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夏季风强度指数是表示夏季风强弱的物理量,数值越大表示夏季风势力越强。下图为“第四纪以来黄土高原地区夏季风强度指数变化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年份中,我国最可能出现北涝南旱的是距今(     
A.250万年B.190万年C.100万年D.50万年
2.(接上题),可推测该时期(     
A.亚欧大陆与太平洋热力差异减弱B.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南移
C.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增强且西伸D.亚欧大陆冰盖南缘达50°N附近
3.160万年前黄土高原较现今(     
A.流水侵蚀强,水土流失重B.风力搬运多,黄土沉积厚
C.流水沉积多,沟滩发育好D.风力侵蚀强,地表起伏大
2024-04-18更新 | 224次组卷 | 2卷引用:地理(新七省高考通用卷03)-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2 . 下图为黄河流域黄土分布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的方法是依据(     
A.单一指标B.综合指标C.行政区划D.文化要素
2.在黄土分布区水土流失过程中,该区域地理要素可能发生的相应变化是(     
A.降水变化率减小B.土壤肥力增加C.河流含沙量增大D.风力堆积明显
2024-04-09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土壤有机碳流失主要是以泥沙为流失载体,其从农田到水体的迁移受土壤侵蚀过程影响。土壤侵蚀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受较多因素影响。广西红壤区典型的水源地——那辣小流域的甘蔗区(坡耕地)土壤有机碳流失问题严重。下图示意2021426日至1016日该流域不同降雨事件影响下甘蔗区泥沙有机碳入河负荷量的时空变化(即进入河流的污染物负荷量在不同时间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流域甘蔗区泥沙有机碳入河负荷量最小值出现在甘蔗的(     
A.苗期B.伸长期C.分蘖期D.成熟期
2.甘蔗区泥沙有机碳浓度在苗期高于其他生长期的原因是(     
A.降水频率高B.植被覆盖度高
C.土壤重量大D.人类活动干扰
3.为了降低流域内土壤有机碳的流失,该流域需要(     
①降低土壤重量②提高植被覆盖率③加快河流流速④调控甘蔗生长期施肥的时间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4-03-02更新 | 273次组卷 | 5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联合调研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剑麻是多年生的热带植物,叶片宽大,根系发达,广泛运用在运输、渔业、石油、冶金等行业,内含的剑麻皂素等可用于抗癌药物的合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一直以来,我国自产的剑麻纤维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我国每年都在增加剑麻纤维的进口量。云南元谋县(滇中高原北部,101.8°E25.7°N)干热河谷地区扶贫工作队,在农技专家指导下推广剑麻种植,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如图示意云南元谋县河流、山脉与干热河谷的分布。


   
(1)分析干热河谷利于剑麻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2)简述剑麻植物对干热河谷水土流失的防治作用。
(3)为元谋县以剑麻种植为基础的产业发展方向,提出合理的建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水资源总量不到长江的7%,人均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7%,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达80%,远超一般流域40%生态警戒线。

材料二:2019年9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被列为重大国家战略。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黄河流域必须下大气力进行大保护、大治理,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路子。要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推动沿黄地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下图为黄河流域图、山东半岛城市群图。

(1)比较黄河宁夏段和河南段水文特征的差异。
(2)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简述当地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
(3)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请简述流域内产业发展的方向。
(4)山东半岛城市群是带动沿黄城市群商质量发展的龙头,分析其发展的优势条件。
2023-05-02更新 | 383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1月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地理试题19题及变式题

6 . 下图示意中国某地小流域土地利用。该地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地形为丘陵,河谷两侧为坡地,坡度多在15°~20°,海拔高度50~20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下四种不同土地利用状况,发生水土流失的严重程度由轻到重的顺序可能是(     
①顺坡胡柚地②梯田胡柚地③草灌地④裸露土壤
A.②①③④B.④①②③C.③②①④D.③④②①
2.考虑植被及其它自然因素,下列土壤肥力最高的一组土地可能是(     
A.梯田橘子地、农林混作地B.草灌地、顺坡板栗地
C.梯田橘子地、顺坡板栗地D.草灌地、农林混作地
2023-03-20更新 | 264次组卷 | 6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第五十五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7 . 石漠化亦称石质荒漠化,是指因人类活动干扰、水土流失等原因而导致的地表土壤损失、基岩裸露、土地丧失农业利用价值和生态环境退化的现象。石漠化多发生在石灰岩地区,岩石大面积裸露类似荒漠化景观,是岩溶地区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市石漠化土地面积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和我国石漠化严重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不符的是(     
A.降水量丰富B.喀斯特地貌广布
C.地表水渗漏严重D.土层发育深厚
2.导致该地区石漠化发生的人为原因有(     
①过度开垦荒地②围湖造田③乱砍滥伐④过度抽取地下水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读图“我国黄土高原某地地表形态速写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所表示的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的特点是:____
(2)图中所示黄土高原地表形态形成的人为原因是:____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是:____

9 . 田间道路多为土质路面,在车辆及农机具行走碾压下,产生不同路面形态,在水流冲刷作用下,田间道路侵蚀强烈,切割严重,形成断路,制约农业发展。吉林省某村推广的新型保路技术,在路中开沟、码放砾石(称石坎),有效地抑制了流水对田间道路侵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路中开沟、码放砾石(称石坎),抑制流水对田间道路侵蚀,主要原理是(     
①集中水流   ②增强下渗   ③拦截泥沙   ④减缓流速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每隔一段时间将石坎的砾石翻动一次,主要目的是保持石坎的(     
A.粗糙度B.坡度C.深度D.宽度
3.利用石坎技术改造过的田间道路表面,植被明显增加,主要原因是(     
A.近地面温度升高B.土壤稳定度增加C.地表径流量增加D.车辆和行人减少
2021-06-01更新 | 548次组卷 | 8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大成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