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材料 暑假期间,珂珂老师带领学生到黄土高原进行研学活动。下面是黄土高原某处的景观图和同学们绘制的黄土高原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
          
[问题探究]
(1)判断图中b、c两坡的坡度大小,并分析怎样开发利用这两处山坡?
(2)探讨甲、乙、丙三地哪一处适合建窑洞?并说明理由。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理学研究多因素(变量)问题常采用控制变量法,即:把多因素问题分解成若干单因素问题,每次试验只改变一个因素,从而研究这个因素对地理事象的影响,而其它不变的因素称为控制变量。浙江省某坡耕地面临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该校地理兴趣小组拟研究不同农作措施的水土保持效果。该小组设置了3个径流小区(如下图),均在同一坡面上,长20m,宽10m,坡度15°,坡向东偏南,下设沉沙池,其出口处安装自动水位计,小区间隔仅1m,各小区均采用油菜大豆轮作,试验历时1年。其中,径流小区Ⅰ为顺坡耕作;径流小区Ⅱ有等高土埂,即在坡长方向每隔5m设一土埂,宽60cm,高30cm,并夯实;径流小区Ⅲ有草带,即在坡长方向每隔5m设一沿坡的草带种植区,宽1m,种植百喜草;



(1)该试验过程的控制变量有_________等。

地表径流量的测定是以一次降雨过程为单位,通过自动水位计记录逐次降雨的径流量和径流历时。该小组将不同径流小区的地表径流量变化结果,绘制如下图:



(2)图中①、②、③依次表示径流小区_________(填“Ⅰ”、“Ⅱ”、“Ⅲ”)。
(3)对比上图中流量①与流量③所在的径流小区,说明除地表径流外,水循环的其他环节的不同之处。
12-13高二上·陕西渭南·期中

3 . 读我国某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成因与危害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的某生态环境问题是(     
A.土地荒漠化B.臭氧空洞C.水土流失D.全球气候变暖
2.图示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的地区是(     
A.黄土高原B.塔里木盆地C.东北平原D.长江三角洲
2022-09-02更新 | 459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 第6章第2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练习题
12-13高三·辽宁沈阳·阶段练习

4 . 黄山市某地因菊花经济效益高,农民开垦坡地种菊花,因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黄山市某地因菊花经济致使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这体现了(     
A.环境要素的相互制约B.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C.不同区域之间相互制约D.一个区域的变化影响到另一个区域
2.若此种活动不加以限制,任由其发展则最可能直接导致该地区(     
A.蒸发量增加B.降水量增多C.地下径流增多D.地表径流变化增大
2022-06-16更新 | 513次组卷 | 47卷引用: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一周一练同步练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陕西省延安市黄土丘陵区实施治沟造地,与传统的打坝淤地相比,治沟造地重视耕地营造、坝系修复、灌排工程、道路修建,促进了农村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由小农经济向商品农业转变。调查显示,实施治沟造地后该沟谷常住人口下降约60%。下图展示某地治沟造地前后对比图。



(1)分析治沟造地对黄土丘陵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
(2)治沟造地重视坝系修复和灌排工程,说明其作用。
(3)实施治沟造地后该沟谷流域常住人口下降,推测其原因。
2022-01-17更新 | 680次组卷 | 5卷引用:1.2 人口迁移-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课后培优练(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6 . 泾河、渭河在古城西安北郊交汇时,呈现出一清一浊互不相融的奇特景观,成语“泾渭分明”由此而来。历史上曾经“泾清渭浊”,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出现“泾黄渭黑”的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泾清渭浊”到“泾黄渭黑”的变化反映出河流流经地区(     
①气候变湿变暖②水土流失加剧③污水排放增多④煤炭储量增加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为缓解“泾黄渭黑”,河流流经地区应采取的措施有(     
①开采煤炭②清洁生产③加固堤坝④植树种草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7 . 我国的黄土高原海拔1000~2000米。来自沙漠地区的细小粉尘沉积在高原上形成100多来厚的黄土层,黄土高原也因此得名。读“黄土高原景观圈”,完成下面小题。



1.黄土高原的主要成因是(     
A.地壳抬升B.风力沉积
C.地壳下沉D.流水侵蚀
2.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主要成因是(     
A.地壳张裂B.流水沉积
C.流水侵蚀D.风力侵蚀
11-12高一上·浙江杭州·期末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8 . 影响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发育形成的外力作用具有一定的联系。下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a表示风力侵蚀作用              ②b表示风力搬运作用
③c表示流水溶蚀作用              ④d表示流水搬运作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在c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     
①沙尘暴       ②水土流失       ③泥石流       ④地震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0-11-28更新 | 391次组卷 | 31卷引用: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 第4章第1节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测试

9 . 山区河流平时流量较小,无明显河道。汛期易受暴雨影响,导致河道淤积严重。叠大块石、植草护坡可以有效保护河床坡脚,是山区河流常见的治理措施。下图为我国粤北山区某河流断面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月份该河道都易产生泥沙淤积的是(     
A.5月和10月B.10月和12月C.12月和2月D.2月和4月
2.叠大块石护岸时,通常会保留岸坡的缝隙和孔洞,其主要目的是(     

①保证水、气渗透顺畅       ②提供更多观赏景观

③为生物提供栖息环境       ④保持河道土壤水分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该地河流治理后可能的变化是(     
A.含沙量增大B.年径流量增大C.结冰期缩短D.泄洪能力提高
2020-11-03更新 | 156次组卷 | 2卷引用:2.4 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 同步练习-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新教材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学易精品同步课程

10 . 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下表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降水序号降水历时(天)降水量/mm汾川河洪峰情况
1253.0无明显洪峰
2480.3无明显洪峰
35100.1无明显洪峰
4273.2无明显洪峰
5290.7洪峰流量346m3/s
6254.4洪峰流量1750m3/s
1.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     
A.减小降水变率B.减少河水含沙量
C.增加降水量D.加大河流径流量
2.第5次降水产生洪峰的原因是此次降水(     
①历时长②强度大③下渗少④植被截流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0-10-11更新 | 299次组卷 | 10卷引用:3.1 自然界的水循环-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同步课堂帮帮帮(人教版必修1)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