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 . 位于长江上游的金沙江河谷(25°N,101°E)是典型的干热河谷,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是长江泥沙的主要来源地。下表示意金沙江干热河谷中某小流域河流两岸整地的基本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整地类型坡度(°)坡位植被/作物平均高度(m)植被/作物覆盖度(%)
反坡台整地8.0坡中下部0.8970
水平阶整地8.0坡中下部0.8575
自然坡面7.8坡中部1.1585
坡耕地15坡上部0.215

1.与金沙江干热河谷水土流失严重相关性较大的是(     
A.河网密集B.燥红土土层薄C.年降水量稀少D.狭管效应显著
2.该小流域中产沙输沙量最大的是(     
A.反坡台整地B.水平阶整地C.自然坡面D.坡耕地
2024-05-24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西东南部的滨海山州立公园以滨海山地为基础,由年代久远的花岗岩和片麻岩组成,生物类型丰富,具有较高的旅游吸引力。游客长期自发在山间穿梭,形成旅游步道。每年夏季,滨海山州立公园土壤侵蚀较为严重,尤其是旅游步道上的土壤条件急剧恶化。为加强滨海山州立公园生态修复,部分学者提出应以自然恢复为主,部分学者提出应对步道体系进行人工改造。图1示意滨海山州立公园的位置,图2为旅游步道典型景观。



(1)简述滨海山州立公园土壤侵蚀较为严重的原因。
(2)分析公园山坡上旅游步道的形成对其土壤的破坏。
(3)你认为滨海山州立公园步道改造应以自然恢复为主还是以人工改造为主,请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2024-01-16更新 | 257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3 . 通过人工削坡填沟发展现代沟道农业是黄土丘陵沟壑区人地协调发展形成的一种新兴农业地域类型,其可持续发展对于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优化和乡村振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下图示意某黄土丘陵沟壑区基于油菜的多功能农业发展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退耕还林(草)政策实施以后,黄土高原传统的打坝淤地逐渐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劳动力不足B.粮食需求量减少C.水资源短缺D.泥沙流失量减少
2.与粮食种植相比,基于油菜的多功能农业发展模式更有利于(     
A.保障粮食和生态安全B.拓展旅游、康养功能
C.提高单位面积作物产量D.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2023-04-21更新 | 1898次组卷 | 24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无定河是黄河的支流,主要流经黄土高原,因其流量不定,深浅不定,流速不定,清浊不定,故有无定河之名。海流兔河是无定河一条支流,以地下水补给为主,其河床深度随无定河加深而加深。下图为无定河水系示意图。



(1)分析无定河水质清浊不定的自然原因。
(2)描述无定河干流南北两侧地势起伏状况的差异并说明理由。
(3)简述海流兔河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植被覆盖度是植被冠层(叶、茎、枝)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面积占统计区面积的百分比。广西龙脊梯田以林地、耕地为主,1993年以来该地植被覆盖度总体上升,但平缓区域植被覆盖度却持续下降。下图示意该区域1993、2006及2019三个年份植被覆盖度随坡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甲、乙、丙三个年份依次是(     
A.1993、2006、2019B.2019、2006、1993
C.2006、2019、1993D.2019、1993、2006
2.该地各土地利用类型中,植被覆盖度季节变化最大的应是(     
A.林地B.耕地C.裸地D.建设用地
3.坡度35°以上区域(     
A.土层变薄,植被减少B.降水增加,植被增加
C.热量下降,植被减少D.干扰减少,植被增加
2022-04-24更新 | 656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福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地理试题

6 . 土壤水分是黄土高原植物生长发育和生态环境重建的主要限制因子。研究人员在黄土高原中南部的某流域自然坡面上进行试验,选取了草地、沙棘(落叶灌木)、油松(常绿乔木)、油松沙棘混交林为代表性的4种植被覆盖类型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发现草地枯枝落叶层最厚,沙棘林植被覆盖度最大,根系分布深度油松>沙棘>草地。下图为不同植被覆盖条件下试验小区土壤含水量的垂直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Ⅰ、Ⅱ、Ⅲ对应的三种植被分别是(     
A.Ⅰ—草地Ⅱ—沙棘Ⅲ—油松B.Ⅰ—草地Ⅱ—油松Ⅲ—沙棘
C.Ⅰ—沙棘Ⅱ—草地Ⅲ—油松D.Ⅰ—油松Ⅱ—沙棘Ⅲ—草地
2.在气候异常干旱年份,该流域最易存活下来的植被是(     
A.草地B.沙棘C.油松D.油松沙棘混交林

7 . 研究表明,随着降水量的增加,水流侵蚀力和植被覆盖度发生变化,共同影响流域侵蚀产沙速率。下图示意水流侵蚀力、植被覆盖度和流域侵蚀产沙速率随降水量的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半干旱地区流域侵蚀产沙速率最大,主要是由于(     
A.植被保护作用较弱B.土质最为疏松C.降水季节分配均匀D.水蚀能力最强
2.下列地区中,植树造林保持水土效果最显著的是(     
A.昆仑山北坡B.太行山西坡C.秦岭南坡D.武夷山东坡
21-22高三上·广东深圳·阶段练习
8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江苏省某废弃矿山由于多年露天开山采石,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造成生态修复系统退化。地形整治和植被恢复工程可有效改善矿山生态环境。下图为坡脚复绿及挡土墙示意图。




据材料分析该整治工程对改善矿山生态环境所起到的作用。
2021-10-24更新 | 386次组卷 | 8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六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黄河是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之一。黄河下游由于大量泥沙淤积,河道逐年抬升,河床高出地面,是世界上著名的“地上悬河”。下图是黄河下游1万年以来的泥沙年平均沉积速率统计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黄河下游泥沙年平均沉积速率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年降水量B.地形地势C.年平均气温D.植被覆盖率
2.距今5000年左右,黄河下游泥沙年平均沉积速率发生了突变,显示
A.气候从暖湿向冷干转变B.大规模农田的开垦
C.地壳上升河流侵蚀加强D.草原南界向北移动
10 . 根据土地结构调整的需要,科研人员对某生态脆弱区的农业土地利用拟定了三种方案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生态效益出现此消彼长的是
①农耕地比重 ②森林和草地的覆盖率③短期经济效益④长期经济效益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A.苏南B.陇东C.湘北D.皖西
3.对该地区调整方案的说法,正确的是
A.Ⅰ方案径流量比较大,是因为该地降水量大,暴雨多
B.Ⅱ方案土地利用均衡,最利于该地的可持续发展
C.Ⅲ方案长期收入最高,有利于该地产业链的延伸
D.三种方案的草地比重都大,说明该地降水少,属于绿洲农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