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土高原是粟黍(谷子和黍子或糜子,去壳后分别为小米和黄米)农业的起源中心,仰韶文化时期(距今7000—5000年)的遗址都分布在黄土高原高出河谷的台地上(下图)。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钾、磷等矿物养分丰富,深层土壤中的矿物养分在一定条件下上升到土壤表层,被农作物吸收,具有“自行肥效”的特殊能力,有利于粟黍农业生产。

(1)推测仰韶文化时期粟黍农业的耕地类型,并说明理由。
(2)借鉴土壤水盐运动的原理,简述黄土“自行肥效”的过程。
(3)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受人类的干扰严重,需要进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指出治理的核心措施。

2 . 加拿大中部某废弃矿坑填充有10米厚的尾矿渣,并在表层回填河砂和表土修复矿山。回填改造的矿区呈山丘、洼地(季节性积水)相间分布的形态。该地夏季为雨季,雨季前期回填矿区中山丘的坡面几乎不产生径流,雨季中后期产生的径流也相当有限。冬季降雪量较大,春季山丘的坡面产生较强的径流。随着植被的演替恢复,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的比例发生改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春季,回填矿区山丘的坡面产生的径流强度较大,主要因为(     
A.融雪量大B.降水量大C.灌溉引水量大D.冻土阻隔
2.随着回填矿区山丘坡面植被的恢复,洼地(     
A.土壤盐渍化减轻B.年平均水位上升
C.地下水补给减少D.实际蒸发量增大

3 . 土壤干层是指位于多年平均降雨入渗深度以下,因地表植被过度消耗深层土壤储水导致水分失衡,使土壤含水量长期稳定在6%以下,我们把这一土层称为土壤干层。根据调查,黄土高原人工林草地土壤干层分布范围相当广泛,是一种常见现象。以刺槐为例,下图是黄黄土高原刺槐林地雨季后(11月份)土壤水分状况纵断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土壤干层形成除了与降水有直接关系外,还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A.挖鱼鳞坑B.修建反坡梯田C.海拔较高D.土质疏松
2.由上图中可见,降水对土壤水分补偿特点总体表现为(     
A.南多北少,上多下少B.北多南少,上多下少
C.南多北少,下多上少D.北多南少,下多上少
3.结合图文材料判断,土壤干层首先出现在(     
A.淳化至黄陵之间B.黄陵至富县之间C.富县至延长之间D.延长至清涧之间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长汀县地处福建省西部,武夷山脉南麓。县内的朱溪河流域曾是我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经过多年的治理,县内形成了草—木—沼—果的循环种植方式,以及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采集一加工相结合的经营方式。2017年长汀县成为第一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下图为1999年朱溪河流域不同海拔区间和不同坡度带的土壤侵蚀率。(注:土壤侵蚀率指在给定的坡度带或海拔区间内,土壤侵蚀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朱溪河流域土壤侵蚀率与海拔区间的关系。
(2)指出土壤侵蚀率达70%以上区域的坡度范围,并推测原因。
(3)归纳长汀县发展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经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我国某山地上的公路呈“S”形弯曲(如图),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引来了许多游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公路修建成“S”形的主要目的是(     
A.制造旅游景观B.减小山地坡度C.降低修建难度D.减轻水土流失
2.据统计,1月份该公路交通事故较多,其原因最可能是(     
A.道路结冰,车辆易发生侧滑B.车流量大,容易追尾
C.弯道较多,车辆视野受限D.阴雨天多,能见度低
3.该公路靠山壁的一侧有混凝土砌成的挡土墙,墙上有很多孔洞,推测孔洞的主要作用是(     
A.预留检修孔洞,便于维修B.为固定铆钉所留,便于施工
C.方便土壤透气,防止异味D.排出表土中水分,防止滑坡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乌裕尔河是黑龙江省最大的内流河,上游地区多低山丘陵,下游地区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河水漫溢失去河道形成大范围沼泽湿地。图1为乌裕尔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   乌裕尔河流域为典型的黑土分布区,也是重要的商品粮产区,流域内水利工程设施众多,同时由于开发强度较大,存在较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侵蚀沟分布较广,剥蚀表土,降低土壤肥力。“十四五”期间,我国已将黑土地保护利用列为重要任务。图2为流域内多个观测站多年平均气象、水文统计示意图。



(1)从气候角度分析乌裕尔河流域存在严重水土流失的原因。
(2)简述乌裕尔河流域兴建水利工程对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影响。
(3)为实现“生产”、“生态”双赢目标,请简述黑土保护工程宜采取的具体措施。

7 . 大理河是位于无定河流域黄土丘陵区的一级支流,水土流失严重,当地实施了淤地坝(设计寿命为10~20年),坡改梯、退耕还林还草等一系列水土保持生态工程。下图示意大理河流域淤地坝拦沙量变化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淤地坝的主要生态功能是(     
A.净化水质B.蓄水拦沙C.营造耕地D.整治人居环境
2.推测大理河流域淤地坝建设集中期为上世纪(     
A.60年代B.70年代C.80年代D.90年代
3.上世纪80年代后,大理河流域淤地坝拦沙量逐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B.坡改梯工程实施
C.淤地坝设计寿命到期D.年降水量逐减少
2023-03-20更新 | 427次组卷 | 9卷引用:山东省鄄城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8 . 淤地坝是指在水土流失地区各级沟道中,以拦泥淤地为目的而修建的坝工建筑物,其拦泥淤成的地叫坝地。韭园沟地处陕西,为黄河支流无定河中游的一条支沟,地貌类型为黄土丘陵沟壑。韭园沟于1953年开始综合治理,经过多年实践,形成坝系建设为中心的综合防治模式。下图为“黄土高原韭园沟小流域横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韭园沟水土流失较严重的月份是(     
A.1月B.4月C.7月D.11月
2.图中适合修建淤地坝的位置是(     
A.甲B.乙C.丙D.丁
3.坝系工程建成后韭园沟(     
A.沟谷数量增多B.耕地面积缩小
C.洪峰水位升高D.流域输沙减少
2023-01-10更新 | 449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9 . 延安市羊圈沟流域为典型的黄土梁和黄土沟地貌,属典型黄土丘陵沟壑区。区域气候为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该流域采用坡耕地—草地—林地的土地利用结构。研究发现植被根系分布深度、密度及植冠大小深刻影响土壤水分分布。下图示意该区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水分沿垂直剖面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a、b、c三种植被分别对应(     
A.草地、坡耕地、林地B.林地、坡耕地、草地
C.坡耕地、林地、草地D.林地、草地、坡耕地
2.三种土地利用类型中土壤含水量(     
A.5~25cm土层深度内坡耕地上升最慢B.25~40cm土层深度内林地下降最快
C.50~70cm土层深度内草地下降最慢D.5~70cm土层深度内三种土地类型均先升后降
3.维持该流域稳定的土壤含水量,最合理的措施是(     
①建立完整的植被演替体系
②倡导自然恢复植被
③建立以林地为主的植被体系
④倡导坡耕地大规模转变为果园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2-13更新 | 1252次组卷 | 7卷引用:2023届陕西省安康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联考(一模)地理试题

10 . 融雪侵蚀是东北地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的重要方式,融雪期表层解冻土壤是融雪侵蚀发生的物质条件。下图为2019年3月16日~21日东北地区某小流域融雪径流量与泥沙含量的变化过程。该地区白天最高温度在3~11℃,夜间温度在一6~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日期161718192021
径流量(103立方米/秒)0.62.00.70.60.30.1
含沙量(千克/立方米)0.210.43.68.52.5
1.从气温角度,有关东北地区坡耕地春季融雪侵蚀严重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融雪量大,径流量大,侵蚀力强
B.春季气温回升快,融雪速度快,侵蚀力强
C.地表裸露,缺少植被(或农作物)保护
D.昼夜温差大,冻融交替出现,使表层土壤可蚀性增强
2.横坡垄作、垄沟秸秆覆盖耕作方式有利于减轻坡耕地退化是因为(     
①增加下渗量,减小坡面径流,减少土壤冲刷
②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
③防止土壤升温过快引起积雪短时间融化
④减缓地表径流速度,减轻对黑土的冲刷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022-11-13更新 | 549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