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长江上游量大面广的陡坡耕地,既是当地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区域粮食自给和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的重要补充。基于对当地农民采用的“大横坡+小顺坡”耕作模式(见下图)的调查,专家分析了其优点,并提出了改进方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长江上中游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地势高,气温低B.夏季降水集中C.耕作习惯落后D.石灰岩分布广
2.横坡沟的主要生态作用是(     
A.沉积泥沙B.方便耕作C.提高肥力D.提高产量
3.与坡地改梯田工程相比,该模式(     
A.水土保持效果好B.劳动力需求量少C.资金需求量更多D.需要更深厚土壤

2 . “山坡坡上栽树崖畔畔青,黄土高坡有了好风景;狂沙那个不起尘少见,林果绕村绿满眼……”这是流传在延安市的一首信天游。读延安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筑起一条坝,活了一条沟”指的是小流域综合治理。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适合建坝的是(     
A.①④两地B.②③两地C.①③两地D.②④两地
2.下列治理图示地区主要环境问题的基本措施中,见效最快的是(     
A.培育高产稳产农田,推广免耕法,冬季留茬
B.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改善天然草场植被
C.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D.打坝淤地、沟头防护,存放优质表土
2024-01-12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2018高二上·全国·专题练习
名校

3 . 下图为某地区森林的覆盖率和表层土流失程度的关系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反映的是森林的哪种生态环境效应(     
A.防风固沙B.保持水土C.净化空气D.平衡大气成分
2.与上图中森林的主要生态环境效应相同的是(     
A.城市园林B.西北地区的防护林带
C.长江中上游的防护林带D.热带沿海的红树林
2024-01-05更新 | 214次组卷 | 34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第一中学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4 . 黄土高原沟道农业是梁峁地、沟坡地、川坝地农业的复合系统,是现代人地关系耦合发展的一种新兴农业模式。下图示意黄土高原沟道农业模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生态系统脆弱程度最低的地形部位(     
A.梁峁地B.沟坡地C.川坝地D.黄土丘
2.沟坡地开发特色生态产品的主要自然条件(     
A.地势起伏大B.土壤较肥沃C.降水较丰富D.光照较充足
3.从土地整治角度,为川坝地高效化生产提出合理建议(     
①推进土地流转②提高作物产量③推广保护性耕作④改善人居环境
A.③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土高原位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之一。建国以来,黄土高原采用生物措施模式、工程措施模式、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区域综合治理模式等对生态系统进行整体保护、修复和治理,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取得巨大成就。下图示意黄土高原降水量的空间分布。



(1)描述黄土高原上众多沟壑的形成原因。
(2)说出延安治理水土流失时可能采用的具体工程措施。
(3)指出龙滩沟在治理水土流失时选择的主要植被类型,并说明理由。
2023-06-14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喀斯特地区以化学风化作用为主,成土基岩主要为碳酸盐岩,其成土物质(酸性不溶物)少于碳酸盐岩总物质量10%,远低于可溶性矿物占比。平均需8000年才能形成一厘米厚的土层,土壤石砾含量高、土质疏松。喀斯特地区生态系统脆弱,易形成石漠化。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石漠化较为严重,坡耕地于2002年前完成全部退耕工作,并开展坡面治理工程,在部分坡面修建了鱼鳞坑、梯田等。梯田水平田面宽4~6m,田坎高70~110cm。鱼鳞坑直径约280~340cm,高约30~50cm。图示意为在不同石漠化治理措施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图中的自然坡地为无任何水土保持措施的退耕还林地。



(1)从土壤的角度,说明喀斯特地区生态脆弱的自然原因。
(2)分析该地梯田土壤有机碳含量最低的原因。
(3)请从当地坡面发展农业产业的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

7 . 山西省黄土沟壑区是全省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总面积5.53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35.3%。汾河是山西省的母亲河,从山西省中北部自东北向西南流。下图为山西省水土流失沟壑区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山西省水土流失所属的环境问题类型是(     
A.生态破坏B.环境污染C.资源短缺D.全球环境问题
2.山西省水土流失程度的空间分布特征是(     
A.北部较南部严重B.西部较东部严重C.中部较周围严重D.河谷较山区严重
3.据调查,山西省汾河流域西部水土流失最严重,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土质较为疏松B.地形起伏较大C.迎风坡降水多D.植被覆盖较少

8 . 辽宁省地势大体为北高南低,东部和西部为山地丘陵区,中部为平原。1996年,辽宁省水土流失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35.1%,水土流失程度分布如下图所示。经过多年治理,水土流失仍然是辽宁省目前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水土流失面积尚占全省总面积的31.03%。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辽宁省西北部地区水土流失极严重的自然原因有(     
①过度放牧,土地沙化                    ②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坡度较陡
③红壤贫瘠疏松,易被侵蚀             ④多大风天气,风蚀作用突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水土流失对辽宁省的危害是(     
A.沟壑增多,减小森林覆盖率B.降低中部平原的土地生产力
C.水库淤积加重,增大枯水期蓄水量D.汛期辽河口咸潮危害加重
3.辽宁省治理水土流失的可行性措施是(     
A.陡坡栽参,恢复植被B.增施化肥农药,加速植被更新
C.禁止放牧,恢复地力D.缓坡修梯田,种植山杏等果树
2022-06-14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9 . 自20世纪末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后,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低和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得到明显的改善,但同时也要注意合理的植被选种及配置,否则会造成土壤水分过度消耗出现干层(干层是指土壤剖面中,隐伏在多年平均降水入渗层以下,因植被深层吸水,且不能被雨季降水入渗恢复,由土壤水分负循环而导致的干燥化土层)。下图示意陕北某黄土沟壑区三种不同退耕模式,退耕还乔(刺槐)、退耕还灌(柠条林)、退耕撂荒(撂荒草地),在土壤水分渗透速率以及土壤含水量两方面的比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土壤的水分人渗能力以退耕还乔模式为最优,主要原因是该模式( )
A.地表枯枝落叶较少,增加下渗B.地表固结严重,增加下渗
C.土壤有机质含量少,利于下渗D.土壤的孔隙度较高,利于下渗
2.土壤水分渗透速率高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是( )
A.减少地表径流,减轻流水侵蚀B.加快径流速度,促使泥沙沉积
C.减少水分蒸发,降低降雨强度D.增加地下径流,提高土体稳定性
3.相比退耕撂荒,退耕还乔和退耕还灌模式土壤含水量较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①植被蒸腾作用②林冠层面积③降水强度④渗透速率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1-11-03更新 | 203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温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尖子生对抗赛)地理试题

10 . 下图所示的省区为我国著名的能源基地。据此回答问题:



1.既可减轻铁路运输的压力,又能更好地发挥该省煤炭资源的社会经济效益,最有效的途径是(     
A.限制煤炭资源的开发B.加快地质勘探步伐
C.把煤炭转换成电能输出D.改用公路运输煤炭
2.制约该省区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     
A.水土流失、生态脆弱B.气候变暖、酸雨危害
C.洪涝灾害、台风危害D.地表崎岖、土层较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