土高原西部,境内山地和丘陵沟壑面积广阔,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县。区域内年均降水量达550mm,其中7~9月降水量占到全年的60%。世代耕作导致区域内自然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农作物产量低而且不稳定。自1999年起,Z县全面实施生态退耕,大力推广“林草间作”生产模式。目前Z县已成为国家级的“生态建设示范县”和“经济林建设示范县”。



苜蓿根茎粗壮,生长迅速,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喜光照,耐贫瘠,能改良土壤。其茎叶柔嫩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广泛种植的优质牧草。


(1)据上两图,概括“林草间作”生产模式中,种植苜蓿所得收益的总体变化趋势,并说明这一变化的原因。

退耕还林是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与纯林种植相比,“林草间作”的生产模式在取得良好生态效益的同时,又实现了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说出与纯林种植相比“林草间作”生产模式的优势。
2022-08-01更新 | 293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生态脆弱区是指抗干扰能力弱、易于退化且难以恢复的地区,往往是两种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交界过渡区域。东北林草交错区是我国生态脆弱区之一。下图为东北林草交错区示意图。

(1)分析东北林草交错区生态脆弱的自然原因。

近年来,地处东北林草交错区的兴安盟大力开展草原保护与修复工程,通过草原虫害防治项目,向当地牧民发放草原灭蝗牧鸡16万只。随着养鸡规模的扩大,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双赢。

(2)说明当地牧民饲养草原牧鸡的好处。

东北林草交错区针对工程创面生态修复困难、工程护坡维护成本高等问题,在较干旱的区域采取了植生袋修复的方法。植生袋内部填充土壤和营养成分,具有透水不透土的过滤功能,不限制植物根系的生长,随时间推移,护坡愈加牢固。下图为两种护坡方式景观图。

(3)结合当地自然和人文环境特点,说明植生袋护坡在生态修复中的作用。
4 . 某校中学生赴长江上游支流大宁河(重庆段)进行野外实习。下图为大宁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任务一:考察流域地形。


(1)概述该流域主要地形特征。

任务二:走访水文站,查阅文献,获取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子流域名称

侵蚀量(万吨/年)

输沙量(万吨/年)

东溪河

114.3

52.3

西溪河

91.9

48.8

后溪河

63.7

24.0

平定河

51.2

19.5


(2)绘制统计图,说出该流域侵蚀量与输沙量的关系。

任务三:调研流域的综合治理。


(3)简述该流域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和治理措施
2021-03-19更新 | 178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1月月考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及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乙图中有效风能的分布特点,并分析江苏省开发利用风能的主要原因。
甲图中的玛曲湿地是维系黄河生态安全的天然屏障;有专家指出:若这个“屏障”被破坏,刘家峡水库每10年就得清淤一次;黄河流过玛曲后平均年径流量由137亿立方米增加到164 亿立方米,被称为“黄河蓄水池”。
(2)简述玛曲湿地面积减小对黄河A段产生的主要影响。
2005年人口普查江苏省人口密度729 A/km2、甘肃省人口密度57人/km2
(3)分别说明江苏省和甘肃省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自然原因。
南京和敦煌分别为江苏和甘肃两省著名旅游地,都分布有世界遗产。

(4)据表概括南京客源特点,并评价敦煌客源市场条件。
(5)与江苏省相比,说明甘肃省河西走廊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2016-11-18更新 | 616次组卷 | 2卷引用:2010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卷(文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