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黄河主要测站输沙量统计(数值为统计年份之前的多年平均值)。


   
(1)概述黄河输沙量的时空分布特点,为使黄河含沙量进一步下降,请提出在黄河中游地区可采取的有效工程措施。
(2)简述黄河下游自古少河运的原因。
2023-06-17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2 . 云南省元谋地区位于干热河谷地带,经济落后,为了脱贫致富,2015年该地在河谷的北部荒坡地引种台湾青枣(属常绿小乔木,植株生长极为旺盛),三年后发现土壤失水严重。2019年当地采用台湾青枣—芝麻(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期近4个月)间作栽培新模式,缓解了出现的土地问题。4月份对青枣主枝进行回缩修剪和芝麻播种,这是台湾青枣—芝麻间作栽培技术的关键。下表为当地气候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年均降水量降雨集中月份年蒸发量年平均温
613mm5~8月3911mm21.9℃

1.关于该地土壤失水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水土流失严重B.植被蒸腾量大C.气温高蒸发旺盛D.风力强劲
2.推测只栽种台湾青枣时当地土壤失水严重的月份是(     
A.2~4月B.5~8月C.9~11月D.12月至次年2月
3.采用青枣—芝麻间作后,土地失水严重问题得到缓解的原因是芝麻(     
A.固土固水的作用强B.可在雨季增加地表覆盖
C.生长期吸收水分少D.收割后的茎秆可以还田
4.4月份对青枣主枝进行回缩修剪可以(     
A.提高光热资源的立体利用B.减少热量消耗
C.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D.增加区域降水量
2023-03-15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教育发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调研测试地理试题
3 . 【案例分析】

案例名称:区域开发

案例资料:庄浪县位于甘肃省东部。降雨偏少,光热资源丰富,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县95%的地形是山地和丘陵。庄浪人用34年时间,将万亩荒山坡地改造成了90多万亩的梯田。改造过程中,摸索出“山顶乔灌戴帽,山湾梯田缠腰”的生态梯田模式。但到2013年庄浪县仍属于特困县。下图示意庄浪县分布和庄浪梯田照片。




案例思考:
(1)据材料说出该地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分别说明生态梯田模式中“戴帽”“缠腰”措施在水土保持中的作用。
(3)请你为庄浪县脱贫致富献计献策。
2023-01-24更新 | 141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临猗县临晋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4 . 北洛河为渭河的一级支流、黄河的二级支流,流域内人类活动区域差异大,水土流失严重。近年来,当地政府加强了流域治理,兴建了一批生态恢复工程。读北洛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若北洛河流域普降暴雨,则产沙量最大的区域是(     
A.黄土丘陵沟壑区B.林区C.高塬沟壑区D.阶地平原区
2.野外调查发现,黄土丘陵沟壑区内缓坡、阴坡植被生长较好。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坡度B.热量C.光照D.水分
3.受流域内生态恢复工程的影响,当地(     
A.空气湿度减小B.大气温差减小C.地表径流加快D.地下水位下降
2021-12-30更新 | 309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教育发展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土壤在水和风力等外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的过程,称作土壤侵蚀。读下图示意南亚某国家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完成下列小题。



1.甲、乙、丙、丁四地中,土壤侵蚀强度最大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甲、丁两地土壤侵蚀强度差异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A.海拔、降水量B.土质、地形
C.降水量、地形D.风力、海拔
3.为防治土壤侵蚀,甲地区可采取的措施是(     
①平整土地,大力发展种植业        ②将坡耕地改为水平梯田,减轻水土流失
③造林种草等生物工程措施             ④进行大规模生态移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1-05-31更新 | 165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西省康杰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甘肃省定西市属于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地区。多年来定西人总结了“山顶植树造林戴帽子,山坡退耕还草披褂子,山腰兴修梯田系带子,山下花膜建棚挣票子,沟底筑坝蓄水穿靴子”的治理开发模式(知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定西市生态环境脆弱的自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土质致密②地表沟壑纵横③植被覆盖率低④气候比较干旱⑤冬季多暴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④⑤
2.该治理开发模式的优势是(     
①延长了生产链②增加了农民收入③保持水土④改善局部气候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020-11-01更新 | 316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下图为秦汉时期和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组合合理的是(     
A.草地减少——过度开垦B.耕地增加——草地退化
C.荒漠扩大——水土流失D.森林减少——矿山开采
2.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的变化对图中大河下游地区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河流含沙量增大②河口海岸线后退③径流季节变化减小④通航能力下降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0-10-19更新 | 150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8 . 1978年以来,在全球气候变化与工业化、城市化背景下,中国粮食生产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下表为1990-2010年中国不同雨量带的粮食产量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年均降雨量
(mm)
不同年份粮食产量(104t)1990-2010
粮食增产率(%)
19901995200020052010
<200863.91044.91242.21284.31800.2108.4
200-400883.41195.21137.71496.91743.597.4
400-80016177.320192.319425.322011.128389.975.5
≥80025832.227663.727922.927851.729887.415.7

1.1990-2010年间,中国粮食生产重心区域的变化趋势是
A.由200mm以下雨量带向200-400mm雨量带偏移
B.由200-400mm雨量带向400-800mm雨量带偏移
C.由400-800mm雨量带向800mm以上雨量带偏移
D.由800mm以上雨量带向400-800mm雨量带偏移
2.年均降水量<200mm地区粮食增产率较高,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加剧B.土壤盐碱化加重
C.石漠化现象加剧D.生物多样化增多
2020-03-20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9 . 下面两图分别为西南某地区将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前后的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原始生态林相比,橡胶林(       
A.蒸发量减小B.下渗量减小
C.地表径流量增大D.气候更加湿润
2.将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可能使(       
A.植被涵养水源能力变强B.土壤肥力下降
C.生物多样性减少D.自然灾害减少
2020-02-09更新 | 189次组卷 | 55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河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地理试题

10 . 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全长132.5千米。该河段左岸有汾河、涑水河,右岸有渭河等支流汇入,河道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烈。为典型的堆积性游荡河道。下图为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黄河小北干流河道摆动频繁的直接原因是(       
A.流经山陕峡谷中,河床狭窄B.黄河流量较小,季节变化大
C.流经黄土高原,泥沙含量大D.此段黄河汇入河流多
2.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河段河流(       
A.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小B.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大
C.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小D.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大
3.黄河小北干流河道中段摆动范围较小的可能因素有(       
①河水流量     
②支流汇入     
③沿岸地貌     
④两岸岩性,其中主要影响因素是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