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中国是土壤侵蚀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土壤侵蚀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土地退化、生产力下降,严重影响区域生态平衡。我国某红壤山地丘陵区,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后,受流水强烈侵蚀后呈现“千沟万壑”的景象。如表为该地区某小流域土壤侵蚀面积(km2)在不同海拔高度的分布情况。


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该山地丘陵区最有可能位于(  )
A.山东丘陵B.黄土高原C.河西走廊D.浙闽丘陵
2.根据材料信息,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微度侵蚀不断减少
B.高程小于300m时土壤侵蚀面积最大,450~500m的侵蚀面积最小
C.轻度以上土壤侵蚀先增加后减少
D.300~400m的区域为土壤侵蚀主要分布区域,应作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域
3.关于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分析,叙述正确的是(  )
A.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且分配均匀B.土质疏松,直立性强,易被侵蚀
C.河流众多,水系发达,地表侵蚀强烈D.过度放牧,植被破坏严重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公路、铁路等建成后,要对施工后的道路两侧坡面进行工程加固,再通过恢复地表植被来减少水土流失的影响。某研究小组于2009年4月构建了G85成渝高速永川段试验区,在试验区内分别构建了草本、灌木,乔木、草-灌一乔混合四种初始乡土植被类型,并进行了为期5年的观察,图a为试验期间不同初始植被配置所在边坡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变化差异,指数越大,物种越丰富;图b为试验期间不同初始植被配置所在边坡的产沙漠数的变化差异,模数越大,产沙量越大。


(1)概括试验期间四类型植被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特征。
(2)实验显示草-灌-乔混合型边坡植被保持水土能力强,试分析原因。
(3)道路两侧的边坡治理早期应以种植草本植物为主,试说明理由。
2020-05-23更新 | 593次组卷 | 8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三高考适应性考试(四模)文综地理试题
3 . 近年来黄土高原实行退耕还草、退耕还林,使土地利用发生了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原来栽种粮食的耕地陆续退耕后,对当地农业经营带来的影响有
①经济作物增加   ②趋向机械化   ③更趋市场性 ④趋于自给自足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2.在坡地退耕还草、退耕还林,该地区生态环境发生的变化表现为
①河床淤沙减少   ②蒸发量减少   ③洪水流量增加   ④生物多样性增加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黄河是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之一。黄河下游由于大量泥沙淤积,河道逐年抬升,河床高出地面,是世界上著名的“地上悬河”。下图是黄河下游1万年以来的泥沙年平均沉积速率统计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黄河下游泥沙年平均沉积速率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年降水量B.地形地势C.年平均气温D.植被覆盖率
2.距今5000年左右,黄河下游泥沙年平均沉积速率发生了突变,显示
A.气候从暖湿向冷干转变B.大规模农田的开垦
C.地壳上升河流侵蚀加强D.草原南界向北移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黄山市某地因菊花经济效益高,农民开垦坡地种菊花,因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若此种活动不加以限制,任由其发展,则最可能直接导致该地区
A.蒸发量增加B.地表径流变化增大
C.降水量增多D.地下径流增多
2.水土流失对内河航运造成的不利影响是
A.河流含沙量增大,水质下降B.河流汇水速度快,水位升高
C.河流落差减小,水流速度减慢D.河流含沙量增大,河道淤积严重
2020-01-06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木里藏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省西南边缘,面积1.3万平方公里,人口极为稀少,全县平均海拔3100米,相对高差4488米,县府距凉山州首府西昌254公里。木里有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林,是我国仅存不多的成片原始林区。左图示意木里县位置及周边环境。2019年3月30日,凉山州木里县在持续近一个月未降水的某山地云南松和栎灌林区,因雷击引发森林火灾。着火点位于海拔3800米左右的河谷,火势迅速从着火点(见右图)向周围蔓延。当地迅速组织力量赶赴火场扑救,受瞬间风力风向突变影响,扑火人员在转场途中突遇山火爆燃,27名森林消防指战员和3名地方扑火人员失联。截至4月10日火场过火面积达到20公顷。火灾发生区域2019年水土流失现象会较往年明显加剧。



(1)分析此次大火迅速爆燃的自然原因。
(2)推测此次灭火中部分专业消防员失联的原因。
(3)说出此次大火对区域内2019年水土流失现象较往年明显加剧的影响。
(4)有人认为火灾发生后,短期内残存的云南松和栎灌林生存条件有所改善,请说明理由。
2019-12-11更新 | 609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华师一附中、黄冈中学等八校2019-2020学年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综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7 . 蓄水能力是评价土壤水源涵养、调节水循环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林地土壤蓄洪作用主要反映在毛管孔隙水的贮存能力上。土壤持水量饱和后会产生地表和地下径流。下表为四川盆地东部海拔350米-951米某山不同林地土壤孔隙度和持水性资料。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最不适合该山地作为水土保持林的林地类型是
A.针阔混交林B.楠竹林C.常绿阔叶林D.灌木林
2.不考虑其他因素,在相同降水条件和相同前期土壤湿度条件下,产生径流时间最长的是
A.针阔混交林B.楠竹林C.常绿阔叶林D.灌木林
3.当地灌木林有机质含量高,与其关联度最小的是
A.植物种类多B.枯枝落叶多C.地表径流大D.年均温较高

8 . 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也是我国水土流失多发区。下图示意该地区坡度与土壤冲刷量的关系。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土壤冲刷量与坡度呈正相关关系
B.Ⅲ所示区域土壤冲刷量较小主要是因为地表径流量小
C.土质疏松是影响该地土壤冲刷量大小的重要因素
D.季风气候降水的不稳定性与该地水土流失息息相关
2.关于该地土地利用方式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为缓解人地矛盾,因地制宜发展山地立体农业是该地的发展方向之一
B.Ⅰ区域坡度较小,可以直接用来发展种植业
C.为保持水土,Ⅱ区域可以发展林牧业
D.Ⅲ区域以植被保护为主,以防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9 . 黄土高原某地生态脆弱,多年来人们因地制宜,总结形成了“山顶戴林帽,山坡技草褂,山腰系田带,山下覆地膜,沟底筑水池”的治理开发模式。如图为该模式简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开发模式的主要作用是(       
A.减轻水土流失B.提高土壤肥力C.扩大土地面积D.减少水分蒸发
2.春播地膜覆盖的主要目的是(       
A.削弱风蚀B.增强太阳辐射C.提高地温D.防止水土流失

10 . 黄土沟谷特征点是对黄土沟谷的发育以及沟谷形态起重要控制作用的核心点位,黄土沟谷特征点的基本类型见下图。径流源点(也称沟谷源点)是产生径流过程的起点,即形态上沟谷的起始点;沟谷节点是在沟谷体系中,沟谷之间在空间上形成的交汇点;裂点是溯源侵蚀作用下沟道坡度突变的部位;沟谷中点是某个沟谷段的几何中点;局部侵蚀基准点(也称流域出口点)为流域的出水口,控制整个水系的发育。为了治理流域内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地区逐步推广建设淤地坝(指在水土流失地区各级沟道中,以拦泥淤地为目的而修建的坝工建筑物,其拦泥淤成的地叫坝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河流下蚀作用最强的点是
A.径流源点B.沟谷节点
C.局部侵蚀基准点D.裂点
2.关于图示区域地貌特点及其成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A.山地众多一地壳隆起B.平原广布一流水沉积
C.沟壑纵横一流水侵蚀D.丘陵连绵一风力沉积
3.淤地坝最适宜建在
A.径流源点B.沟谷节点
C.局部侵蚀基准点D.裂点
2019-07-31更新 | 959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文综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