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水蚀荒漠化是指包括人为作用使地表植被遭破坏在内的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带来的土地生产力严重下降直至丧失,以劣质地或石质坡地为标志的土地严重退化现象。下图为我国内蒙古西辽河流域水蚀荒漠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内蒙古西辽河流域发生水蚀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有(     
①生态环境恶化②降水集中,多暴雨③耕地多,灌溉用水多④人为破坏植被严重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内蒙古西辽河流域水蚀荒漠化的危害有(     
A.植被破坏严重B.加剧土壤盐碱化
C.下游河道淤积D.加剧区域气候异常
3.下列关于治理内蒙古西辽河水蚀荒漠化的措施,合理的是(     
A.植树种草,保持水土B.修建大坝,拦水拦沙
C.扩大耕地,增加作物D.增施肥料,提升地力

2 . 黄河流域宇弯区(如下图所示)是黄河流经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5省区所形成的字形生态区域。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几”字弯区(     
A.对外开放早B.水土流失严重C.水运较发达D.石油资源丰富
2.黄河“几”字弯区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是(     
A.本地市场广阔B.产业基础雄厚C.自然资源丰富D.高新产业集聚
3.与长江支流汉江相比,汾河(     
A.有结冰期B.会出现凌汛现象C.含沙量小D.汛期出现在夏季
2018高二上·全国·专题练习
名校

3 . 下图为某地区森林的覆盖率和表层土流失程度的关系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反映的是森林的哪种生态环境效应(     
A.防风固沙B.保持水土C.净化空气D.平衡大气成分
2.与上图中森林的主要生态环境效应相同的是(     
A.城市园林B.西北地区的防护林带
C.长江中上游的防护林带D.热带沿海的红树林
2024-01-05更新 | 214次组卷 | 34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五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联考地理试题

4 . 南安河小流域位于福建省西部的长汀县,地貌以山地丘陵居多,是水土流失治理典范。下表示意2018年南安河小流域主要水土流失地类统计(公顷)。完成下面小题。

地类轻度中度强烈极强烈
耕地44.51.4500
园地158.0443.672.220.98
林地534.08291.316.282.47
建设用地50.763.380.050
合计1143.06(约占土地总面积的26.4%)
1.南安河小流域的林地(     
A.缺乏林下灌草B.生物多样性丰富C.林内结构复杂D.土壤黝黑肥沃
2.南安河小流域轻度水土流失区适宜采取的治理措施是(     
A.建淤地坝拦水拦沙B.种植豆科作物进行生物固氮
C.清除枯死、枯落物D.生态系统自我修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部分河段已成“悬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水沙俱下在加大河道洪水风险和防洪难度的同时,也严重影响水库综合效益发挥和引黄供水能力等。治黄河必先治沙,经过多年的综合治理,黄河流域正得以高质量发展。下图示意黄河流域分布和主要水文站点分布图、主要水文站不同阶段实测年平均输沙量比较图。



(1)分析黄河下游流域面积狭小的原因。
(2)根据黄河干流不同区域水文站输沙量,分析黄河泥沙的主要源地。
(3)比较黄河干流不同区域水文站不同时期输沙量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2023-07-04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6 . 剑麻作为一种热带植物,叶片宽大,根系较发达,适应性强。其纤维具有耐盐碱、弹性大等特点,用途广,多用来制作各种工业用品和生活用品,内含的剑麻皂素等可用于抗癌药物的合成,而剑麻残渣可作饲料肥料,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云南元谋(云贵高原北部边缘)干热河谷地区扶贫工作队,针对该地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的状况,在农技专家指导下推广剑麻种植,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云南元谋生态脆弱主要是因为(     
①土层薄、土壤发育程度低②降水较少,蒸发强,气候干燥③地势起伏大,水土流失严重④高寒缺氧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
2.剑麻保持水土的生态效益体现在(     
①叶片宽大,蒸腾作用强,使地表径流减少②叶片可拦截降雨,减弱雨水对地表的直接冲击力,减缓土壤侵蚀③剑麻的枯叶具有蓄水作用,延迟地表径流的形成④剑麻根系较发达,根的物理固结效应等作用强化土壤抗冲击和抗侵蚀能力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7 . 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下图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降水序号降水历时(天)降水量/mm汾川河洪峰情况
1253.0无明显洪峰
2480.3无明显洪峰
35100.1无明显洪峰
4273.2无明显洪峰
5290.7洪峰流量346m3/s
6254.4洪峰流量1750m3/s
1.第5次降水产生洪峰原因是此次降水(     
①强度大②下渗少③历时长④植被截流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第6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主要源于(     
A.裸露坡面B.植被覆盖坡面C.河床D.沟谷
8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山上退耕还林,山下治沟造地”,生物治理与工程治理相结合的协同发展是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大方向,近年来,黄土高原地区通过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和生态修复、治沟造地、建淤地坝等措施,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约12万km2,新增和恢复了大量的耕地,缓解了人地矛盾。

材料二延安市针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通过削峁建塬进行治沟造地,山下平整的土地用于发展现代农业,山腰构建草灌复合生态系统,山上发展林果业和药材生态园。小流域源头科学建设水库,为山上药材、水果复合生态园区和现代农业提供滴灌水源,在解决耕地不足的同时又统筹生态修复难题。图左为治理模式示意图,图右为“延河流域简图”。



(1)结合黄土高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分析采用滴灌技术的原因。
(2)说明治沟造地对该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影响。
(3)请你为药果复合生态园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2-02-08更新 | 548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黄河头道拐-潼关区间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区,由于退耕还林、封山禁牧等大规模生态措施的实施,这一地区成为中国植被恢复最快的区域,其五大景观单元的空间分布如下图所示。黄土丘陵沟壑区沟壑密度大,坡度大于15°的面积比例达45%,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草地、坡耕地和梯田,是五大景观单元中植被恢复速度最快的区域;土石山区土层薄,植被覆盖度较高;黄土高塬沟壑区分为塬面和沟壑2种典型地貌,塬面广阔平坦,平均坡度小于5°,沟壑深切,平均坡度达30°;平原区土地利用以耕地为主,经济发达,植被变化最小;风沙区位于半干旱区,降水量小,植被覆盖度低,以风力侵蚀为主。



(1)简述与土石山区和风沙区相比,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恢复速度更快的原因。
(2)分析植被恢复对图示地区土壤的影响。
2021-11-18更新 | 375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通许县丽星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10 . 下图为黄河流域及相邻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流域开发的重点有(     
A.发展粮食生产B.利用资源优势,发展能源工业
C.修建水利工程,发展航空旅游D.开垦梯田,种植水稻
2.综合治理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的措施主要有(     
A.大力植树种草,改良生态环境B.建设人工草场,提高牧业产出
C.扎设草方格沙障,截留水分D.填补沟壑,扩大灌溉面积
2021-11-10更新 | 432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