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森林界线简称林线,指高纬度地区或高山,由于低温(月平均气温最高在7℃以下)和风及土壤等条件而不能形成森林的界线。下图是我国局部地区林线海拔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我国东北地区林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B.地形C.夏季风D.海陆位置
2.下列有关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主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石漠化B.乙地——沙漠化
C.丙地——水土流失D.丁地——土地次生盐渍化

2 . 某地理科研小组用群系指标研究山西省植被的地带性,将各群系归并到植被、森林、灌丛、草本植被或栽培植被后,统计每个县群系的个数和面积,其中群系密度=群系个数/县面积,下表示意山西省植被与经度、纬度、海拔高度的相关关系,以Pearson系数表示(注:Pearson系数代表皮尔逊系数)。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

经度

纬度

海拔高度

Pearson

Pearson

Pearson

群系密度

植被

1984

2005

森林

1984

2005

灌丛

1984

2005

草本植物

1984

2005

栽培植物

1984

2005

注:■有相关关系,Pearson≤0.01▲有相关关系,0.01≤Pearson≤0.05○无相关关系


1.山西省植被地带性研究结果显示(     
A.森林群系密度与经度有关,与纬度无关B.灌丛的群系密度与经度相关性发生较大变化
C.从1984~2005年植被地带性受到干扰D.栽培植被与海拔高度无关
2.山西省东南部为半湿润地区,该地的地带性植被是(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B.亚寒带针叶林C.热带草原D.温带落叶阔叶林
3.山西省位于黄土高原东部,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下列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不可行的是(     
A.退耕还林还草B.禁止矿产开发C.修建护坡工程D.修建水平梯田
2022-12-21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怀仁市第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线上测试地理试题

3 . 北川河流域位于黄河上游半干旱区,蒸发(腾)总量较大。20世纪80年代至今,流域内年降水量相对平稳,大规模人工造林使流域植被覆盖率快速增加,在无其他人为干扰的情况下,流域年蒸发(腾)总量呈下降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大规模造林前,该流域(     
A.气温年较差比较小B.土壤年蒸发量较大
C.降水年内变化较小D.植物年蒸腾量较大
2.植被覆盖率快速增加过程中,该流域(     
A.河流径流年内波动变大B.土壤含水量下降
C.地表径流汇流速度变快D.地下水水位上升
3.大规模造林后,该流域蒸发(腾)总量变小的主要原因是植被(     
①遮阳降温②减小风速③吸尘固沙④保持水土
A.②③B.①④C.①②D.③④

4 . 下图为我国部分生态问题的分布区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图示地区主要生态问题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A.丙地区——土地荒漠化B.乙地区——水土流失
C.丁地区——土壤盐碱化D.甲地区——石漠化
2.目前治理丙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不包括(     
A.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建防护林体系B.调整农、林、牧用地比重
C.以防为主,因地制宜地进行综合整治D.跨流域调水,扩大棉花种植面积
2022-08-23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怀仁市第一中学校云东校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文综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是“各种成土因素作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岩石主要影响土壤的土层厚度、水热条件
B.气候主要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理化性质
C.生物主要影响土壤的发育程度、矿物养分
D.地貌主要影响土壤的质地特征、肥力特征
2.土壤中的许多化学元素离开原来的位置,并改变原来的存在形式,在土壤上层富集(     
A.是岩石的作用B.是气候的作用
C.是生物的作用D.是地貌的作用
3.三峡工程建设过程中,国土资源部和财政部曾联合下文,投资10亿多元抢救三峡库区4000万立方米沃土,这是国内迄今为止最大的土地搬迁项目。下列四幅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地点(均位于库区)土层深厚的是(     
A.甲B.乙C.丙D.丁
4.陡坡上开梯田,容易造成(     
A.地震破坏B.土壤侵蚀C.滑坡灾害D.沙漠化
2021-04-02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怀仁市第一中学云东校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校学生赴陕西省绥德县王茂沟流域考察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淤地坝建设。同学们了解到,该流域自1953年开始建设淤地坝,经过多年的改造、调整和完善,形成了非常完备的淤地坝体系,现存不同类型的淤地坝数十座(下图),当地农民告诉同学们,这里的农田以前以坡耕地、梯田为主,单位面积产量低,特别是坡耕地基本靠天吃饭,每年夏秋季节,沟道坡面滑(崩)塌现象严重;淤地坝建成后经拦泥淤地,部分坝地可开垦为高产农田,增加的坝地农田促进了坡面耕地退耕还林还草措施的推行;据当地水文站统计,王家沟流域的淤地坝体系建成后,沟道坡面滑(崩)塌现象逐渐绝迹。



(1)据图指出该流域不同类型淤地坝的数量差异及分布差异。
(2)和坡耕地相比,说明该流域坝地农田种植农作物高产的原因。
(3)该流域淤地坝体系建成后,沟道坡面滑(崩)塌现象逐渐绝迹。解释其原因。
2021-03-13更新 | 737次组卷 | 14卷引用:山西省怀仁市第一中学校云东校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地理试题

7 . 下图为我国四条著名山脉。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图中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④是两大板块的分界线B.③是山西与山东两省的分界线
C.②是我国长江与珠江流域分界线D.①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2.图示山脉附近地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是(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8 . 下图是甲、乙、丙三地的经纬网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如果甲、乙、丙三地发生水土流失,其中最可能的共同原因包括(   
①地壳活动剧烈 ②降水集中 ③大型工程建设
④土壤垂直节理发育 ⑤植被破坏 ⑥土质疏松
A.①④⑤B.②⑤C.②④⑤D.②③⑤⑥
2.改良和保护甲、乙、丙三地的土地资源,应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A.在甲地的土壤中掺入沙子B.在乙地种植耐酸性植物
C.在甲地施用石灰中和土壤酸度D.在丙地保护黑土
2020-05-27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5月月考地理试题
9 .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该地区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该地区河流落差大,应该筑坝蓄水,开发水能资源
B.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恢复该地区生态的有效方法之一
C.热量不足是制约当地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
D.由于不合理灌溉,导致盐碱地广布
2.下列表述与该区域有关的是(  )
①流水的侵蚀作用强烈 
②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③化石能源丰富 
④图中河流含沙量较大 
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水受益地
A.①③⑤B.②④⑤C.①③④D.②③⑤
2020-01-28更新 | 39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降雨侵蚀力,是指降雨引起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闽东南地区西部为山地,东部为平原丘陵区,土壤以花岗岩性红壤、赤红壤为主,土层薄,细碎岩石颗粒较多。闽东南地区是福建省经济中心,也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降雨侵蚀力是该地区引起水土流失的重要外在驱动力。下图为闽东南月均降雨侵蚀力与降雨量的年内分布图。


(1)简述闽东南降雨量与降雨侵蚀力的关系,并分析二者的年内变化特征。
(2)分析闽东南7月份降雨侵蚀力较5-6月份低的原因。推测8月份降雨侵蚀力较高的原因。
(3)指出闽东南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