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季节性洪沟是季节性河流流经的沟谷。下图示意黄河上游某区域十大季节性洪沟分布,该区域受风力与流水作用影响显著。暴雨时洪沟径流含沙量极高,洪沟下游水位迅速上涨,大量泥沙输入黄河。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区域通过植被修复、打坝淤地等措施,输入黄河的泥沙明显减少,生态环境改善。



(1)分析暴雨时洪沟下游水位迅速上涨的原因。
(2)分析季节性洪沟中泥沙的主要来源。
(3)洪沟打坝淤地后入黄泥沙减少,试分析原因。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土高原常见的黄土地貌类型为塬、梁、峁。塬是由厚层黄土组成、面积较大的平坦台地,塬周被沟谷环绕;梁是黄土塬经侵蚀分割或堆积而成的条状延伸的岭岗;峁是一种黄土丘陵,呈穹状或馒头状。


       洛河是渭河的一级支流,自西北向东南斜穿黄土高原,在大荔县注入渭河,流域内的黄土地貌南北纵向区域差异明显,由南至北依次为洛川黄土塬区、甘泉一志丹黄土梁状丘陵沟壑区及吴起黄土峁状(为主)丘陵沟壑区3个地貌区(见下图)。洛川黄土塬区沟间地与沟谷地之比为6:4;甘泉一志丹黄土梁状丘陵沟壑区以黄土梁为主体特征,出现梁与峁不同组分比例递变规律,沟间地与沟谷地之比为5:5;吴起黄土峁状(为主)丘陵沟壑区,以黄土峁为主体,沟间地与沟谷地之比为4:6。

(1)比较洛河流域三个地貌区流水作用的区域差异。
(2)说出洛河流域沟间地与沟壑比例关系在地貌上的表现,并分析其地形地质原因。
(3)说明洛河流域三个地貌区人口、聚落和经济密度的空间差异。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3 . “前埂后沟+梯壁植草+反坡梯田”调控技术是将生态与经济、保护与利用、治理与开发、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一项现代坡地生态农业技术。下图为采用该技术的梯田果园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技术主要用于治理(     
A.土地荒漠化B.土地盐碱化C.水土流失D.湿地破坏
2.该技术最适用于(     
A.内蒙古草原地区B.新疆干旱地区C.黄土高原地区D.南方低山丘陵区
2021-07-02更新 | 1399次组卷 | 11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庙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