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兴安岭北部是我国三大稳定积雪区之一,大兴安岭北部秋季开始积雪,到来年春季消融殆尽。研究发现,自1974年以来,大兴安岭北部积雪深度呈弱上升趋势,积雪初日显著推迟,积雪终日显著提前。积雪深度越大,对地面的隔热作用越大,雪面和地面温差越大。图1示意大兴安岭北部,图2示意近50年来大兴安岭北部平均积雪深度及日数年内分布。

(1)说明大兴安岭北部成为我国三大稳定积雪区之一的原因。
(2)推测近50年来大兴安岭北部积雪期间气候变化。
(3)指出大兴安岭北部积雪深度及日数年内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4)比较大兴安岭北部积雪期间雪面温度与地面温度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5)有专家认为大兴安岭北部积雪变化可能对当地水土保持产生不利影响,试加以说明。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西吉县蔡家川流域属于晋西黄土残源沟壑区,流域面积为38平方千米,长约14km,年降水量575.9mm,年均水面蒸发量1732.9mm,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使得土壤水分成为限制该流域植被生长的重要条件。该流域土壤水分季节变化分为平稳期、波动期、积累期和消退期4个时段,其中78月为土壤水分积累期。该流域植被主要为刺槐、油松、侧柏等乔木,以及丁香、连翘、胡枝子等灌木。考察中发现。丁香灌木林地9月份0-130cm土壤平均含水量整体较刺槐和油松林地高。下图示意蔡家川流域位置与范围。下表示意刺槐、油松和丁香林地的基本概况。



林地类型林龄
/a
平均胸径(地径)/cm平均树高/m

郁闭度(覆盖度)/%
密度/(株·hm-2)

坡度


坡向


海拔/m
刺槐2610.179.4570250020°阳坡1180
油松268.218.5670220019°阳坡1090
丁香263.132.1595170016°阳坡1100

(1)从气候角度,分析该流域7~8月为土壤水分积累期的原因。
(2)与刺槐和油松林地相比,分析丁香灌木林地土壤平均含水量整体较高的原因。
(3)有人建议,该流域的水土保持应以自然恢复为主,请提出支持该建议的依据。
2024-03-13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易错题回顾测试地理试题

3 . 淤地坝的产生源自人们在生产与生活中对水资源高效利用的自觉追求以及对水土保持、防灾减灾的现实渴望。淤地坝具有充分利用水土资源、拦泥淤地、建设农田、发展农业生产、减少入河泥沙等功能。一般淤地坝不设反滤层,但一些泉水多、有常流水的沟道,在坝的下游坡脚修反滤层,反滤层由细沙、石子、块石干砌(砌体之间的缝隙没有砂浆,直接铺码在一起)而成。下图示意我国某地淤地坝布置形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淤地坝工程景观常见的地区是(     
A.云贵高原B.东南丘陵C.黄土高原D.塔里木盆地
2.淤地坝工程措施中坝地的主要功能是(     
A.增加耕地B.涵养水源C.保持水土D.蓄洪防洪
3.淤地坝设计反滤层的主要目的可能是(     
①防止坝地盐碱化             ②提高排洪泄洪能力
③避免坝体坍塌滑坡             ④增加坝地土壤湿度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堰洲岛是与主要海岸走向大致平行的多脊沙洲,一般呈长而狭窄的形态。其形成主要受海平面变化、河流和海水的相互作用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图1为两种常见的堰洲岛形成环境。美国东部和南部海岸线堰洲岛分布广泛,而西海岸鲜有存在。图2为大西洋沿岸堰洲岛法尔岛的地理位置与景观图,该岛被当地开发为集海滩、度假、观光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1)结合周边海陆环境,推测甲、乙两地形成堰洲岛的不同过程。
(2)分析堰洲岛在美国东海岸分布广泛而在西海岸难以形成的原因。
(3)推测飓风登陆可能对堰洲岛造成的影响。
(4)指出可能造成堰洲岛面积减小或消失的人类活动。
(5)结合堰洲岛海岸环境,提出保护堰洲岛的可行性措施。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降雨侵蚀力,是指降雨引起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闽东南地区西部为山地,东部为平原丘陵区,土壤以花岗岩红壤、赤红壤为主,土层薄,细碎岩石颗粒较多。闽东南地区是福建省经济中心,也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降雨侵蚀力是该地区引起水土流失的重要外在驱动力。下图为闽东南月均降雨侵蚀力与降雨量的年内分布图。



(1)简述闽东南降雨量与降雨侵蚀力的关系,并分析两者的年内变化特征。
(2)指出闽东南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6 . 黄河下游因黄河多次决口形成泛滥平原(黄泛平原),沙岗地和洼地广布,冬春季节风沙活动频繁。红薯是地下块茎的高产作物,喜温怕涝。喜疏松土壤,开封市曾在沙地采用起垄方式种植红薯,一年两熟,现在当地积极倡导氽用“冬小麦—红薯”两茬轮作的耕作模式(收割完冬小麦残茬的地表上,免耕直接种植红薯)。下图示意黄泛平原及起垄种植红薯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沙地采用起垄方式种植红薯的好处不包括(     
A.增加肥力B.利于排水C.疏松土壤D.加厚土层
2.采用“冬小麦—红薯”两茬轮作耕作模式的主要目的是(     
A.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B.提高土地利用率
C.降低生产成本D.抑制风沙活动

7 . 在山城重庆,为应对山地丘陵地貌及春旱夏涝的降雨特征,人们创造性地发展了四季囤水的囤水田、冬季囤水的冬水田、夏季排洪的冲冲田等梯田水利技术,改变了曾经靠天吃饭的局面,并在低山丘陵地区形成了林高——田低——居陡的居住模式。下图示意当地的梯田和居住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冬水田的主要功能是(     
A.减轻霜冻B.保障春耕C.保持水土D.减少病虫害
2.推测低山丘陵区冲冲田多见于(     
A.陡坡山脊B.陡坡山谷C.缓坡山脊D.缓坡山谷
3.低山丘陵区林高田低居陡的居住模式主要是为了(     
①躲避洪涝灾害②保障耕地面积③保护生态环境④增加旱季水源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8 . 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黄土高原先后开展了修筑梯田、造林种草、建淤地坝等治理措施,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近年来延安、靖边、中宁等地率先实施了“治沟(填沟)造地”工程(如下图所示),实现了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协调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造林种草相比,“治沟(填沟)造地”模式更有利于解决(     
A.粮食单产较低问题B.耕地质量下降问题
C.土地资源不足问题D.人口增长过快问题
2.在“治沟(填沟)造地”模式中,非常重视拦洪坝、灌排等水利工程建设,其主要作用有(     
①蓄水,保证旱季灌溉水源②排水,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
③发电,提供清洁能源④养殖,提供更多农副产品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23-04-28更新 | 132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渭河源流域位于黄土高原、秦岭山地和青藏高原的交界地带,农田面积大,水土流失严重。1982年以来,该流域在两个阶段先后采取了修建梯田、植树种草等水土保持措施。研究发现,这些水土保持措施对该流域的径流量和含沙量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下图示意1982~2017年渭河源流域降水量、地表径流量和河流含沙量变化。



(1)分别简述阶段Ⅰ和阶段Ⅱ该流域含沙量和径流量的变化特征。
(2)分析阶段Ⅰ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对地表径流量和河流含沙量的影响。
(3)说明阶段Ⅱ河流含沙量变化的地理过程。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喀斯特地区以化学风化作用为主,成土基岩主要为碳酸盐岩,其成土物质(酸性不溶物)少于碳酸盐岩总物质量10%,远低于可溶性矿物占比。平均需8000年才能形成一厘米厚的土层,土壤石砾含量高、土质疏松。喀斯特地区生态系统脆弱,易形成石漠化。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石漠化较为严重,坡耕地于2002年前完成全部退耕工作,并开展坡面治理工程,在部分坡面修建了鱼鳞坑、梯田等。梯田水平田面宽4~6m,田坎高70~110cm。鱼鳞坑直径约280~340cm,高约30~50cm。图示意为在不同石漠化治理措施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图中的自然坡地为无任何水土保持措施的退耕还林地。



(1)从土壤的角度,说明喀斯特地区生态脆弱的自然原因。
(2)分析该地梯田土壤有机碳含量最低的原因。
(3)请从当地坡面发展农业产业的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