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长汀县地处福建省西部、武夷山脉南麓,是典型的“八山—水—分田”的山区县,这里是中央苏区所在地,也是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出发地之一。往年,长汀县是我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县之一,“山光、水浊、田瘦、人穷”是当时自然生态恶化、群众生活贫困的真实写照,其水土流失面积之广、程度之深、危害之重、影响之大居福建省之首。经过多年的治理与修复,长汀县从水土流失重灾区转变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2014年长汀县森林覆盖率达79.8%。2016年以来,长汀县推动重点产业优化升级,初步形成以稀土、医疗器械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以文旅康养等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新格局,下图为长汀县简图。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长汀县水土流失面积广大且严重的自然原因。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阐述长汀县选择发展医疗器械产业的依据。
(3)为了长汀县宜居宜业宜游生态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请你提出几条合理建议。
2023-04-23更新 | 293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项02 期中测验:易混易错精练(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浙江专用)

2 . 通过人工削坡填沟发展现代沟道农业是黄土丘陵沟壑区人地协调发展形成的一种新兴农业地域类型,其可持续发展对于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优化和乡村振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下图示意某黄土丘陵沟壑区基于油菜的多功能农业发展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退耕还林(草)政策实施以后,黄土高原传统的打坝淤地逐渐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劳动力不足B.粮食需求量减少C.水资源短缺D.泥沙流失量减少
2.与粮食种植相比,基于油菜的多功能农业发展模式更有利于(     
A.保障粮食和生态安全B.拓展旅游、康养功能
C.提高单位面积作物产量D.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2023-04-21更新 | 1898次组卷 | 24卷引用: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晋陕蒙接壤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煤炭资源开采是当地水土流失加剧的原因之一。建设风-光-水-抽水储能多能互补能源基地,可大量替代化石能源。抽水储能是在电力负荷低谷期将水从下池水库抽到上池水库,将电能转化成重力势能储存起来的形式。

材料二:清涧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塬、梁、峁、川地貌典型。川就是沟,是深切在塬面下的平坦开阔之地。明清以前的窑洞多为靠崖式崖洞,即在黄土山坡的边缘,沿直立土崖横向挖掘的土洞。随着新材料的出现,窑洞形态和位置逐渐发生变化,可在平地掘出正方形或矩形地坑,修建下沉式窑洞。

材料三:图1是黄河流域部分区域示意图及清涧河流域不同时期村落分布图,图2是1999年和2020年晋陕蒙接壤地区水土流失数据。


(1)晋陕蒙接壤地区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显著,据图2概括其主要体现为:________。分析煤炭开采会加剧当地水土流失的原因____
(2)请从资源角度说明该地区构建多能互补清洁能源基地的必要性。
(3)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采用免耕、秸秆覆盖的方式在农业生产方面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请说明该方式对土壤保水、增肥的有利影响。
(4)影响明清以前村落选址的主要因素:____,图1中ABC三地中最可能是黄土川地貌的是:____。请分别指出A、C两地明清以后窑洞选址位置的变化____,并从地形地貌角度分析原因____
2023-04-21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4 . 黄土塬是指黄土高原面上表面相对平坦的地形,是几千年来黄土高原上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黄土塬受侵蚀后会呈现不同的形态特征,演变成黄土粱,甚至黄土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大塬演变到残塬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风力侵蚀B.流水侵蚀
C.地壳下陷D.风力沉积
2.遏制塬面进一步萎缩的最佳措施是(     
A.沟头加固防护B.沟道径流调节
C.塬面蓄水蓄沙D.塬面植被恢复
2023-04-19更新 | 188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A9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融雪侵蚀是该地区坡耕地黑土流失的主要方式,融雪期表层解冻土壤是融雪侵蚀发生的物质条件。东北融雪期一般在3~4月,白天最高温度在3~11℃,夜间温度在-6~0℃,冻融如果反复出现,融雪侵蚀会增强,有机质明显下降。专家指出,采取留茬(收获农作物时秸秆留在原地)耕作方式,可有效减轻黑土流失和有机质下降,减轻耕地退化。下图为留茬耕作方式图。

材料二土地流转是农户将闲置或分散土地的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进行统一经营管理的土地资源配置新模式。近年来,东北地区人口流出数量较大,为此,该地积极推进乡村土地流转,促进农业发展。

(1)从气温角度分析东北黑土区坡耕地春季融雪侵蚀严重的原因。
(2)简述东北黑土区留茬耕作方式对减轻耕地退化的主要作用。
(3)从人口角度说明东北地区土地流转的必要性。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图左为黄河三角洲略图。图右为暗管排盐碱示意图。

材料二: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而著称,素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之说。据统计,在1946年以前的几千年中,黄河决口泛滥达1593次,较大的改道有26次。改道最北的经海河,出大沽口;最南的经淮河,入长江。

材料三:黄河三角洲,盐碱化严重。传统盐碱化治理措施是在地表开挖明渠,引水漫灌,以降低土壤盐碱含量。2000年以来,该地区引进暗管排盐碱技术,即在土壤中铺设渗水管收集盐碱水,再通过排水管将盐碱水排出。目前,这一技术已成为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治理的有效措施。


(1)21世纪以来黄河三角洲河道未发生摆动,说明主要原因。
(2)说明黄河三角洲土壤盐碱化的成因。
(3)简述利用暗管技术排盐碱的主要优点。
(4)推测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提高对黄河三角洲的影响。
2023-04-09更新 | 49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啸秋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降雨及作物种植方式均对坡面土壤侵蚀具有重要影响,能够引起径流区域水土流失的降雨均视为侵蚀性降雨。相同降雨量和坡面条件下,种植方式不同径流量和侵蚀量也不同。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不同种植方式下坡面各月降雨量与侵蚀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影响该地区侵蚀性降雨量的主导因素为(     
A.降雨量B.下渗量C.土层厚度D.坡度
2.导致轮作区3月和5月侵蚀量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翻耕B.土壤融冻C.土壤水分已饱和D.植被覆盖率较低
2023-04-04更新 | 864次组卷 | 5卷引用:地理(浙江A卷)-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卷

8 . 下图为黄土高原某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仅打坝淤地相比,该工程保持水土效果更好,主要原因是(     
A.淤地面积增加B.流域降水增多
C.地表径流减少D.蒸腾作用增强
2.地理信息技术在该工程中可利用的方式是(     
A.利用RS监测河流径流量B.利用BDS进行滑坡预警
C.运用GNSS模拟流域降水量D.运用GIS测量河流含沙量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世界大河中,黄河以含沙量大而著称,下图示意黄河干流含沙量的变化,黄河以河口、桃花峪为界,分为上、中、下游。

(1)简述黄河上、中、下游干流泥沙含量的变化特点。
(2)说明黄河中游泥沙含量变化的原因。
(3)分析黄河下游流域狭窄的成因。
(4)简述黄河下游自古少河运的原因。
2023-03-23更新 | 2137次组卷 | 4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5-2023年高考地理考前信息必刷卷(浙江专用)

10 . 东北黑土区近年来因融雪侵蚀黑土而退化严重,有机质明显下降。融雪期表层解冻土壤是触雪侵蚀发生的物质条件。左图为2019年3月16日~21日东北地区某小流域融雪径流量与泥沙合量的变化过程。采取“横坡垄作+横沟秸秆覆盖”的农耕方式(右图),可有效减轻黑土退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流域前期(3月16日一17日)径流量大,后期(3月20日~21日)泥沙含量大的成因是(     
①前期昼夜温差大②后期积雪性水少③前期土壤解冻少④后期土壤冻结浅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采取“横坡整作+垄沟秸秆覆盖”耕作方式的主要目的是(     
A.减少减缓坡面径流B.增大枯枝落叶含量
C.提高作物种植密度D.保持土壤良好墒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