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堰洲岛是与主要海岸走向大致平行的多脊沙洲,一般呈长而狭窄的形态。其形成主要受海平面变化、河流和海水的相互作用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图1为两种常见的堰洲岛形成环境。美国东部和南部海岸线堰洲岛分布广泛,而西海岸鲜有存在。图2为大西洋沿岸堰洲岛法尔岛的地理位置与景观图,该岛被当地开发为集海滩、度假、观光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1)结合周边海陆环境,推测甲、乙两地形成堰洲岛的不同过程。
(2)分析堰洲岛在美国东海岸分布广泛而在西海岸难以形成的原因。
(3)推测飓风登陆可能对堰洲岛造成的影响。
(4)指出可能造成堰洲岛面积减小或消失的人类活动。
(5)结合堰洲岛海岸环境,提出保护堰洲岛的可行性措施。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兴安岭北部是我国三大稳定积雪区之一,大兴安岭北部秋季开始积雪,到来年春季消融殆尽。研究发现,自1974年以来,大兴安岭北部积雪深度呈弱上升趋势,积雪初日显著推迟,积雪终日显著提前。积雪深度越大,对地面的隔热作用越大,雪面和地面温差越大。图1示意大兴安岭北部,图2示意近50年来大兴安岭北部平均积雪深度及日数年内分布。

(1)说明大兴安岭北部成为我国三大稳定积雪区之一的原因。
(2)推测近50年来大兴安岭北部积雪期间气候变化。
(3)指出大兴安岭北部积雪深度及日数年内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4)比较大兴安岭北部积雪期间雪面温度与地面温度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5)有专家认为大兴安岭北部积雪变化可能对当地水土保持产生不利影响,试加以说明。

3 . 下图为我国某地农业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可能位于(     
A.太行山区B.两广丘陵
C.青藏高原D.云贵高原
2.该地梯田“叠石(石灰岩)相次,包土成田”的特点,由此推测降水和土壤特点是(     
A.水多土少B.水少土多
C.水少土少D.水多土多
3.下列关于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上的森林和灌丛,主要功能是保持水土
B.田上的经济树种,主要作用是防风固沙
C.民居多以石为建材,主要原因是坚固防风
D.景观所在地的河流,主要补给是冰雪融水
2021-11-28更新 | 364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4 . 【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00年以来,世界上输沙量最多、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泥沙含量锐减,悄然出现变清态势。呼和浩特托克托县河口镇到郑州桃花峪,1200多千米的黄河中游,已然一河清水。位于山西吉县和陕西宜川县交界的金口添布水色明显变清,呈现出有别于往常的“清流飞瀑”景观。下图为黄河壶口瀑布景观图。

推测黄河水变清的原因,并说明其对下游地区可能带来的影响。
2018-02-10更新 | 224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所示树种树干虽然都很粗,木质却非常疏松,可谓外强中干、表硬里软。这种木质最利于储水,因为它有独特的“脱衣术”和“吸水法”。每当旱季来临,为了减少水分蒸发,它会迅速脱光身上所有的叶子。一旦雨季来临,它就利用自己粗大的身躯和松软的木质代替根系,如同海绵一样大量吸收并贮存水分,待到干旱季节慢慢享用。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依据材料可以推测该树种可能主要分布在
A.东非高原B.地中海沿岸C.中亚D.美洲中部平原
2.该树种分布地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和土壤盐渍化B.地面塌陷和生物多样性减少
C.土地沙漠化和土地盐碱化D.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
2017-08-15更新 | 146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升级考试地理试题

6 . 宁夏南部中庄小流域地处黄土高原西部宽谷丘陵沟壑区,2000年开始实施退耕,是我国最早实施退耕还林建设工程的地区之一。下图示意中庄小流域1993年、2000年、2005年景观格局的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景观格局的演变顺序是(     
A.乙、丙、甲B.乙、甲、丙C.甲、乙、丙D.丙、甲、乙
2.图示草地最适宜的演变方向为(     
A.耕地B.林地C.林草结合D.林耕结合
3.中庄小流域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有利于(     
①提高土地生产力     ②增加农作物种类     ③缓解土地沙化     ④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4-06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7 . 依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中右图为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甲地是____,该地水循环类型为____,该循环的主要过程在上图中对应的字母顺序是____
(2)甲乙两地纬度相近,但是____不同,这影响了两地____的多少进而影响两地的云量不同和降水不同,因此,甲地的____(填左上图中字母)的较强。
(3)乙地位于我国____(地形区),该地____地貌发育,其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
(4)甲丁两地风沙活动均比较剧烈,请问甲丁两地风沙活动原因异同之处。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黄土塬是指黄土高原面上表面相对平坦的地形,是几千年来黄土高原上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黄土塬受侵蚀后会呈现不同的形态特征,下图中甲、乙、丙、丁示意某黄土塬从大塬到残塬的演变过程。符合黄土塬演变顺序的是(     
A.甲→丁→丙→乙B.甲→乙→丁→丙
C.乙→甲→丁→丙D.乙→丁→丙→甲
9 . 读图填充。

上图表示的是某些人类活动所导致的环境问题,将以下各项内容的字母代号按因果关系的顺序填在图内空框中。
A.滥伐森林、滥垦草原          B.酸雨                         C.过量开采非可再生资源        
D.环境问题                  E.水土流失                       F.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G.盲目扩大耕地面积     
H.大量燃烧煤和石油等          I.温室效应                  J.土地荒漠化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在坡度较大的坡面上沿等高线挖半月形土坑,形如鱼鳞,称鱼鳞坑(图1)。鱼鳞坑具有一定蓄水能力,在坑内种树,可保土保水保肥。一般的,修建鱼鳞坑会避开某个季节,否则易导致生态环境问题。现实中这种鱼鳞坑的蓄水能力较弱,科研人员研究发现,如果将鱼鳞坑扩大,提高外硬的高度(图2),将坑内乔木和灌木混交,这被称为大鱼鳞坑双苗造林技术,鱼鳞坑保土、保水、保肥效益将会明显提高,但云贵高原相较黄土高原,对该技术的适宜性较差。

(1)判断修建鱼鳞坑要避开哪个季节,并说明理由?
(2)请结合水循环的知识,分析鱼鳞坑具有保土、保水、保肥的作用原理?
(3)与黄土高原相比,说明云贵高原采用大鱼鳞坑双苗造林技术适宜性差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