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加试题】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区域略图。2017年5月17日宝兰高铁陕西段联调联试正式启动,标志着我国首条贯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高铁年内开通进入倒计时,西安至兰州缩短到3个小时。
材料二:截至2017年6月9日,南水北调东线中线一期工程已累计输水达到100亿立方米,相当于从南方向北方搬运了700个西湖。根据水质监测的结果,中线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二类以上标准,东线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三类标准以上。
材料三:西安某一周的日出日落时间表。

(1)分别说出甲、乙两地所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从土质的角度简析其成因。
(2)与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比较,丹江口的水质比较洁净,简要分析其原因。
(3)西安天亮时间早于日出时间,其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归纳西安本周昼长的变化特点,并推断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
(4)据图分析西安交通位置的重要性。
2017-07-08更新 | 17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十五校联合体”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2 . 红漠化主要发生在我国江南丘陵以红色砂岩为主地区。由于受人为干扰,地表原有的生态结构遭到破坏,在各种外动力综合作用下,土层快速侵蚀,红层基岩或其风化壳裸露,呈现红色荒漠景观。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红漠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陡坡开垦②不合理的农业灌溉方式③过度采伐森林及樵采④工矿交通建设和环境污染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防治红漠化适宜采取的措施有(     
A.铺设地膜减少侵蚀B.铺设草方格沙障
C.打坝建库护坡固沟D.陡坡修水平梯田
2022-08-02更新 | 365次组卷 | 10卷引用:浙江省温州浙南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图左为黄河三角洲略图。图右为暗管排盐碱示意图。

材料二: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而著称,素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之说。据统计,在1946年以前的几千年中,黄河决口泛滥达1593次,较大的改道有26次。改道最北的经海河,出大沽口;最南的经淮河,入长江。

材料三:黄河三角洲,盐碱化严重。传统盐碱化治理措施是在地表开挖明渠,引水漫灌,以降低土壤盐碱含量。2000年以来,该地区引进暗管排盐碱技术,即在土壤中铺设渗水管收集盐碱水,再通过排水管将盐碱水排出。目前,这一技术已成为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治理的有效措施。


(1)21世纪以来黄河三角洲河道未发生摆动,说明主要原因。
(2)说明黄河三角洲土壤盐碱化的成因。
(3)简述利用暗管技术排盐碱的主要优点。
(4)推测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提高对黄河三角洲的影响。
2023-04-09更新 | 49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啸秋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某校学生利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开展水土流失成因探究的四次实验。四次实验中只有下表所列的条件有变化,其他条件都相同,且实验结束后坡面上都有残留沙土。


实验组实验甲实验乙实验丙实验丁
坡面坡度15°25°15°25°
降水强度2mm/h2mm/h1mm/h1mm/h
泥沙收集盘中的泥沙含量abcd

完成下列各题。
1.四次实验结果可能会是
①b>a>d>c              ②d>b>c>a              ③b>d>a>c              ④c>b>d>a;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在不改造的情况下,此实验器材还可以用于模拟或演示
A.降水对风化的影响B.地形对降水的影响
C.完整的水循环环节D.冲积扇上河流改道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清水河流域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核心区,生态环境脆弱,水源水量不稳定。下图为宁夏清水河流域简图,下表为清水河流域不同时期某些地理概况。


时期(年)主汛期降雨量变化率(%)泉眼山年均输沙量(亿吨)时期(年)水库建设数量(座)淤地坝建设数量(座)
1980~1989-180.181980~1989918
1990~1999210.451990~19991413
2000~2009-100.252000~200910239
2010~2015-70.092010~2012026

注:主汛期降雨量变化率指某时段主汛期降雨量与多年平均主汛期降雨量的比值,正值表示增加趋势,负值表示减少趋势。

材料二:清水河上游固原市黄土丘陵广布。当地采用生物谷坊进行生态环境治理。生物谷坊以具有一定间隔的柳桩为框架,将装有不同粒径砂砾的砂袋堆放其中,置于沟谷底部,上面可种植红柳等耐旱植物。下图为生物谷坊截面示意图。


材料三:“宁夏枸杞”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自古就有“全国入药杞子,皆宁产也”的说法。喜排水良好的砂壤土;21世纪以来,宁夏在清水河流域打造了枸杞产业带。


(1)依据表格概括输沙量变化特点并说明变化的原因。
(2)说明生物谷坊在该地生态环境问题治理中的主要作用。
(3)近年来,宁夏在清水河流域打造枸杞特色农产品产业带,试推断其发展依据。

清水河流域城乡供水工程以中卫市黄河右岸浅层地下水为水源,向海原、固原等地供水,计划2023年底基本贯通。
(4)简述该供水工程贯通后对清水河流域发展的影响。
6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风沙区地处黄土高原北部,年平均降水量420mm,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且多暴雨,多年平均蒸发量1761mm,年均风速3m/s以上,极易发生风蚀、水蚀。20世纪70年代开始人工造林,土壤含水量增加,但经过多年植被恢复后,人工林中的油松林地土壤含水量下降。有学者认为需要对油松林进行科学养护。下图示意不同树龄油松林地土壤水分含量随深度的变化。

(1)从气候和土壤角度,阐述该地极易发生风蚀、水蚀的原因。
(2)从水循环角度,说明恢复植被可以增加土壤含水量的原因。
(3)与树龄21年油松林相比,简述树龄11年油松林土壤含水量较高的原因。
(4)请为该地油松林科学养护提供有效建议。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泾河流域张家山以上的水沙来源分为3个部分:支流马莲河雨落坪以上、干流杨家坪以上、雨落坪杨家坪至张家山区间,但存在明显水沙异源现象。近年来,随着泾河流域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现象有所缓解。下表为雨落坪、杨家坪水文站及雨落坪杨家坪至张家山水文站的多年平均径流量和输沙量。

控制流域面积多年平均径流量占比多年平均输沙量占比
雨落坪190194.65亿24.1%1.34亿52.1%
杨家坪141247.70亿75.9%0.83亿47.9%
雨落坪杨家坪至张家山100736.97亿0.40亿

材料二:下图为泾河流域水土流失分区

(1)描述图示泾河流域的地势特点。
(2)与泾河南部流域相比,分析雨落坪控制流域的水沙特点。
(3)从水循环角度,分析泾河流域植被覆盖率提高后水土流失现象有所缓解的原因。
2022-09-28更新 | 209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龙湾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地理试题
2023·江苏南通·一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侵蚀作用主要为风力侵蚀、流水侵蚀和冰川侵蚀等,与季节、植被覆盖率、土壤颗粒物粒径的大小、地形等因素有关。

材料二 黄土高原的黄土是在风力吹扬搬运下,经过长距离的搬运、分选、堆积形成。在特殊的地理环境下,黄土高原表现出了强烈的侵蚀作用。图示区域地处我国黄土高原,为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土壤颗粒物的大小差异较大,中部高原沟壑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



(1)推测图示区域黄土颗粒物平均粒径的空间变化,并简要说明原因。
(2)描述图示地区侵蚀作用的季节差异并简述原因。
(3)为缓解中部高原沟壑区的水土流失,专家建议了多种草少种树的策略;请从自然角度说明理由。
2023-03-07更新 | 1605次组卷 | 14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金乡卫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检测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2021年10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文推进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材料二:黄河流域局部示意图。



(1)黄土高原地区人口增长与耕地资源减少存在一定动态关系,请将下列选项填入正确位置____
A.耕地质量下降、面积减少B.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
C.开垦耕地,植被破坏D.粮食需求量加大、人均耕地减少

(2)黄河流域存在多种自然灾害隐患,判断“自然灾害”、“主要发生的地形部位”和“防治措施”的一一对应关系,用直线正确连接____

(3)分析甲区域大面积流水堆积物形成的自然原因。
(4)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甲地周边坡面上植树造林能够保持水土的原理。
2022-02-24更新 | 205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1月)地理试题(A卷)

10 . 石漠化主要是指在亚热带脆弱的喀斯特环境背景下,受到喀斯特发育作用及人类不合理社会经济活动的干扰和破坏,造成土壤严重侵蚀,岩石大面积裸露,地表土层流失严重,土地生产力严重下降,地表呈现无土、无水、无林,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读我国西南某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出现“无土”现象的自然原因是(     
①该地貌成土速度缓慢
②地表植被覆盖率低,保土能力较小
③山高坡陡,土层迁移速度快
④多大风天气,风力侵蚀显著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该地区出现“无水”现象的原因推断错误的是(     
A.该地貌多岩溶洞穴,储水能力不足B.该地降水少,河流流量小
C.地表植被较少,涵养水源的能力较小D.明、暗河相连,地表水流入地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