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剑麻是多年生的热带植物,叶片宽大,根系发达,适应性强。其纤维具有耐盐碱、耐磨损、耐腐蚀、弹性大、质地坚韧的特点,广泛运用在运输、渔业、石油、冶金等行业,内含的剑麻皂素等可用于抗癌药物的合成,剑麻残渣可作饲料肥料,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一直以来,我国自产的剑麻纤维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并且随着剑麻纤维用途的不断增加,我国每年都在增加剑麻纤维的进口量。云南元谋县(滇中高原北部,101.8°E、25.7°N)干热河谷地区扶贫工作队,为了改变当地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农民贫困的现状,在农技专家指导下推广剑麻种植,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下图示意云南元谋县河流、山脉与干热河谷的分布。


   
(1)分析干热河谷利于剑麻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2)简述剑麻植物对干热河谷水土流失的防治作用。
(3)为元谋县以剑麻种植为基础的产业发展方向,提出合理的建议。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治理问题历来受到国家高度关注,涌现了种类多样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不同阶段,黄土高原的治理模式和主要措施存在较大差异(表)。

治沟造地是陕西省延安市对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在传统打坝淤地的基础上,集耕地营造、坝系修复、荒沟闲置土地开发利用和生态建设为一体沟道治理新模式,是增良田、保生态、惠民生的系统工程。(图)。


       黄土高原不同阶段治理模式和主要措施
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末2000年至2010年2010年至今
治理模式小流域综合治理退耕还林还草退耕还林还草治沟造地
主要措施梯田、淤地坝、植树造林、植被自然修复植树种草、植被自然修复、骨干坝取土填沟、植被自然修复、骨干坝

(1)概括我国在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方面所取得的成功经验。
(2)为减缓黄土地貌演变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近年来,人们实施了治沟造地工程。请分析这一措施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
(3)延安市治沟造地重视坝系修复和灌排工程,说明其作用
3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植被恢复是黄土高原防治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但在沟坡区,由于植被恢复改变了表层土壤的物理性质,在强降雨的条件下极易诱发浅层滑坡,进而对产流、产沙产生重要影响。为研究强降雨诱发的浅层滑坡对产流、产沙的影响。某研究团队在黄土高原王东沟小流域沟坡上建立了2.5m×20m的试验小区(平均坡度为40°。植被覆盖度为85%),利用专业设备模拟两场强降雨,单场降雨时长90分钟,降雨间隔12小时,在第1场降雨72分钟时发生浅层滑坡,下图示意该试验小区浅层滑坡发生前后径流和产沙随降雨时长的变化。



(1)植被恢复后,黄土高原沟坡区在强降雨的条件下极易诱发浅层滑坡。请用整体性原理给予解释。
(2)依据图文材料,论述植被恢复在防治黄土高原沟坡区水土流失中的作用。
2022-12-27更新 | 485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摸底检测地理试题

4 . 谷坊是在易受流水侵蚀的沟道中为了固定沟床而修筑的土、石建筑物,坝高一般1〜3米。专家提出增加沙棘植物“柔性坝”,组成综合生物、工程坝系网。沙棘植物柔性坝是按一定株距和行距垂直于水流方向交错种植的若干行沙棘体。下图为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召沟的综合生物、工程坝系网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谷坊的修建可使
①河流含沙量减少
②沟道下蚀作用增强
③下游山洪危害减轻
④沟道出口地区土壤肥力增加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2.“柔性坝”的建成后,谷坊坝内
A.泥沙颗粒变细B.泥沙沉积增多
C.水体含沙量增大D.耕地增速加快
2019-07-02更新 | 520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陷穴是在地表流水、地下浸水产生的机械侵蚀和化学溶蚀作用下,地表局部湿陷而形成的出露于地面的洞穴。金沙江干热河谷某些土层湿陷性强,陷穴地貌是造成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是长江泥沙的主要来源,附近居民在沟谷部分地段栽培了灌丛以防治水土流失。干热河谷里生长的热带水果品质优良,畅销全国,于是当地人大量开挖土地,“平沟建园”栽培葡萄、芒果、蔬菜等,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图1示意云南元谋地区金沙江某沟谷纵剖面,图2示意“平沟建园”前后景观。

(1)从水循环的角度说明图2所示沟谷底部的地质地貌特点对陷穴发育的影响。
(2)指出栽培的灌丛对陷穴发育带来的不利影响。
(3)简述“平沟建园”工程对耕地的有利影响。
2021-11-22更新 | 1298次组卷 | 10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耕作管理可以改变地表微地形条件。黄土区耕作中普遍采用直线坡面、人工掏挖、人工锄耕、等高耕作等耕作方式对地表进行处理。人工锄耕和人工掏挖方式下,地表微地形表现为凹凸相间的小丘和洼地,且分布比较随机;等高耕作呈现沟垄相间的微地形特征。地表微地形起伏大小呈现“等高耕作>人工掏挖>人工锄耕>直线坡面”的规律。下图甲示意不同耕作方式对产流量的影响,图乙示意不同耕作方式对产沙量的影响。



(1)描述不同耕作方式下坡面产流量的变化特征。
(2)在降雨条件及坡度、坡长相同的条件下,指出地表微地形起伏大小对地表产流量和产沙量的影响。
(3)简述耕作管理对黄土高原地区水土环境的生态作用。
2022-01-24更新 | 85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山东省肥城市高考适应性训练地理试题(一)

7 . 研究表明,随着降水量的增加,水流侵蚀力和植被覆盖度发生变化,共同影响流域侵蚀产沙速率。下图示意水流侵蚀力、植被覆盖度和流域侵蚀产沙速率随降水量的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半干旱地区流域侵蚀产沙速率最大,主要是由于(     
A.水蚀能力最强B.土质最为疏松C.植被保护作用较弱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2.下列地区中,植树造林保持水土效果最显著的是(     
A.太行山西坡B.长白山东坡C.祁连山北坡D.秦岭南坡

8 . 植被覆盖作为重要的水土保持措施,对区域产水产涉及水沙关系有重要影响。研究选取完整覆盖、高层覆盖、地表覆盖、无覆盖有根系四种不同植被覆盖垂直结构,发现不同的植被覆盖垂直结构对坡面产水产沙特征和植被减水减少作用差别明显。下图示意同一地区四种不同植被垂直覆盖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相同坡度情况下,不同植被覆盖结构的坡面径流流速大小关系是(     
A.地表覆盖<完整覆盖<高层覆盖<无覆盖有根系
B.完整覆盖<地表覆盖<高层覆盖<无覆盖有根系
C.高层覆盖<完整覆盖<地表覆盖<无覆盖有根系
D.完整覆盖<高层覆盖<地表覆盖<无覆盖有根系
2.随着降水时间的增加,高层覆盖与无覆盖有根系结构坡面径流流速渐趋一致的主要原因是高层覆盖(     
A.植被冠层拦截减弱,径流流量加大B.土壤水分迅速达到饱和状态,无法吸收降水
C.水分下渗加快,地表难以形成积水D.地表覆盖物较少,对径流的阻滞作用弱
2020-11-26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章丘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9 . 位于台湾省北部临海的桃园县素有“千塘之乡”的美称。桃园居民利用当地的地形地质条件修建了埤塘系统(左图)。随着石门水库完工及桃园、石门大圳开凿,埤塘数量迅速减少。多处埤塘建成生态公园,供市民运动休憩,少数建成水面漂浮型的光电埤塘(右图),为周围居民提供用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埤塘系统中埤塘和蓄水池的主要作用分别是(          
A.抵御海浪、保持水土B.蓄水灌溉、拦沙滞洪
C.蓄水发电、养殖禽鱼D.美化环境、蓄水发电
2.埤塘的光电设施建成后,将(             
A.改善当地能源结构B.影响居民运动休憩
C.提高蓄水滞洪功能D.阻碍埤塘水面运输
10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东北地区是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高强度的农业垦殖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侵蚀沟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地形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坡度、坡向、海拔等地形因子对坡面土壤侵蚀强度均可产生影响,从而导致侵蚀沟发育、分布和形态特征的差异。侵蚀沟快速发展,其危害日益加剧。下图示意2021年东北低山丘陵区不同坡向的侵蚀沟特征值变化。

   

(1)研究发现,相同坡度的坡顶与坡底,坡顶处侵蚀沟数量少。分析其原因。
(2)与阴坡相比,判断阳坡侵蚀沟发育程度的强弱,并阐述原因。
(3)分析侵蚀沟的发育对耕地的危害。
2023-09-04更新 | 138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调研检测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