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鱼鳞坑是在较陡的山坡上,有序挖掘半月形坑穴。这些坑穴呈品字形交错排列,状若鱼鳞,故称鱼鳞坑。完成下面小题。



1.挖掘鱼鳞坑的主要目的是(     
A.便于攀登陡坡B.减少水土流失C.用于蓄水养殖D.削减近地风力
2.下列地区,最宜以鱼鳞坑作为生态整地方式的是(     
A.黄土高原B.青藏高原C.华北平原D.成都平原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2021年10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文推进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材料二:黄河流域局部示意图。



(1)黄土高原地区人口增长与耕地资源减少存在一定动态关系,请将下列选项填入正确位置。
A.耕地质量下降、面积减少B.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
C.开垦耕地,植被破坏D.粮食需求量加大、人均耕地减少

________________
(2)黄河流域存在多种自然灾害隐患,判断“自然灾害”、“主要发生的地形部位”和“防治措施”的一一对应关系,用直线正确连接。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甲地周边坡面上植树造林能够保持水土的原理。
2023-01-13更新 | 112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东阳市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该实验中可知,沙子逐渐沉到水槽底部的现象是模拟(     
A.流水侵蚀作用B.流水沉积作用C.风力侵蚀作用D.风力沉积作用
2.若某区域正经历甲图演示过程,则该区域可能发生的相应变化是(     
A.降水变化率减少B.土壤肥力增加C.河流含沙量增大D.风力堆积明显

4 . 我国黄土高原最新的水土保持生态考察结果显示,黄河的年均输沙量已从16亿吨减少到本世纪初的3亿吨左右,减幅达80%。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年均输沙量的减少,反映黄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核心是(     
A.水资源综合利用B.上游水能开发
C.中游生态建设D.下游堤坝加固
2.黄河年均输沙量的变化有利于(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减轻B.黄河下游“地上悬河”的形成
C.华北平原洪涝灾害的缓解D.黄河入海口附近三角洲的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13-14高三上·北京石景山·期末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名校

5 .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不同坡度地形比例图(左图)和能源消费结构图(右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以推断,本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A.大气污染B.水土流失C.土地荒漠化D.水污染
2.解决本地区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①开发小水电②封山育林禁止采伐③用矿物燃料替代薪柴、秸秆等生物能④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20-10-21更新 | 599次组卷 | 56卷引用:浙江省温州新力量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城市化水平滞后程度=(城市化率-工业化率)/工业化率,其值为正说明城市化发展水平领先于工业化水平;其值为负说明城市化发展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当前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但不平衡。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部分区域图,下表为我国四个地区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表。


(1)P、Q、Y为________工程(资源调配工程)的输送线路,三大线路中修建难度最大的是________。
(2)M区位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________区,M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
(3)甲乙丙丁四地中反映北京城市化水平的是________,城市化水平滞后程度最高的是________。导致四地城市化水平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4)评价P资源调配工程对调入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2018-07-26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浙江省丽水市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期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