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1 . 治沟造地是陕西省延安市对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在传统打坝淤地的基础上,集耕地营造、坝系修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发展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实现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传统的打坝淤地工程相比,治沟造地更加关注(     
A.增加耕地面积B.防治水土流失C.改善人居环境D.提高作物产量
2.治沟造地对当地生产条件的改善主要体现在(     
A.优化农业结构B.方便田间耕作C.健全公共服务D.提高耕地肥力
3.推测开展治沟造地的地方(     
①居住用地紧张   ②生态环境脆弱   ③坡耕地比例大   ④农业生产精耕细作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0-07-08更新 | 15222次组卷 | 99卷引用:云南省屏边苗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2 . 在陕北黄土高原,在一道黄土墚靠近冲沟的边缘地区,平坦的墚面上突然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塌陷,颇似一个“大脚印天坑”,这个大坑并非天坑,而是一个黄土落水洞。一般分布在沟谷两岸的地表水与地下水转换较快的部位。下图示意黄土落水洞形成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黄土落水洞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为(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③④①②D.②③④①
2.黄土落水洞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断裂塌陷B.断层发育C.流水侵蚀D.溯源侵蚀
3.黄土落水洞大都发育在黄土梁延伸向黄土沟的斜面上,主要是由于该处(     
A.汇水面积充足B.地势平坦开阔C.黄土质地疏松D.裂隙发育较好
2022-05-10更新 | 585次组卷 | 6卷引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下关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题
2018高二上·全国·专题练习
名校

3 . 下图为某地区森林的覆盖率和表层土流失程度的关系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反映的是森林的哪种生态环境效应(     
A.防风固沙B.保持水土C.净化空气D.平衡大气成分
2.与上图中森林的主要生态环境效应相同的是(     
A.城市园林B.西北地区的防护林带
C.长江中上游的防护林带D.热带沿海的红树林
2024-01-05更新 | 214次组卷 | 34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州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4 . 马蹄峪地处山东省泰山东麓,地形复杂,沟壑纵横,植被稀疏,土壤质地粗糙,受溅蚀和面蚀影响土地多沙砾化,土壤厚度经常变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土壤厚度变薄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土壤受风化作用强B.降雨流水侵蚀严重
C.地形复杂坡度较陡D.人类采石破坏土壤
2.为了减缓该地土壤变薄趋势,应该(     
A.大力引种常绿阔叶林B.修建顺坡垄梯田
C.种植板栗、柑橘等特色林果D.建设沟谷拦蓄工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富铝土是指土壤形成过程中铁、铝等成分相对富集后的一类土壤的总称。其在我国分布广,包含多种土壤类型,并具有下图所示的过渡关系。


完成下列小题。

1.影响富铝土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成土母质B.气候C.生物D.地形
2.下列土壤类型中,铁、铝相对含量最高的是
A.赤红壤B.砖红壤C.红壤D.黄壤
2018-09-30更新 | 1519次组卷 | 26卷引用:云南省广南县第二中学校2021-2022年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6 . 我国古代用青、红、黄、白、黑五色来表述我国五个方位的土壤。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土壤方位与其形成环境和特点对应错误的是(     
A.红色——高温多雨,氧化铁含量较高
B.黑色——冬季寒冷,有机物分解慢
C.白色——气候干旱,盐碱含量较高
D.青色——降水较少,水分含量较少
2.下列措施中,能有效改善图中地区黄土退化的是(     
A.施用石灰,中和土壤酸度
B.焚烧秸秆,加速有机质分解
C.实施排灌,调控土壤盐分
D.保塬、护坡、固沟,防治水土流失
2022-01-08更新 | 23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理科)

7 . 土壤是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不同地域土壤性状差异较大某中学暑假进行研学旅行,野外考察东北平原、江南丘陵和陕北高原的土壤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江南丘陵相比,东北平原的土壤(     
A.土层厚度薄B.腐殖质累积量大
C.降水淋溶作用强D.微生物分解作用强
2.与另两地相比,陕北高原的土壤最显著的优势是(     
A.有机质含量高B.通气透水性好
C.土壤紧实度高D.水分条件好

8 . 下左图为“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分布图”,右图为“环境问题相关信息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黄河概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发源于青藏高原,注入东海B.上游和中游水能资源丰富
C.中游航运便利被称为“黄金水道”D.下游支流稀少的原因是气候干燥
2.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右图中①②两个自然原因分别是(     
A.土质疏松、过度放牧B.气候干旱、过度垦荒
C.土质疏松、降水集中D.修路采矿、垦荒造田

9 . 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农垦B.过度放牧C.过度樵采D.过度养殖
2.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D.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鱼鳞坑是黄土高原地区陡坡地植树造林的整地工程(下图左)。鱼鳞坑工程是在山坡上挖掘有一定蓄水容量、交错排列、类似鱼鳞状的半圆形或月牙形土坑,坑内蓄水,植树造林,因俯视形状看起来像鱼的鳞片一样,所以叫鱼鳞坑。下图右示意鱼鳞坑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鱼鳞坑能较好地抑制水土流失,是因为鱼鳞坑可以(     
①减缓地表径流流速②分散地表径流③减小地面坡度④减小地表径流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若要取得更好的保土保水效果,在坡度更陡的地方鱼鳞坑应该(     
A.更小、更浅B.更小、更深C.更大、更浅D.更大、更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