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1 . 为研究某退耕地的植被恢复与水土保持关系,科研人员于2019年在该地选取四个径流条件相同的小区域,种植油松(乔木)、沙棘(灌木)、达乌里胡枝子(灌木)、赖草(草本)等耐旱的原生植被。下表示意2019~2022年夏季5次降水(降水强度相差不大)后测定的四个小区域降水量与径流量的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降水
场次

测定
时间

降水量(mm)
径流量(L)
油松+沙棘油松达乌里胡枝子+赖草沙棘
12019年23148208198118
22020年45151161160132
32021年3561746366
42022年33917614570
52022年1310283740
1.该退耕地最可能位于(     
A.东南丘陵B.云贵高原C.青藏高原D.黄土高原
2.第3、4场降水量相当,但第4场产生的径流量更大,推测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植被生长状况的差异B.前期降水状况的差异
C.林冠截留能力的差异D.植被保水能力的差异
3.该退耕地不同阶段水土保持效果最佳的植被类型是(     
A.早期灌木B.早期乔、灌结合C.后期乔木D.后期灌、草结合

2 . 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某区域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将“①色暗、肥沃的土壤,②地理位置,③冷湿的温带季风气候”按一定顺序填入a、b、c三个方框内,下列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②①③C.②③①D.③②①
2.森林面积锐减对该地区土壤和河流带来的影响主要有(     
①使土壤腐殖质增多             
②使水土流失加剧,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
③使河流含沙量减小             
④降水多时易形成洪水,无降水时河流水量锐减甚至断流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3 . 甘肃省东部庆阳市合水县地处陇东黄土高原,东北部为丘陵沟壑区,西南部为高原沟壑区,全年总降水量408.2mm,年平均气温10.2℃。合水县区域内黄土塬、梁、峁地貌发育完整,下覆基岩的构造运动比较活跃,主要表现为高原内部间歇性的整体抬升和周围凹陷区域的不断沉降。黄土地貌的演化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为此当地于2015年启动了“塬面径流调控、沟头加固防护:坡面植被恢复、沟道水沙集蓄”的“固沟保塬”综合治理工程,减缓了黄土塬演化过程。下图为合水县黄土大塬演化顺序模式图(a–b–c–d)。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黄土大塬的演化过程为(     
A.塬面平整,无流水侵蚀-→构造作用→沟谷增大分割为小塬→侵蚀加剧,形成残塬
B.塬面平整,无流水侵蚀→构造作用→沟谷减小分割为小塬→侵蚀加剧,形成残塬
C.间歇整体抬升→塬面平整,流水侵蚀→沟谷减小分割为小塬→侵蚀加剧,形成残塬
D.塬面平整,边缘流水侵蚀→间歇整体抬升→沟谷增大分割为小塬-→侵蚀加剧,形成残塬
2.黄土塬的演化对当地居民区、农田和林地分布的影响(     
A.塬面完整时,居民区、农田和林地相对均匀分布
B.沟谷开始侵入塬面,居民区和农田向外部扩散
C.大塬演化为残塬,居民区和农田、林地向内部集中
D.演化为残塬后,可支配面积进一步扩大,方便生产生活联系
3.“固沟保塬”综合治理工程能减缓黄土塬演化为残塬的原因(     
A.增加下游水量,提高沟谷径流流速B.坡面植被恢复能减少下渗,保持水土
C.提高坡面水土保持能力,减少水土流失D.增强流水对土壤的侵蚀和搬运能力
2022-06-17更新 | 227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三校协作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地理试题

4 . 为研究不同植被群落下土壤特性的差异,某科研团队在贵州一喀斯特实验样地(样地内降水、温度等气候因素大致相当)进行了生态实验研究。下图为不同植被群落下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抗蚀指数的实验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实验结果表明(     
A.阔叶林土层有机质含量随深度增加下降最显著
B.灌丛土层有机质含量随深度增加变化幅度最大
C.针叶林土层抗蚀能力随深度增加变化幅度最大
D.三种植被土层抗蚀能力随深度增加均有所增强
2.10-20cm土层中针叶林有机质含量最高的原因可能是(     
A.针叶林土层降水量小,有机质淋失少
B.针叶林土层温度高,有机质分解快
C.针叶林生物量流动最大,下部土层枯落物分解转化多
D.针吐林土层表层土质疏松,有机质淋溶向下淀积量大
3.在喀斯特地区,如果以防治土壤侵蚀为目的,应考虑种植的树种为(     
A.灌丛B.针叶林C.阔叶林D.混交林
2022-02-15更新 | 521次组卷 | 18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学科素养能力竞赛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读我国黄土高原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下列各题。

1.如果图示区域年降水量差别不大,则图中的四条河流年输沙量最大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在黄土高原缓坡地修梯田发展林果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利于治理水土流失B.必须进行打坝淤地
C.可发展旅游观光业D.适宜种植苹果树
3.为了促进当地煤炭的加工转换,该地区近年来采取的措施是(       
A.修建高速铁路B.修建运煤铁路专线
C.矿区土地复垦D.建坑口火电站
2019-05-02更新 | 906次组卷 | 18卷引用:福建省华安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6 . 下图示意我国地理位置39°N附近某区域。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  )
A.甲B.乙
C.丙D.丁
2.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  )
A.甲地区植被退化B.乙地区沙化
C.丙地区荒漠化D.丁地区植被改善
2016-11-26更新 | 446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5-2016学年福建厦门第一中学高二12月月考地理试卷

7 . 漫岗是指坡度很小的山脊。东北某黑土漫岗区位于大兴安岭东南坡的山前台地上,受外力作用和不良耕作方式影响,黑土退化严重。下图示意该黑土漫岗区不同坡形侵蚀—沉积垂直分带。面蚀是指雨水的面状侵蚀,溅蚀是指雨滴击溅侵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黑土漫岗区黑土退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土壤空隙大B.地形坡度小C.用梯田耕作D.顺坡垄耕作
2.敬骅在翻阅论文后得知直线坡受侵蚀向凹形坡演化,据此推测凸形坡最可能演化为(     
A.复式坡B.凸形坡C.凹形坡D.直线坡
3.为治理黑土退化,敬骅提出了以下措施合理的是(     
A.客土掺砂,适量施用熟石灰B.政府干预,加大投入集约经营
C.增施化肥,提高土壤有机质D.铺草方格,减少蒸发保持水分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草堂溪流域主体位于重庆市奉节县草堂镇。区内地貌类型以中低山为主,海拔为128~1866m,耕地主要分布于6°~25°的坡地上,大规模垦殖期间,水土流失现象比较严重。近年来,流域内常住农户减少,青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多,为此政府给予农民一定补贴,成立专业合作社,鼓励种植和栽培以脐橙为代表的经济果林,农业生态系统发生了明显的坡耕地—果林转换,山区生态环境质量和村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1)草堂溪流域坡耕地转换为果林之后水土流失得到了明显改善,请从水循环角度分析原因。
(2)说明草堂溪流域近年来坡耕地转换为经济果林的社会经济原因。
(3)调查发现,坡耕地—果林的转换,多发生于公路周边,请推测原因。
(4)进一步扩大坡耕地的转型,你是否赞成?请说明理由。
2023-05-08更新 | 276次组卷 | 5卷引用:地理-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福建卷)

9 . 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发展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实现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传统的打坝淤地工程相比,治沟造地更加关注(     
A.增加耕地面积B.防治水土流失C.健全公共服务D.提高耕地肥力
2.推测开展治沟造地的地方(     
①居住用地紧张②生态环境脆弱③坡耕地比例大④农业生产精耕细作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治沟造地对当地生产条件的改善主要体现在(     
A.优化农业结构B.方便田间耕作C.改善人居环境D.提高作物产量

10 . 黑龙江省国营农场九三农管局所属各农场地处黑土带地区,地形独特,加上以往沿袭传统顺坡耕种方法,引发了严重的生态问题。为解决该生态问题,九三农管局基建水利处,采用回填—砌垡(fa)—插柳一次性快速治理方法,取得了成功。下图示意回填—砌垡(fa)—插柳治沟模式断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九三农管局所属各农场所处的地形为(     
A.低矮高原B.陡峭山岭C.平缓丘陵D.广阔平原
2.九三农管局采用回填—砌垡(fa)—插柳方法,主要治理了当地的(     
A.土地石漠化B.土地沙漠化C.土壤盐渍化D.水土流失
2024-02-29更新 | 494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四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