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陕西省地形总的特点是:南北多山,中部多川,从北向南构成三个各具特点的自然区:陕北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关中平原各级交通网连接全国,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陕南秦巴山地,山高林密,交通不便。图一为陕西地理简图,图二为2010年陕西省人口密度分布图。

(1)陕西人口分布的特征:由南、北向中部____,中部关中平原地区人口密度最大。
(2)2010年陕南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该地区就业人员比重超过了66%,陕南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高的原因:____
(3)从人口容量的角度,分析关中平原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对较大的原因。
(4)陕北地区近年来人口增加较快,对环境的压力较大,简述陕北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可持续发展措施。
2023-06-19更新 | 119次组卷 | 5卷引用:1.3 人口容量(分层练)-【讲义+分层练】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同步备课优质资源(人教版2019必修2)

2 . 陕南汉水谷地和陕北黄土高原都有大面积的梯田分布,但两地的农业生产有很大的差距。黄土高原梯田农业春季常使用地膜覆盖技术。下图为陕西省铜川梯田和风堰梯田位置和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黄土高原发展梯田农业的主要目的是(     
A.增大地表植被覆盖率B.防止水土流失
C.促进农业多元化发展D.提高机械化水平
2.风堰梯田主要的粮食作物和熟制是(     
A.小麦一年两熟B.小麦两年三熟C.水稻一年两熟D.水稻两年三熟
3.黄土高原梯田农业春季使用地膜覆盖的作用正确的是(     
A.增强大气逆辐射B.增大昼夜温差,利于糖分积累
C.增大地面反射率D.防止风力侵蚀,保持土壤水分
2023-02-26更新 | 330次组卷 | 3卷引用:3.1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同步练习)-【上好课】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必修2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
3 . 下列关于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不合理的开垦----水土流失B.不合理的灌溉---土地盐碱化
C.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土壤污染D.过度放牧----全球变暖
12-13高二上·陕西渭南·期中

4 . 读我国某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成因与危害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的某生态环境问题是(     
A.土地荒漠化B.臭氧空洞C.水土流失D.全球气候变暖
2.图示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的地区是(     
A.黄土高原B.塔里木盆地C.东北平原D.长江三角洲
2022-09-02更新 | 459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 第6章第2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练习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12-13高三·辽宁沈阳·阶段练习

5 . 黄山市某地因菊花经济效益高,农民开垦坡地种菊花,因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黄山市某地因菊花经济致使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这体现了(     
A.环境要素的相互制约B.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C.不同区域之间相互制约D.一个区域的变化影响到另一个区域
2.若此种活动不加以限制,任由其发展则最可能直接导致该地区(     
A.蒸发量增加B.降水量增多C.地下径流增多D.地表径流变化增大
2022-06-16更新 | 513次组卷 | 47卷引用: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一周一练同步练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陕西省延安市黄土丘陵区实施治沟造地,与传统的打坝淤地相比,治沟造地重视耕地营造、坝系修复、灌排工程、道路修建,促进了农村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由小农经济向商品农业转变。调查显示,实施治沟造地后该沟谷常住人口下降约60%。下图展示某地治沟造地前后对比图。



(1)分析治沟造地对黄土丘陵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
(2)治沟造地重视坝系修复和灌排工程,说明其作用。
(3)实施治沟造地后该沟谷流域常住人口下降,推测其原因。
2022-01-17更新 | 680次组卷 | 5卷引用:1.2 人口迁移-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课后培优练(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7 . 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农垦B.过度放牧C.过度樵采D.过度养殖
2.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D.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8 . [环境保护]

下图是“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和生态安全战略工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说明①③⑤生态安全战略工程所在地区当前主要面临的生态问题。
(2)说明④生态安全战略工程建设的主要作用。
2021-07-18更新 | 165次组卷 | 3卷引用:【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5.1 环境与发展 B卷

9 . 泾河、渭河在古城西安北郊交汇时,呈现出一清一浊互不相融的奇特景观,成语“泾渭分明”由此而来。历史上曾经“泾清渭浊”,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出现“泾黄渭黑”的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泾清渭浊”到“泾黄渭黑”的变化反映出河流流经地区(     
①气候变湿变暖②水土流失加剧③污水排放增多④煤炭储量增加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为缓解“泾黄渭黑”,河流流经地区应采取的措施有(     
①开采煤炭②清洁生产③加固堤坝④植树种草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1-12高一上·浙江杭州·期末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影响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发育形成的外力作用具有一定的联系。下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a表示风力侵蚀作用              ②b表示风力搬运作用
③c表示流水溶蚀作用              ④d表示流水搬运作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在c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     
①沙尘暴       ②水土流失       ③泥石流       ④地震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0-11-28更新 | 391次组卷 | 31卷引用: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 第4章第1节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测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