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
(2)简析黄河下游“易淤、易决、易徙(易改道)”特点的成因。
(3)近年来黄河向海洋的输沙量降低。分析其形成的人为原因及对下游环境的影响。
(4)简析黄河下游支流较少的主要原因。
2020-03-05更新 | 40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太行山为什么是中国东部的一条重要地理界线。
(2)简述甲河段主要的河流特征。
(3)说明乙地生态脆弱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并分析其原因。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暖温带最大、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近年来东营市每年都向保护区进行生态补水,以遏制湿地萎缩、水质恶化的趋势。

(4)说出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环境效益。
2022-06-12更新 | 259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3 . 某校学生到福建长汀县开展关于水土流失治理的地理实践活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长汀县地处福建省西部,年平均降雨量约1700毫米,曾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进入21世纪,长汀县确立了走绿色发展之路,实现了“荒山一绿洲一生态家园”的历史性转变。

任务一考查长汀县地形



(1)概述长汀县的地形特征。

任务二调研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研究表明,在长汀县河田镇水土保持科教园区,全坡面采用种草、种植马尾松、混合种植乔木+灌木+草等几种水土保持措施,其中混合种植乔木+灌木+草的措施防止水土流失效果最好。


(2)分析混合种植乔木+灌木+草防止水土流失效果最好的原因。

任务三探究农林复合经营措施的效果

位于三洲镇的长汀湿地生态园采用农林复合经营措施治理水土流失,是一种经济高效合理的治理措施。表为长汀湿地生态园农林复合经营措施实施前后水土侵蚀状况和土地利用状况对比数据。


阶段
指标
实施前
面积(km²)
实施后
面积(km²)

侵蚀
状况
无明显侵蚀21.2675.77
轻度侵蚀14.646.15
中度侵蚀46.8525.39
重度侵蚀76.7711.63

土地
利用
耕地23.4546.29
果园77.8681.36
林地18.9335.25
疏林地51.648.98
(3)根据材料自拟一个结论,并用表中数据予以论证。

4 . 为研究鱼鳞坑工程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某研究小组模拟三种坡度均为25°的坡面,对相同降雨强度(70mm/h)持续60分钟降水,研究其输沙速率的变化。下面左图为三种坡面示意图,下右图为三种坡面输沙速率对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前15分钟平整坡面输沙速率增加较快的原因有(     
①坡面地表径流大②雨水下渗多③坡面地表径流快④降水强度变化大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2.与大鱼鳞坑坡面相比,小鱼鳞坑坡面输沙速率峰值低、出现时间早,主要是因为小鱼鳞坑(     
A.损毁更早、坡面径流量较小B.损毁更早、坡面径流量较大
C.损毁更晚、坡面径流量较小D.损毁更晚、坡面径流量较大
2022-02-14更新 | 827次组卷 | 10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西柳沟是黄河内蒙古段的一级支流。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对西柳沟开展了“黄河上游流域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考察活动。下图示意西柳沟流域及水文站位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任务一走访水文站,查阅文献,获取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下表西柳沟流域不同时期降水量、径流量与输沙量的变化

年份

多年平均降水量

(毫米/年)

多年平均径流量

(104立方米/年)

多年平均输沙量

(万吨/年)

1980—1999

301

2974

663

2000—2017

302

1740

102

(1)绘制该流域不同时期的径流量与输沙量统计图,说出其变化特点。

任务二调研流域的综合治理研学小组依据水文站提供的资料,发现西柳沟夏秋季节易形成高含沙量洪水。


(2)分析西柳沟洪水含沙量高的原因。
(3)为减少西柳沟入黄泥沙,请提出具体的治理措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