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8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生态脆弱区是指抗干扰能力弱、易于退化且难以恢复的地区,往往是两种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交界过渡区域。东北林草交错区是我国生态脆弱区之一,下左图为东北林草交错区示意图。

材料二: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固定在绿色植被中的有机物数量。下右图为东北林草交错区2000-2015年NPP年平均变化趋势图。



(1)东北林草交错区位于____和半湿润气候区的接壤区域,大兴安岭东部降水较西部____(填多或少)。
(2)东北林草交错区地处我国地势第____级阶梯,简述其地势特点____
(3)水蚀、风蚀严重是导致东北林草交错区生态脆弱的重要原因,请从气候和地形角度加以说明。
(4)指出21世纪以来东北林草交错区NPP的整体变化趋势,并说出东北林草交错区植被恢复的主要措施。
2022-06-03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十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阶段性测试联考地理试题
2 . 读材料分析问题。

材料一:黑龙江省鹤岗市,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耕地面积广阔。因为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黑土不断遭受到侵蚀流失,近年来当地农民采取横坡垄作(沿等高线起垄耕作)、秸秆覆盖和留茬耕作(保留作物根和短茎的耕作)等措施,有效减轻了对黑土的侵蚀。


材料二:城市不同发展阶段区域内产业结构特征不同,下图中曲线代表不同产业类型发展变化趋势特点。鹤岗因煤而兴、因煤而衰,2011年被列为我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至今未开通高铁和航空。

近几年,鹤岗新探明石墨矿石储量达17.31亿吨,石墨开发逐渐兴盛。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鹤岗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逐步从依靠能源、矿产资源向依靠先进科学技术转变。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简述留茬耕作对减轻黑土侵蚀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鹤岗在开发石墨资源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3)材料二图中曲线②代表产业类型为____,鹤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最主要制约因素是____
2022-05-19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五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黄河在河口镇(头道拐水文站下游约10千米处)至龙门区间(简称河龙区间)流经黄土高原,是黄河流域的主要泥沙来源区。河龙区间黄河干流长约725km,支流众多,流域面积约11万km2。地处温带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集中在7~8月,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20世纪60年代开始,当地居民运用“打坝淤地”的措施来治理生态环境,即在黄土高原的各级沟谷中,修筑以滞洪拦泥、淤地造田为目的的坝堤,其拦泥淤成的地叫坝地。截至2011年底共修建大型淤地坝3786座,从2000年开始植被覆盖率呈现显著增加趋势,截至2017年河龙区间植被覆盖率达到68%,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图1为河龙区间范围及大型淤地坝分布图,图2为小流域坝地示意图。

(1)简述河龙区间成为黄河流域主要泥沙来源区的原因。
(2)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打坝淤地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
(3)分析打坝淤地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
2021-12-29更新 | 638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中英文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期末)地理试题
22-23高二下·上海·期末
4 . 某高校地理专业学生寒假期间到新疆伊犁河谷进行了一次野外研学活动。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判断伊宁市气候类型为____,当地地带性植被为____
(2)夏季,该地处于(     )控制。
A.副热带高压带B.盛行西风带C.副极地低压带D.东南季风
(3)伊犁河谷自西向东、海拔增加,降水有增加趋势。由此判断此地水汽来源为(     
A.太平洋B.印度洋C.大西洋D.北冰洋

材料一:为研究西北干旱区自然降雨与退化草地坡面产流、产沙的关系,及坡面管理措施对水沙变化的影响、某科研院所开展自然教育径流监测实验,在同一坡面设置枯苹履盖、水平沟、增渗孔以及对照(自然状态)4种管理措施,比较不同管理措施的效果,如下表所示。

措施枯草覆盖水平沟增渗孔对照
产流量总量(mm)0.790.802.102.80
削减率(%)71.871.425.0
产沙量总量(t·km-2)2.510.930.440.4
削减率(%)93.773.024.7
(4)指出减少坡面产流、产沙的最有效措施,并阐述其作用。

材料二:由于这里致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狂,使伊犁成为全球薰衣草三大产地之一,有着“中国薰衣草之乡”美誉。薰衣草喜光,耐旱,其生长季平均气温在12-15℃以上。

(5)从昼夜长短、气候角度解释薰衣草生长季光照充足的原因。

材料三:图为北京时间2023年1月12日2时伊犁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6)描述此时(图示时间)伊宁的天气:处于冷锋____(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风向为______(方向),风力____(大小),天气____(晴/雪)。
2023-07-05更新 | 17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5 . 马蹄峪地处山东省泰山东麓,地形复杂,沟壑纵横,植被稀疏,土壤质地粗糙,受溅蚀和面蚀影响土地多沙砾化,土壤厚度经常变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土壤厚度变薄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土壤受风化作用强B.降雨流水侵蚀严重
C.地形复杂坡度较陡D.人类采石破坏土壤
2.为了减缓该地土壤变薄趋势,应该(     
A.大力引种常绿阔叶林B.修建顺坡垄梯田
C.种植板栗、柑橘等特色林果D.建设沟谷拦蓄工程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最近公布的一项气象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四大沙尘暴策源地之一的甘肃民勤县近10年来,沙尘暴呈现明显减少趋势,而不是增加。统计资料还显示,民勤县年扬沙天气从60年代初开始明显减少;浮尘天气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减少特别明显,在21世纪初出现不过几次,其减少速率远远大于沙尘暴和扬沙天气。

材料二:我国生态破坏严重区分布示意图



(1)①地区沙漠化严重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2)②地区沙漠化严重的人为原因是什么?为防止这些地区土地沙漠化,我国正在这些沙漠化严重的地区进行的大规模生态工程是什么?
(3)③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什么?治理的措施是什么?
(4)结合材料一,用可持续发展观点分析甘肃民勤县沙尘减少的原因。
2021-06-16更新 | 263次组卷 | 1卷引用:章末综合测评 1 同步练习-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

7 . 北川河流域位于黄河上游半干旱区,蒸发(腾)总量较大。20世纪80年代至今,流域内年降水量相对平稳,大规模人工造林使流域植被覆盖率快速增加,在无其他人为干扰的情况下,流域年蒸发(腾)总量呈下降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大规模造林前,该流域(     
A.气温年较差比较小B.土壤年蒸发量较大
C.降水年内变化较小D.植物年蒸腾量较大
2.植被覆盖率快速增加过程中,该流域(     
A.河流径流年内波动变大B.土壤含水量下降
C.地表径流汇流速度变快D.地下水水位上升
3.大规模造林后,该流域蒸发(腾)总量变小的主要原因是植被(     
①遮阳降温②减小风速③吸尘固沙④保持水土
A.②③B.①④C.①②D.③④
8 . 某大河的一条支流与干流之间存在“吞吐”关系。下图示意该支流出口处30年间年净径流量(输出径流量与输入径流量之差)和年净输沙量(输出泥沙量和输入泥沙量之差)。根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1983年以来,年净输沙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支流流域(     
A.建设用沙量增加B.兴修水库和森林覆盖率提高
C.矿产资源开发力度加大D.连续干旱
2021-04-21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区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0年5月12日,国家领导人来到山西考察汾河流域生态修复和城市环境建设情况。2000多年前,古人曾在这里留下“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的优美诗句。然而长期以来,这里生态遭到较大破坏。

材料二汾河流域气候大陆性较强。图1为“汾河上游流域地形图”,图2为“汾河上游流域地貌景观图”,图3为“太原地区气候资料图”,下表为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查阅文献后制作的“汾河上游流域自西汉到清代人口及环境状况表”。



人口数量(万人)耕地面积
(万顷)
森林面积
(万顷)
植被覆盖率
(%)
灾害频率
(次/百年)
西汉31.655.3700.1
5.93.254501.2
7.84.293.2401.3
5.93.131.2151.5
24.4100.2944

(1)结合图1和图2,描述汾河上游流域内的地貌景观特征。简述影响该地貌特征形成的气候背景。
(2)作为研学小组的一员,请你对该流域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进行评价。
(3)研学小组发现,历史上该地区每百年发生灾害的频率呈不断上升趋势,请简述人口数量、耕地面积、森林覆盖率与灾害频率之间的联系。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什么特性?

10 . 北洛河为渭河的一级支流,黄河的二级支流,是一条经常发生高含沙洪水的河流。流域内人类活动区域差异大,水土流失严重,水土保持措施的效果也不够稳定。下图分别为北洛河流域分布图、北洛河上游1971-2012年输沙量年际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北洛河流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是(     
A.高原林区B.高原沟壑区C.阶地平原区D.黄土丘陵沟整区
2.造成北洛河上游输沙量年际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量增加,流水侵蚀作用增强
B.人类活动不合理,水土流失严重
C.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保持作用减弱
D.退耕还林还草,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
2020-07-06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