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地名常和所在地特定时期的地理环境有关。下图所示区域有1700多个行政村,其中85%以上村名与自然要素或地理方位等有关。该区域处于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图示区域中地名“河”“梁”“柳”相关的自然要素依次是(     
A.水文、地貌、植被B.地貌、水文、植被
C.植被、地貌、水文D.水文、植被、地貌
2.图示甲、乙两地区地名中“河”“沟”“湾”等出现的比例很高,表明乙(     
A.风俗习惯改变B.土地利用结构稳定
C.人口迁徙频繁D.自然环境变化较大
2020-07-08更新 | 13532次组卷 | 78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12-13高三·辽宁沈阳·阶段练习

2 . 黄山市某地因菊花经济效益高,农民开垦坡地种菊花,因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黄山市某地因菊花经济致使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这体现了(     
A.环境要素的相互制约B.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C.不同区域之间相互制约D.一个区域的变化影响到另一个区域
2.若此种活动不加以限制,任由其发展则最可能直接导致该地区(     
A.蒸发量增加B.降水量增多C.地下径流增多D.地表径流变化增大
2022-06-16更新 | 513次组卷 | 4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陕西省地形总的特点是:南北多山,中部多川,从北向南构成三个各具特点的自然区:陕北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关中平原各级交通网连接全国,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陕南秦巴山地,山高林密,交通不便。图一为陕西地理简图,图二为2010年陕西省人口密度分布图。

(1)陕西人口分布的特征:由南、北向中部____,中部关中平原地区人口密度最大。
(2)2010年陕南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该地区就业人员比重超过了66%,陕南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高的原因:____
(3)从人口容量的角度,分析关中平原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对较大的原因。
(4)陕北地区近年来人口增加较快,对环境的压力较大,简述陕北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可持续发展措施。
2023-06-19更新 | 119次组卷 | 5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五十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4 . 某地区植被退化或丧失、土壤物质和地表水流失、岩石溶蚀与侵蚀、基岩裸露、土地生物生产力退化。这一地表过程是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沟壑地区的环境演化过程
B.石灰岩地区受强烈风力侵蚀作用产生的自然演化过程
C.石灰岩地区在自然和人类活动作用下的综合演化过程
D.黄土高原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而造成的人为演化过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真题 名校
5 . 云南某地梯田规模巨大,级数最多的达5000级,现已成为中外闻名的观光景点。当初修建梯田的主要目的是(     
A.保持水土B.发展旅游C.利于浇灌D.便于运输
6 . 读图和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地理环境是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的整体,一个区域地表形态的变化往往受另一个区域物质运动的影响。



(1)描述图示期间该区域陆地变化特点,并指出其泥沙主要来源区。
(2)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泥沙来源区地表景观的演化过程。
2019-04-15更新 | 242次组卷 | 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7 . 陕西冉家沟流域(约35°N)丘陵广布,黄土深厚。由于毁林开荒,该流域土壤侵蚀严重。为了改善生态环境,该流域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主要种植豆科落叶乔木刺槐。下表示意冉家沟流域不同种植方式的表层土壤状况。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孔隙度/%含水量/%
封山育林48.514.515.21.17
乔灌结合42.613.813.80.95
林草结合42.514.115.21.12
乔木纯林39.413.412.80.94
撂荒地39.112.212.30.87

注:孔隙度是指土壤孔隙容积占土体容积的百分比。水与空气共存并充满于土壤孔隙中。

1.减轻土壤侵蚀最明显的种植方式是(  )
A.封山育林B.乔灌结合C.林草结合D.乔木纯林
2.除减轻土壤侵蚀外,该退耕还林工程还能(  )
A.增加土壤矿物质B.提高土壤坚实度C.增强抗旱涝能力D.减少地下径流量

8 . 我国的黄土高原海拔1000~2000米。来自沙漠地区的细小粉尘沉积在高原上形成100多来厚的黄土层,黄土高原也因此得名。读“黄土高原景观圈”,完成下面小题。



1.黄土高原的主要成因是(     
A.地壳抬升B.风力沉积
C.地壳下沉D.流水侵蚀
2.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主要成因是(     
A.地壳张裂B.流水沉积
C.流水侵蚀D.风力侵蚀
9 . 读三种地貌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左图地貌为________地貌,它是由______作用形成的。
(2)上中图中地貌名称是______,它是由______作用形成的,主要分布在_______地区。
在我国主要分布于______地区。
(3)上右图地貌在我国分布最广泛的地区是______高原,简析该地区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自然原因①__________________;人为原因是______
(4)上右图中因土质疏松,在外力作用下而形成的地貌,其土质疏松的自然原因是①____________
(5)上右图区域的土按颗粒大小可分为三个带,即西北部的______带、中间的典型黄土带和东南部的______带。
2022-09-04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五十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段考地理试题
10 . 下图为我国黄土高原景观图。图中沟壑景观反映出当地严重的生态问题是
A.荒漠化B.水土流失
C.土地盐碱化D.旱涝灾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