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皇甫川地处黄土高原与鄂尔多斯高原的过渡地带,是黄河晋陕段支流。流域内墚峁起伏、沟壑纵横。1972年以来,该地逐步推进淤地坝建设;2000年后,流域内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材料二:下图为“皇甫川流域位置和月平均径流量、输沙量示意图”“皇甫川1954—2015年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统计图”。

(1)简述1954—2015年输沙量的变化并推测其原因。
(2)皇甫川3月较6月径流量略大,但输沙量较小,请结合其补给类型解释该现象。
2024-03-19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第一中学(英华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2 . 等高活篱笆是指在坡面上大致沿等高线种植的窄条状植物带。篱笆之间的土地常用来种植作物,作物与篱笆构成一种特殊的土地利用方式,称篱笆间作,是农林复合业的一种形式。某研究所在三峡库区开展了等高活篱笆的人工模拟降雨试验,下图左图示意活篱笆试验地与坡耕地地表径流速度对比,右图示意活篱笆试验地与坡耕地含沙量的对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农林复合系统中,等高活篱笆的最理想植被是(     
A.草本B.草灌结合C.灌木D.乔木
2.根据题中信息,下列说法最准确的是(     
A.随着降水持续,坡耕地地表径流速率持续上升
B.随着降水持续,试验地径流含沙量呈上升趋势
C.地表径流速率增幅较大时,坡耕地径流含沙量明显上升
D.地表径流速率增幅较大时,试验地径流下渗量明显减少
3.若干年后,该农林复合系统能影响篱间地的(     
A.土壤类型B.地形类型C.坡度大小D.气候变化

3 . 黄土高原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为了控制严重的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国家实施了植被恢复工程。刺槐作为植被恢复的一种主要造林树种,在黄土高原大面积种植。图示意黄土高原不同地区刺槐林平均土壤水分、固碳、植物多样性等生态系统服务随造林恢复年限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黄土高原人工刺槐林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性主要取决于(     
A.土壤养分平衡B.植被种类多少C.土壤水分平衡D.土壤碳储量大小
2.保证黄土高原人工刺槐林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性的可行措施是(     
A.退耕还林B.间伐疏林C.灌溉保水D.施肥保肥
3.为保证黄土高原人工刺槐林生态系统服务的可持续性,开始采取可行措施的时间最好不晚于“恢复年限”(     
A.第10-20年B.第20-30年C.第30-40年D.第40-50年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国西北干旱沙漠矿区的煤炭储量丰富,拥有大量露天煤矿。内蒙古乌海市东部存在露天矿区(左图所示),露天采煤形成的巨大矿坑侵入河道,改变了局部小流域水系结构。随着露天煤矿开采规模和强度的不断增加,其生态安全问题日趋严峻。某研究团队提出“矿坑蓄洪”综合利用的地表水系恢复方案(右图所示),为西北干旱荒漠区的矿区修复治理以及生态恢复提供参考。

(1)指出乌海市东部露天煤矿所处小流域的地势特征及判断依据。
(2)分析“矿坑蓄洪”方案的可行性。
(3)简析该地“矿坑蓄洪”综合利用方案实施的生态意义。
2024-03-14更新 | 1033次组卷 | 13卷引用:大题预测07(山东卷)-【大题精做】冲刺2024年高考地理大题突破+限时集训(新高考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对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进行的生态建设工程,随着时间推移对区域水文—泥沙—植被时空演变呈现显著影响。实施生态建设工程后若长期疏于管理,会在坡面上形成水沙快速通道,形成新的冲一淤平衡(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进行生态建设工程的影响包括(     
①增加地表径流的流速   ②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加
③减少地表径流的流量   ④该区域降水增多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实施生态建设工程后若长期疏于管理,随着时间推移,其治理坡面平均沉积颗粒物(     
A.越来越小B.先减小后增大C.越来越大D.先增大后减小
6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淤地坝是指在水土流失地区各级沟道中,以拦泥淤地为目的而修建的坝,其拦泥淤成的地叫坝地,主要由坡面上流失下来的表层土淤积而成。黄土高原地区沟壑面积占总面积的40%-60%,筑坝淤地已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随着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淤地坝数量迅速增加。一条沟内修建多个淤地坝,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重要而独特的治沟工程体系。下左图示意黄土高原地区某小流域的等高线分布。下右图示意淤地坝景观。

(1)在下图中用给出的图例,画出上左图中甲乙之间的剖面线和淤地坝。

(2)说明沟道中修建多条淤地坝所起的生态作用。
(3)据多年调查,坝地粮食单产是坡耕地的6-10倍,特别是在大旱的情况下,坝地粮食单产是坡耕地的30多倍,坝地已成为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从土壤的角度,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7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土高原是粟黍(谷子和黍子或糜子,去壳后分别为小米和黄米)农业的起源中心,仰韶文化时期(距今7000—5000年)的遗址都分布在黄土高原高出河谷的台地上(下图)。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钾、磷等矿物养分丰富,深层土壤中的矿物养分在一定条件下上升到土壤表层,被农作物吸收,具有“自行肥效”的特殊能力,有利于粟黍农业生产。

(1)推测仰韶文化时期粟黍农业的耕地类型,并说明理由。
(2)借鉴土壤水盐运动的原理,简述黄土“自行肥效”的过程。
(3)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受人类的干扰严重,需要进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指出治理的核心措施。
8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陕北地区位于黄土高原中部,生态环境脆弱,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1999年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陕北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显著提升。土壤保持、水源涵养是区域水土保持密切相关的两项生态服务功能。下图示意陕北某小流域植被覆盖指数对土壤保持、水源涵养功能协同系数的影响(协同系数增大,表示同向变化,协同关系增强;协同系数减小,表示反向变化,协同关系减弱)。

(1)说明该流域植被覆盖指数变化对土壤保持、水源涵养协同系数的影响。
(2)分析陕北地区退耕还林可能对国家粮食安全的影响。

9 . 王茂沟流域位于陕西省绥德县,流域地表被黄土覆盖,多年平均降水量513mm,夏秋季节沟道滑塌严重。当地从1953年开始建设淤地坝,经过多年改造和完善,形成完备的淤地坝体系。该地区在建淤地坝之前,农田以坡耕地为主,产量低;淤地坝建成后,部分坝地可开垦为高产农田,增加的坝地农田促进了坡面退耕还林还草措施的推行。下图示意王茂沟流域不同类型的淤地坝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王茂沟流域(     
A.左岸侵蚀作用强B.冬、春季降水多C.常年盛行西北风D.支流沟道数量多
2.淤地坝建成后,沟道滑塌现象逐渐减少的原因是(     
A.坡面侵蚀加强B.沟道下切减缓C.地表径流增加D.农业精耕细作

10 . 某科研小组对一小流域两次降雨(下图)后流域的产流产沙情况进行了研究。该流域地形以丘陵为主,地势整体北高南低,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度等下垫面条件多年无明显变化。在前期均未发生降雨的情况下,两次降雨在流域内的降雨总量、降雨历时、降雨强度等特征基本一致,但降雨移动方向、降雨量分布不同。流域出口处水文站的监测数据表明,两次降雨后流域的产流产沙状况有显著差异。完成下面小题。


1.两次降雨移动的大致方向分别是(     
A.自东南向西北,自南向北B.自西北向东南,自北向南
C.自东南向西北,自北向南D.自西北向东南,自南向北
2.与第1次降雨相比,第2次降雨后流域出口处水文站测得的(     
A.径流峰值小、产沙量小B.径流峰值大、产沙量小
C.径流峰值小、产沙量大D.径流峰值大、产沙量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