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1 . 陕北黄土高原属于生态环境脆弱敏感区。近二十年来,陕北黄土高原生态脆弱性显著改善。下图为陕北黄土高原各生态功能区分布图,下表为陕北黄土高原2021年各生态功能区生态脆弱性等级面积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单位:平方千米
区域一般脆弱低脆弱中脆弱高脆弱
11611440206053
54964417150
778748732360060
注:一般脆弱、低脆弱、中脆弱、高脆弱的脆弱性逐步增加
1.甲、乙、丙分别是(     
A.风沙区 黄桥林区 退耕还林区B.退耕还林区 风沙区 黄桥林区
C.风沙区 退耕还林区 黄桥林区D.退耕还林区 黄桥林区 风沙区
2.陕北黄土高原生态脆弱性显著改善的主要驱动力是(     
A.暴雨频次减少B.生态恢复工程C.全球气候变暖D.人口数量减少
2024-05-28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2 . 长期以来地形破碎,千沟万壑,是陕北黄土高原的典型特征,但1999年以来,陕北的延安已退耕还林900多万亩,林草覆盖率达67%。增加植被覆盖对改善黄土高原主要生态问题有着重要作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植被增多,空气湿度加大②植被可以降低风速,减小风力侵蚀作用
③植被拦截地表径流,降低流速、流量,减小流水侵蚀④植被根系固定疏松黄土,不易侵蚀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4-05-20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山西省地下近40%的面积有煤层分布,占全国已探明煤炭储量的三分之一。北部煤层埋藏浅,适宜露天开采,其他地区大多为中厚煤层,宜井工开采(通过挖掘井巷进入地下煤层开采煤炭资源的方式)。下图为我国局部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图1中阴影部分)。该地区地形破碎,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近年来,针对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状况,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鱼鳞坑(图2)是黄土高原常用的水土保持方式,是在较陡的山坡上挖掘的半月形坑穴。这些坑穴交错排列,状若鱼鳞,坑内种植树木。与此同时,还利用黄河上下游水库对黄河进行调水调沙,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1)图中①②③④属于我国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山脉是____(填数码),甲地扩大农业发展规模的限制因素是____。图示地区降水年际变化较____(大/小),原因是:____
(2)分析山西省采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环保措施。
(3)从水循环环节的角度,分析鱼鳞坑保水、保土、保肥的原因。
(4)根据所学知识,指出黄河下游的冲淤平衡对黄河入海口地区的可能影响。
2024-04-28更新 | 125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三锋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榆林市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暖温带半干旱向半湿润气候过渡区,年均降水量400mm左右,多集中在7、8月份。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加之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榆林市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材料二下图为榆林市略图。

材料三红碱淖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西北部,是中国最大沙漠湖泊。红碱淖为其东部神木煤田的开发提供了充足的水资源。1997年,红碱淖面积尚有57平方公里,到了2015年仅剩31.51平方公里。

(1)榆林市地处四大地区的____,红碱淖的补给水源除降水外还有________
(2)结合生产活动,说明榆林市黄土高原沟壑区水土流失的发生过程。
(3)分析红碱淖1997年至2015年面积变化的原因。
2024-04-28更新 | 79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G5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红漠化主要发生在我国江南丘陵基岩以红色砂岩为主的地区,地表红壤露出光秃秃的红色石山,造成土地贫瘠,逐渐形成荒漠。下图为江南丘陵红漠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江南丘陵容易形成红漠化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风化显著B.土质疏松C.雨水冲刷D.植被破坏
2.以下红漠化的整治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开展退耕还林B.开展退牧还草C.调整农业结构D.矿区土地复垦
2024-04-25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八校联考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6 . 黄土塬是指黄土高原面上表面相对平坦的地形,是几千年来黄土高原上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黄土塬受侵蚀后会呈现不同的形态特征,演变成黄土墚,甚至黄土峁。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大塬演变到残塬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风力侵蚀B.流水侵蚀C.地壳下陷D.风力沉积
2.为遏制黄土高原出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是(     
A.塬面禁止开垦B.陡坡修筑梯田C.退耕还林还草D.设草方格沙障
2024-03-02更新 | 253次组卷 | 6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陕西省神木县六道沟流域受风力侵蚀和流水侵蚀的交错作用,地形破碎。该流域某黄土丘陵区不同位置受侵蚀程度存在明显差异。下图示意该黄土丘陵区地形剖面及不同位置侵蚀速率曲线。东坡土地利用方式差异较大,自下而上依次为柠条沙柳种植区-沙地-耕地,中部有冲沟发育。


(1)六道沟流域____(季节)以风力侵蚀为主,因为离____源地近,风力强劲;____(季节)以流水侵蚀为主,因为受____影响,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2)该黄土丘陵区侵蚀速率整体较____(大/小),东坡____西北坡,东坡上部和下部土地利用类型分别为________,植被覆盖率____于中部,侵蚀速率相对较____(大/小)。
(3)分析东坡中部冲沟发育的自然原因。
(4)为缓解东坡中部冲沟区的水土流失,专家建议采用多种草少种树的策略,请从自然条件角度说明理由。
2023-11-17更新 | 83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8 . 贵州清镇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考察该地王家寨,绘制了王家寨小流域石漠化(主要成因是水土流失,属于水蚀荒漠化。)分布统计图。下图为“不同坡度石漠化景观分布统计图”和“不同坡向石漠化景观分布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图示极强度石漠化区形成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处于迎风坡,风力大B.处于缓坡,农耕开发
C.处于陡坡,流水侵蚀D.处于阳坡,蒸发旺盛
2.该地区石漠化过程包括(     
①植被退化演替过程②土壤侵蚀过程③风力侵蚀过程④地表水流失过程⑤盐碱化过程
A.①②④B.②③⑤C.①②③D.①②⑤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黄河流域的地貌景观图。

材料二 下图是黄土高原地貌景观形成过程示意图。

(1)材料一甲图中铁路沿线多风沙灾害,草方格沙障可以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地表粗糙程度,降低风速,从而达到阻沙、固沙的目的,保障列车运行安全;乙和丙地貌都是由______作用形成。
(2)图中乙处为流水作用形成的______地貌(地貌类型)。推测图中从A到B,地表沉积颗粒物依次变______(填“粗”或“细”),堆积体厚度依次变______(填“厚”或“薄”)。
(3)黄河中游地区较为突出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当该问题较严重时,丙地三角洲面积将______(填“变大”或“变小”),并可通过______技术(填“RS”“BDS”或“GIS”)获取三角洲面积的变化。目前黄土高原上的植被恢复较好,该地下渗量变大,地表径流量______(填“变大”或“变小”),从而减轻了黄河下游的洪涝灾害。
(4)结合材料二,描述黄土高原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

10 . 黄土高原地区采用苹果与西瓜、韭菜间作模式,所产出的产品多样且品质好。此模式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农民收入。西瓜在每年4月20日左右移栽,韭菜在7月10日栽植,下图为苹果一韭菜间作。据此下面小题。


   
1.关于该地选择苹果与西瓜、韭菜间作的原因是(     
①西瓜和韭菜较低矮②一年内可以多熟③苹果树可挡风挡光④提高土地利用率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关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生态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②本地地形破碎,耕地面积会增加③下游河道淤积,易发生洪涝灾害④下游地下水位升高,易发生盐碱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23-05-24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四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