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9 道试题

1 . 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发展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实现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传统的打坝淤地工程相比,治沟造地更加关注(     
A.增加耕地面积B.防治水土流失C.健全公共服务D.提高耕地肥力
2.推测开展治沟造地的地方(     
①居住用地紧张②生态环境脆弱③坡耕地比例大④农业生产精耕细作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治沟造地对当地生产条件的改善主要体现在(     
A.优化农业结构B.方便田间耕作C.改善人居环境D.提高作物产量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石漠化是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或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极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为活动影响,地表植被遭受破坏,造成土壤严重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的土地退化现象。

材料二:广西百色市石漠化严重,不利于粮食生产。但夏无台风、冬无霜冻,借助气候优势,百色大力发展生态蔬菜种植,并形成无公害标准化生产。2013年4月,农业部发布《2013年种植业工作要点》,要求广西重点发展“南菜北运”果蔬生产。

2013年12月,“百色一北京果蔬绿色专列”开通,如今,百色市每年种植的3000多万吨生态蔬菜持续供应铁路沿线的南宁、武汉、郑州、石家庄、北京等多个大中城市,成为我国“南菜北运”的重要基地。下图为“百色市的位置示意图”。



(1)从地形、地貌、气候角度分析百色市石漠化严重的原因。
(2)从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角度,说明“南菜北运”对百色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3)为了进一步提高百色市外运蔬菜的市场竞争力,应采取哪些措施?
3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在a、b、c、d四处拟发展小麦、水果、蔬菜和乳制品生产。
①a处宜发展____生产,理由____
②b处宜发展____生产,理由____
③c处宜发展____生产
④d处宜发展____生产
(2)如果在d处按照等高线修筑梯田,不仅可以扩大____,也有利于____
(3)这里的蔬菜区为了满足城镇居民冬季也能吃到新鲜蔬菜,应根据____的原理,推广温室大棚生产,主要改善作物生长的____因素,生产反季节蔬菜。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崩岗是红壤丘陵坡地由于水力和重力的复合作用发生崩塌、陷蚀形成的深围椅状崩口地貌,具有突发性强、发展迅速、危害严重、治理困难的特点。崩岗是导致区域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图1示意崩岗的组成要素。

长汀县位于福建省西南部,年均气温18.5℃,年均降雨量1710mm,县内崩岗广布,全县崩岗达3583条。在多年的治理过程中,长汀县形成“上截、下堵、中绿化”的综合整治模式,并探索出崩岗区改造梯田种植杨梅、套种大豆的开发治理方法(图2)。套种的大豆3月中下旬播种,9月中下旬收割,就地降豆秸、豆荚、豆根埋入土中。



(1)分析长汀县崩岗广布的原因。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崩岗形成危害的过程。
(3)结合图2信息,分别说明“上截、下堵、中绿化”措施对崩岗的整治作用。
(4)说出崩岗区杨梅果林套种大豆的效益。
2022-07-18更新 | 21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5 . 苏达尔沟是毛布拉孔兑(黄河的支流)一条十分典型的季节性沙漠沟谷,风沙活动强烈。根据地貌、地表沉积物、植被以及景观特征,将苏达尔沟分为上游砒砂岩沟壑区和下游沙地沙丘区。苏达尔沟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工程已全面开工建设,其中包括植树种草、沙障设置等内容。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苏达尔沟风沙活动最强烈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砒砂岩沟壑区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     
A.削减风力B.减轻沙尘暴
C.减缓水土流失D.增加河流流量
3.苏达尔沟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建成后(     
A.能实现苏达尔沟全年有径流B.荒漠化发展速度得到抑制
C.能有效增加大气降水D.河流结冰期缩短
2022-07-14更新 | 132次组卷 | 9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福鼎茂华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6 . 在黄土高原区,淤地坝(在沟道内筑坝,拦泥淤地)是流域综合治理的一种有效形式,既可以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又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其以显著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受到当地群众、水利水保部门乃至国家的重视。当淤积高程达到溢洪道底坎高程后,属于基本“淤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设计溢洪道底坎的淤地坝基本“淤满”后(     
A.丧失拦沙作用B.丧失减蚀作用
C.下游冲刷增强D.坝体滞洪增强
2.为使“淤满”型淤地坝的效能长期发挥,可采取(     
A.加高坝体增强蓄洪B.修建疏通溢洪通道
C.坝体外坡种植灌草D.工程加固沟谷河床

7 . 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     
①固定表土②减少径流③沉积泥沙④降低风速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是(     
A.洪水期持续放水B.枯水期持续放水C.洪水期集中放水D.枯水期集中放水
2022-06-18更新 | 218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五显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8 . 鱼鳞坑是一种重要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在地表挖掘出近似半月形的坑,因排列呈鱼鳞状而得名。坑内填土后可种植果树、草药等作物,表土上覆盖秸秆、树枝等物质。下图为鱼鳞坑景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黄土高原地区最可能布局鱼鳞坑的地方是(     
A.塬的顶部B.峁的四周C.墚的顶部D.川的底部
2.坑内表土覆盖秸秆、树枝等物质的主要目的是(     
A.保持土壤水分B.提高土壤肥力C.降低风力侵蚀D.抑制杂草生长
2022-06-17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安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9 . 甘肃省东部庆阳市合水县地处陇东黄土高原,东北部为丘陵沟壑区,西南部为高原沟壑区,全年总降水量408.2mm,年平均气温10.2℃。合水县区域内黄土塬、梁、峁地貌发育完整,下覆基岩的构造运动比较活跃,主要表现为高原内部间歇性的整体抬升和周围凹陷区域的不断沉降。黄土地貌的演化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为此当地于2015年启动了“塬面径流调控、沟头加固防护:坡面植被恢复、沟道水沙集蓄”的“固沟保塬”综合治理工程,减缓了黄土塬演化过程。下图为合水县黄土大塬演化顺序模式图(a–b–c–d)。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黄土大塬的演化过程为(     
A.塬面平整,无流水侵蚀-→构造作用→沟谷增大分割为小塬→侵蚀加剧,形成残塬
B.塬面平整,无流水侵蚀→构造作用→沟谷减小分割为小塬→侵蚀加剧,形成残塬
C.间歇整体抬升→塬面平整,流水侵蚀→沟谷减小分割为小塬→侵蚀加剧,形成残塬
D.塬面平整,边缘流水侵蚀→间歇整体抬升→沟谷增大分割为小塬-→侵蚀加剧,形成残塬
2.黄土塬的演化对当地居民区、农田和林地分布的影响(     
A.塬面完整时,居民区、农田和林地相对均匀分布
B.沟谷开始侵入塬面,居民区和农田向外部扩散
C.大塬演化为残塬,居民区和农田、林地向内部集中
D.演化为残塬后,可支配面积进一步扩大,方便生产生活联系
3.“固沟保塬”综合治理工程能减缓黄土塬演化为残塬的原因(     
A.增加下游水量,提高沟谷径流流速B.坡面植被恢复能减少下渗,保持水土
C.提高坡面水土保持能力,减少水土流失D.增强流水对土壤的侵蚀和搬运能力
2022-06-17更新 | 227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三校协作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地理试题
12-13高三·辽宁沈阳·阶段练习

10 . 黄山市某地因菊花经济效益高,农民开垦坡地种菊花,因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黄山市某地因菊花经济致使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这体现了(     
A.环境要素的相互制约B.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C.不同区域之间相互制约D.一个区域的变化影响到另一个区域
2.若此种活动不加以限制,任由其发展则最可能直接导致该地区(     
A.蒸发量增加B.降水量增多C.地下径流增多D.地表径流变化增大
2022-06-16更新 | 513次组卷 | 47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2016-2017学年高一年第二学期普通高中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卷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