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下图示意我国晋陕蒙接壤地区1990—2020年的土地利用情况,在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影响下该区域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均下降。完成下面小题。



1.晋陕蒙接壤地区林地、水域土地利用面积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光照不足B.降水较少C.热量不足D.人类较多
2.与该区域1990—2020年水土流失面积下降关联性较小的上地利用类型是(     
A.耕地B.草地C.林地D.建设用地
2024-01-05更新 | 235次组卷 | 3卷引用:黄金卷07-【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模拟卷(山东专用)

2 . 无定河(下图),黄河一级支流,大致以地貌区为界,上游流经风沙区,下游流经黄土丘陵沟壑区,无定河上游地区流量季节分配较均匀,变化小,下游地区流量季节变化较大,南部支流兴建了许多小型水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无定河流经丘陵沟壑区河段,与风沙区的河段相比(     
A.含沙量大,水量小B.含沙量大,水量大
C.含沙量小,水量大D.含沙量小,水量小
2.黄土丘陵沟壑区河流的主要补给是(     
A.地下水B.冰川融水C.大气降水D.湖泊水
3.黄土丘陵沟壑区小型水库的突出作用是(     
A.养殖B.防洪C.发电D.拦沙
3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土高原的黄土是在干旱半干旱环境条件下形成的风积物。严格意义上讲,黄土并非土壤,而只是富含矿物元素的成土母质。黄土在黄河流域农耕文明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近些年来,黄土高原的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必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针对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采取多项措施进行整治:山顶削峁建塬;山腰构建草(根系多而浅)灌(根系少而深)复合生态系统;山下适当治沟造地发展现代农业。下图示意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治理。



(1)指出治沟造地的具体措施并说明其作用。
(2)分析在山腰与沟坡进行植被建设时,选择草本、灌木结合的原因。
(3)分析黄土在黄河流域农耕文明中的作用。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名校

4 . 地处黄土高原的延安市经过几十年生态建设,生态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某研究团队对延安市安塞区(下左图)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碳固存量进行了抽样调查并统计(下右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延安市生态建设的有效措施是( )
A.保塬:缓坡修梯田,发展林果;封坡育林育草
B.修梯田:在山坡上沿等高线修建截流、蓄水沟槽
C.建谷坊:在多泥沙沟道中修建水坝,拦泥淤地、减少洪水
D.固沟:在主沟道打坝建库,拦泥蓄水;支沟分段营造防护林
2.延安市安塞区最有利于碳汇增加的土地转化方式是( )
A.林地改革B.退耕还林
C.草地改林D.退耕还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内蒙古十大孔兑是内蒙古河段的主要产沙支流,毛不拉孔兑是十大支流之一。1989年7月21日,毛不拉孔兑的流域面降雨量(流域内单位面积上的平均降水量)为86.93mm,2012年7月27日,毛不拉孔兑的流域面降雨量为85.7mm。下面ab两图分别为毛不拉孔兑两次降水形成的洪水过程中流量和含沙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     
A.a流量陡涨陡落,含沙量小B.流量与降水量最大值同步
C.与a相比,b流量与含沙量均减小D.含沙量变化滞后于流量
2.两次洪水流量与含沙量差异形成的原因有(     
①退耕还林还草             ②修建淤地坝             ③降水量减少             ④建设草方格沙障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坡面整治经历了三个阶段(下图):第一阶段为缓坡开挖梯田,旨在增加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减少土壤侵蚀,但是水土流失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第二阶段以生态治理为核心,退耕还林还草,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显著,但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效果并不显著。第三阶段,十九大报告和中央1号文件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可持续振兴提供了行动指南,构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可持续发展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削峁建塬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涵养水源能力B.方便耕作劳作C.增加耕地面积D.减少土壤侵蚀
2.在边坡地带选择种草本灌木,不选择种植果树的主要原因是(     
①草本灌木需水较少,存活率较高②草灌相结合,更有利于保持水土
③果树遮蔽阳光,阻碍农作物生长④草本作为饲料,经济效益高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与传统的治理模式相比,第三阶段可持续景观模式更加注重(     
A.增加耕地面积B.防治水土流失C.完善水利设施D.经济生态协调发展
2021-05-28更新 | 604次组卷 | 10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城阳第三高级中学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云南元阳以水田为主的哈尼梯田(图1)和山西昔阳大寨旱地梯田(图2)是我国南北方山区人民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型代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两地均形成了坡面“上部林地+下部梯田”的空间结构,林地对梯田的主要生态保护功能是(     
①防止山洪对梯田的毁坏       ②为梯田提供养分
③防止大风对梯田的毁坏       ④为梯田涵养水源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与大寨梯田相比,哈尼梯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独特性是(     
A.防止水土流失导致土层变薄
B.防止水分流失加剧土地干旱化
C.防止土壤侵蚀导致土壤养分流失
D.防止有机质快速分解与淋溶加剧养分流失
2021-01-25更新 | 1451次组卷 | 13卷引用:必刷卷03-2021年高考地理考前信息必刷卷(山东专用)
13-14高三上·北京石景山·期末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名校

8 .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不同坡度地形比例图(左图)和能源消费结构图(右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以推断,本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A.大气污染B.水土流失C.土地荒漠化D.水污染
2.解决本地区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①开发小水电②封山育林禁止采伐③用矿物燃料替代薪柴、秸秆等生物能④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20-10-21更新 | 600次组卷 | 56卷引用:2015届山东省梁山一中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9 . 下图为我国四条著名山脉。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图中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④是两大板块的分界线B.③是山西与山东两省的分界线
C.②是我国长江与珠江流域分界线D.①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2.图示山脉附近地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是(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10 . 黄土丘陵沟壑区滑坡频发,其中滑动面深度小于6m的浅层滑坡是该区的主要滑坡类型。浅层滑坡形成次生裸地,随着时间的推移,次生裸地上的植被开始演替。研究人员在纸坊沟小流域选择了人为干扰较少,立地条件类似的6个典型浅层滑坡堆积体,对滑坡堆积体上植物群落进行演替研究,下表为6个演替年限依次增加的植物群落。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选择以立地条件类似且未发生滑坡坡面上的植物群落为对照样本,该植物主要为
A.猪毛蒿B.野菊花
C.早熟禾D.铁杆蒿
2.随着演替年限的增加,植物群落特征出现增大—减小—增大趋势的是
A.物种多样性B.植被覆盖度
C.地上生物量D.土壤有机质
3.黄土高原浅层滑坡形成次生裸地,浅层滑坡裸地初期治理适合
A.种耐旱草B.自然恢复
C.植耐旱树D.种植灌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