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风沙区地处黄土高原北部,年平均降水量420mm,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且多暴雨,多年平均蒸发量1761mm,年均风速3m/s以上,极易发生风蚀、水蚀。20世纪70年代开始人工造林,土壤含水量增加,但经过多年植被恢复后,人工林中的油松林地土壤含水量下降。有学者认为需要对油松林进行科学养护。下图示意不同树龄油松林地土壤水分含量随深度的变化。

(1)从气候和土壤角度,阐述该地极易发生风蚀、水蚀的原因。
(2)从水循环角度,说明恢复植被可以增加土壤含水量的原因。
(3)与树龄21年油松林相比,简述树龄11年油松林土壤含水量较高的原因。
(4)请为该地油松林科学养护提供有效建议。

2 . 黄河中游和黄土高原的北部地区是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降水高度集中,生态环境脆弱,2/3乡村人口外出打工。近年来,该地加强治沟造地工程建设,即通过工程机械措施,人工削斩山脚边坡,取土填沟、沟口筑坝,辅以排洪渠和边坡护理,将沟谷低产分散的耕地扩增为面积较大的良田。治沟造地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黄土丘陵沟壑区加大治沟造地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地表径流,提高地下水位B.完善基础设施,减少人口外流
C.改造水热条件,实行高产稳产D.解决耕地不足,增加农民收入
2.治沟造地后为防止新造耕地大面积丧失,必须要注意的问题是(     
A.合理设计排洪渠道,应对洪涝灾害B.加固边坡护理工程,防范地质灾害
C.沟口筑坝坝上造林,减少风力侵蚀D.取土填沟修筑道路,改善生产条件
2023-03-06更新 | 24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温州市高二地理冲刺一号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