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马蹄峪地处山东省泰山东麓,地形复杂,沟壑纵横,植被稀疏,土壤质地粗糙,受溅蚀和面蚀影响土地多沙砾化,土壤厚度经常变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土壤厚度变薄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土壤受风化作用强B.降雨流水侵蚀严重
C.地形复杂坡度较陡D.人类采石破坏土壤
2.为了减缓该地土壤变薄趋势,应该(     
A.大力引种常绿阔叶林B.修建顺坡垄梯田
C.种植板栗、柑橘等特色林果D.建设沟谷拦蓄工程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无定河流域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黄土高原北部地区,是黄河中游区最大的流域。年降水量在300~550mm,由于不同历史时期流域内农牧经营方式多有变化,无定河流量大小和清浊也变化无常,故有无定河之名。20世纪70年代以来,无定河径流量下降趋势明显,给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

左图为无定河流域水系结构示意图,右图为1933~2012年无定河径流变化示意图。



(1)描述无定河干流的大致流向及南北两侧地形的差异,并简述两侧地形差异的理由。
(2)分析无定河水质清浊不定的自然原因。
(3)分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无定河流域径流量减小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
2021·北京海淀·二模
3 . 阅读图中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植被指数是反映地表天然植被或农作物生长态势和变化的重要参数,随植被覆盖度的增大而增大。下图左为河南省2000~2015年植被指数空间分布图,下图右为河南省2000~2015年植被指数年内变化曲线图。



(1)说出豫西黄土丘陵区植被指数特征,并从地形角度分析成因。
(2)说明图14中①、②两时段植被指数较低的原因。

下表河南省2000~2015年植被指数变化趋势及所占面积比例统计

植被指数变化趋势明显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基本不变轻度改善中度改善明显改善
面积比例0.20%1.27%0.58%1.26%7.26%33.94%55.49%

(3)据图表推测植被指数变化趋势及其对区域水循环的影响。
2021-05-13更新 | 501次组卷 | 5卷引用:题号押题11 第19题:生态地理综合题-备战2021年高考地理临考题号押题(山东卷)

4 . 安定区地处甘肃省中部偏南,干旱少雨,曾经水土流失严重。某研究团队对安定区1957~2012年年降水量与汛期降水量、年径流量与年输沙量进行了统计研究,并绘制了年际变化图(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57~2012年安定区(     
A.年输沙量缓慢增长B.降水年际变化较大
C.气候变干趋势明显D.年径流量变化呈增大趋势
2.推测安定区年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变化主要是由于当地(     
A.土地利用类型变化B.年降水量变化
C.对未利用土地保护D.汛期降水量变化
2020-06-20更新 | 253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三模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孤东位于黄河入海口北侧。1976-2014年,在海岸线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孤东近岸海域5m等深线与海岸之间的水域面积变化明显(下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76-2002年,孤东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A.一直以淤积为主B.先淤积,后侵蚀
C.一直以侵蚀为主D.先侵蚀,后淤积
2.推测2002-2014年期间,黄河中游地区
A.年降水量增加B.地表径流量增大
C.年蒸发量减少D.植被覆盖率提高
2020-04-24更新 | 991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19-2020学年高三第四轮模拟复习质量地理试题

6 . 黄土丘陵沟壑区滑坡频发,其中滑动面深度小于6m的浅层滑坡是该区的主要滑坡类型。浅层滑坡形成次生裸地,随着时间的推移,次生裸地上的植被开始演替。研究人员在纸坊沟小流域选择了人为干扰较少,立地条件类似的6个典型浅层滑坡堆积体,对滑坡堆积体上植物群落进行演替研究,下表为6个演替年限依次增加的植物群落。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选择以立地条件类似且未发生滑坡坡面上的植物群落为对照样本,该植物主要为
A.猪毛蒿B.野菊花
C.早熟禾D.铁杆蒿
2.随着演替年限的增加,植物群落特征出现增大—减小—增大趋势的是
A.物种多样性B.植被覆盖度
C.地上生物量D.土壤有机质
3.黄土高原浅层滑坡形成次生裸地,浅层滑坡裸地初期治理适合
A.种耐旱草B.自然恢复
C.植耐旱树D.种植灌木
7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土高原是粟黍(谷子和黍子或糜子,去壳后分别为小米和黄米)农业的起源中心,仰韶文化时期(距今7000—5000年)的遗址都分布在黄土高原高出河谷的台地上(下图)。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钾、磷等矿物养分丰富,深层土壤中的矿物养分在一定条件下上升到土壤表层,被农作物吸收,具有“自行肥效”的特殊能力,有利于粟黍农业生产。

(1)推测仰韶文化时期粟黍农业的耕地类型,并说明理由。
(2)借鉴土壤水盐运动的原理,简述黄土“自行肥效”的过程。
(3)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受人类的干扰严重,需要进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指出治理的核心措施。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但近年来黑土侵蚀退化严重,有机质明显下降,严重威胁我国粮食安全。融雪侵蚀是该地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的重要方式,融雪期表层解冻土壤是融雪侵蚀发生的物质条件。春季融雪期一般为3~4月份,升温较快,白天最高温度在3~11℃,夜间温度在-6~0℃,昼夜温差较大。下左图为2019年3月16日—21日东北地区某小流域融雪径流量与泥沙含量的变化过程。专家指出,采取横坡垄作+垄沟秸秆覆盖的农耕方式(右图),可有效减轻土地的退化。



(1)分析东北地区坡耕地春季融雪侵蚀严重的原因。
(2)分析此流域该年3月16日~21日融雪径流量与泥沙含量峰值时间不一致的原因。
(3)阐述横坡垄作+垄沟秸秆覆盖耕作方式对减轻坡耕地退化的作用。
2022-01-17更新 | 2107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9 . 在陕北黄土高原,在一道黄土墚靠近冲沟的边缘地区,平坦的墚面上突然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塌陷,颇似一个“大脚印天坑”,这个大坑并非天坑,而是一个黄土落水洞。一般分布在沟谷两岸的地表水与地下水转换较快的部位。下图示意黄土落水洞形成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黄土落水洞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为(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③④①②D.②③④①
2.黄土落水洞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断裂塌陷B.断层发育C.流水侵蚀D.溯源侵蚀
3.黄土落水洞大都发育在黄土梁延伸向黄土沟的斜面上,主要是由于该处(     
A.汇水面积充足B.地势平坦开阔C.黄土质地疏松D.裂隙发育较好
2022-05-10更新 | 585次组卷 | 6卷引用:2022届山东省泰安市高考三模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崩岗侵蚀是指山坡土体受到水力和重力的综合作用发生崩塌的现象,主要发生在抗蚀性弱、疏松、深厚、透水性强的以花岗岩风化壳为母质的南方红壤低山丘陵区,具有爆发力强和侵蚀量大等特点,是我国南方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侵蚀强度最大、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侵蚀类型,被喻为“生态溃疡”。

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是一个崩岗侵蚀大县,也是崩岗治理的“发源地”,2017年,该市列入全国首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当地采用“上截、下堵、中间削、内外绿化”等模式对崩岗进行治理,把荒废的崩岗侵蚀劣地变成绿色“聚宝盆”。下左图为崩岗侵蚀地貌景观结构示意图。下右图为崩岗治理模式图。



(1)描述崩岗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
(2)分析崩岗治理模式能有效治理水土流失的原理。
(3)简述崩岗治理模式如何体现了“山水林田草生命共同体理念”。
2022-04-16更新 | 73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山东省枣庄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