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实施生态建设,植被覆盖度由1999年的31.6%提高到2017年的65%,发挥了消洪抗旱减灾的作用。在气候变化和生态建设共同影响下,黄河中游水循环和水文—泥沙一植被演变过程,呈现显著的时空变化。

(1)据图a和图b,说出区域生态建设主要采取的措施。
(2)数据显示黄土高原生态建设后其土壤含水量减少,从水循环角度分析。
(3)结合图b,分析生态建设对消洪抗旱减灾的作用。
(4)若生态建设长期疏于维护,将出现图c所示现状。利用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探讨该状态下区域各自然要素的演变。
2023-11-01更新 | 289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2 . 为研究某退耕地的植被恢复与水土保持关系,科研人员于2019年在该地选取四个径流条件相同的小区域,种植油松(乔木)、沙棘(灌木)、达乌里胡枝子(灌木)、赖草(草本)等耐旱的原生植被。下表示意2019~2022年夏季5次降水(降水强度相差不大)后测定的四个小区域降水量与径流量的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降水
场次

测定
时间

降水量(mm)
径流量(L)
油松+沙棘油松达乌里胡枝子+赖草沙棘
12019年23148208198118
22020年45151161160132
32021年3561746366
42022年33917614570
52022年1310283740
1.该退耕地最可能位于(     
A.东南丘陵B.云贵高原C.青藏高原D.黄土高原
2.第3、4场降水量相当,但第4场产生的径流量更大,推测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植被生长状况的差异B.前期降水状况的差异
C.林冠截留能力的差异D.植被保水能力的差异
3.该退耕地不同阶段水土保持效果最佳的植被类型是(     
A.早期灌木B.早期乔、灌结合C.后期乔木D.后期灌、草结合

3 . 顶冠峰是武汉市主城区最高峰,1974年建设采石场和石灰厂,山体破坏严重,是全市“创面”最大的山体之一。2019年顶冠峰生态修复工程启动,2022年山体修复完工,启动山体覆绿工程。左图和右图分别为修复前后的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修复后的矿山,主要利用方向最可能是(     
A.农业种植B.生态游园C.地产开发D.科研基地
2.山体复绿过程中选择的植被最可能具备的特征是(     
A.耐旱,耐贫瘠B.耐旱,耐盐碱C.耐涝,耐低温D.耐涝,喜阳光
3.顶冠峰修复后,会使(     
A.物种丰度增加,径流汇水加快B.地面辐射增强,气温日较差增大
C.地表径流减少,坡面侵蚀减弱D.降水大幅增加,区域小气候改变
4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中科院发布的《东北黑土地白皮书(2020)》显示,2019年东北黑土地水土流失面积占黑土地总面积的20.1%。水土流失主要来源于3°-15°坡耕地,占黑土地水土流失总面积的46.4%。60%以上的旱作农田发生了水土流失问题,黑土层正以年均0.1-0.5厘米的速度剥蚀流失。侵蚀沟发展已造成耕地破碎化,东北黑土地侵蚀沟已累计损毁耕地33.3万公顷。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研究探讨黑土区坡耕地水土流失规律。该地位于北纬48度。

          

材料二:以下是小组实验获得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三:不同雨强下径流量随时间的分布

   

(1)据材料判断该地适合种植的农作物,说明判断依据并分析该作物控制水土流失效果最好的原因。
(2)比较不同雨强下径流量异同
(3)简述黑土区水土流失对土地产生影响?分析为保障粮食产量要继续开发北大荒理由。
2023-08-09更新 | 75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学月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黄土高原北部某小流域内自然植被破坏殆尽,开垦程度高,土地利用以坡耕地、坝地、草地、林地为主,是一个典型的旱作农业区。土壤容重反映土壤结构特征,是指单位体积(包括空隙)土壤烘干后的质量或重量。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容重大小次序为:草地>坝地>林地>坡耕地;土壤水分含量多少次序为:坝地>草地>坡耕地>林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草地相比,坡耕地土壤容重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土壤疏松多孔B.有机质比重大C.水分含量较高D.矿物质颗粒小
2.位于谷底的坝地土壤含水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阻挡光照,蒸发较弱B.枯枝落叶多,利于截留降水
C.处沟谷地带,接纳水分多D.作物根系较深,涵养水源多
3.从长远看,该小流域生态修复综合效果最显著的措施是(     
A.植树造林B.开垦梯田C.打坝淤地D.退耕还草
2023-02-17更新 | 812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文综地理试题

6 . 下图为渭河某河段干支流局部示意图,该河段支流的含沙量远大于干流。随着渭河支流水土保持工程的实施,该河段支流含沙量已大大减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该河段支流的含沙量远大于干流的原因可能是(     
A.径流总量差异B.植被类型不同
C.地形起伏D.土壤性质
2.研究发现近年来某些季节该河段支流含沙量远大于往年同期。原因可能是(     
A.暴雨频发B.凌汛产沙
C.风沙活动增多D.积雪融水增多
2022-10-27更新 | 38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一诊热身考试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枣庄沟小流域位于陕西省西北部的黄土高原,年降水量约480毫米。调查发现,该流域退耕15年后,植被以草本为主,生长状况良好,植被覆盖度高,灌木林与乔木林分布较少。下图示意该流域5个不同部位与地上生物多样性指数和生物总量



(1)分析枣庄沟峁顶生物多样性指数低的原因。
(2)说明枣庄沟坡下生物生长所需养分是如何富集与保持的。
(3)目前枣庄沟还需治理。在下面两个方案中选择一个,并阐释。
方案一:沟谷中打坝淤地。方案二:流域植树造林。

8 . 黄河头道拐—潼关区间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区,也是我国植被恢复最快的地区,前期人类活动强度越大,植被恢复潜力越大。部分地区植被恢复后崩塌和滑坡现象增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该地植被恢复最快的区域是(     
A.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B.半干旱土石山区
C.半湿润黄土丘陵沟壑区D.半湿润土石山区
2.该区域部分地区植被恢复后崩塌和滑坡现象增多,最可能是由于(     
A.植被蒸腾耗水量大B.土壤含水量增多C.根系破坏土壤结构D.土层厚度增大
2021-12-14更新 | 308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文综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公路、铁路等建成后,要对施工后的道路两侧坡面进行工程加固,再通过恢复地表植被来减少水土流失的影响。某研究小组于2009年4月构建了G85成渝高速永川段试验区,在试验区内分别构建了草本、灌木,乔木、草-灌一乔混合四种初始乡土植被类型,并进行了为期5年的观察,图a为试验期间不同初始植被配置所在边坡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变化差异,指数越大,物种越丰富;图b为试验期间不同初始植被配置所在边坡的产沙漠数的变化差异,模数越大,产沙量越大。


(1)概括试验期间四类型植被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特征。
(2)实验显示草-灌-乔混合型边坡植被保持水土能力强,试分析原因。
(3)道路两侧的边坡治理早期应以种植草本植物为主,试说明理由。
2020-05-23更新 | 596次组卷 | 8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三高考适应性考试(四模)文综地理试题

10 . 黄河河龙区间(河口-龙门),位于晋陕接壤地区,地表破碎、多沟壑,植被覆盖少,降水集中,是黄河中游主要产沙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其水沙关系发生较大变化。图a示意河龙区间流域范围示意图,流域面积近11.16万k㎡.图b示意吴堡与龙门水文站测得的2006-2015年年均含沙量变化,且测得年各月平均泥沙粒径由大到小为1、2、12、5、11、10月,其余各月相对较小。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较龙门站而言,吴堡站含沙量相对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A.径流量的减少B.水流速度缓慢
C.水利工程拦蓄D.植被覆盖率高
2.2012年~2013年流域年均含沙量突然增大,主要原因应是
A.暴雨天气突发B.水库放水冲沙
C.植被大量砍伐D.上游水库拦蓄
3.比较一年中河龙区间泥沙沙粒直径,冬季粒径最大主要是因为
A.冬季风携沙B.凌汛产沙C.降水多冰雪D.蒸发最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