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重庆市万州区地处以防洪为首要功能的长江三峡水库库区,其库岸消落带(下左图,土地周期性地出露于水面的干湿交替的特殊区域)面积达23.4平方千米,土壤侵蚀严重,生态环境脆弱。为破解库岸消落带治理的世界难题,专家们经过反复试种,找到了消落带生物治理中较好的乔木树种一中山杉(下右图)。截至2023年3月,当地政府已在70余公里库岸消落带上种植了中山杉3200余亩,筑牢了长江库岸绿色生态底色。



(1)推测长江三峡库区库岸消落带平均水位最低的季节,并说明推测依据。
(2)结合长江三峡库区库岸消落带的特点,分析中山杉应具备的适应性特征。
(3)为改善该地库岸消落带的生态环境,指出当地政府除生物治理之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

2 . 顶冠峰是武汉市主城区最高峰,1974年建设采石场和石灰厂,山体破坏严重,是全市“创面”最大的山体之一。2019年顶冠峰生态修复工程启动,2022年山体修复完工,启动山体覆绿工程。左图和右图分别为修复前后的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修复后的矿山,主要利用方向最可能是(     
A.农业种植B.生态游园C.地产开发D.科研基地
2.山体复绿过程中选择的植被最可能具备的特征是(     
A.耐旱,耐贫瘠B.耐旱,耐盐碱C.耐涝,耐低温D.耐涝,喜阳光
3.顶冠峰修复后,会使(     
A.物种丰度增加,径流汇水加快B.地面辐射增强,气温日较差增大
C.地表径流减少,坡面侵蚀减弱D.降水大幅增加,区域小气候改变

3 . 黄土高原某小流域采用草地、灌木、林地三种植被对流域内部分地区进行生态恢复。研究表明,植被恢复方式能显著影响土壤水分含量和有机质含量。左图示意不同植被恢复方式0~3m土壤含水量、右图示意不同植被恢复方式0~1m土壤有机质含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草地、灌木、林地相比,农田土壤含水量最高是由于其(     
A.平坦地形水分下渗较多B.缺少植物冠层截留
C.农作物主要消耗浅层水D.涵养水源能力较强
2.不同植被恢复方式0~1m土壤含水量与有机质含量的关系及原因是(     
A.正相关,乔灌植被消耗水分及生物残体多
B.负相关,乔灌植被消耗水分及生物残体多
C.正相关,土壤含水量低制约植物根系生长
D.负相关,土壤含水量低制约植物根系生长
3.为平衡土壤水分和有机质含量,有利于生态恢复的措施为(     
A.栽种灌木植被B.撂荒草地C.合理配置植被D.修建梯田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喀斯特地区以化学风化作用为主,成土基岩主要为碳酸盐岩,其成土物质(酸性不溶物)少于碳酸盐岩总物质量10%,远低于可溶性矿物占比。平均需8000年才能形成一厘米厚的土层,土壤石砾含量高、土质疏松。喀斯特地区生态系统脆弱,易形成石漠化。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石漠化较为严重,坡耕地于2002年前完成全部退耕工作,并开展坡面治理工程,在部分坡面修建了鱼鳞坑、梯田等。梯田水平田面宽4~6m,田坎高70~110cm。鱼鳞坑直径约280~340cm,高约30~50cm。图示意为在不同石漠化治理措施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图中的自然坡地为无任何水土保持措施的退耕还林地。



(1)从土壤的角度,说明喀斯特地区生态脆弱的自然原因。
(2)分析该地梯田土壤有机碳含量最低的原因。
(3)请从当地坡面发展农业产业的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植被覆盖指数(NDVI)主要应用于监测植被生长状态,数值越大表示植被覆盖状况越好。下图示意1999—2018年黄河流域不同季节NDVI年际变化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②曲线代表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与①②③曲线相比,④曲线变化趋势不太明显。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A.气候变化B.土壤C.植被类型D.光照
3.图示时期,黄河流域NDVI整体呈增加趋势,主要原因是(     
A.城市化快速推进B.实施生态恢复C.限制畜牧业发展D.人口大量外迁
2022-12-12更新 | 412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

6 . 黄土高原上的榆林市属典型的风沙草滩和黄土丘陵沟壑地貌,农作物广种薄收,农田弃耕撂荒严重。2018年,该地将宽幅梯田建设作为全区“一号工程”。坡耕地经过机械削坡、平整,被改造成了最窄处也有近10米的宽幅梯田,并建有机耕道。下图示意该地新整修的宽幅梯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该地农作物广种薄收的主要原因是(     
A.冬季酷寒,不利于农作物越冬B.降水极少,缺水现象很严重
C.黄土广布,保水和保肥能力差D.人口稀少,田间管理能力弱
2.建设宽幅梯田有利于(     
①彻底解决水土流失问题②提高梯田的土壤肥力
③减少田间的病虫害④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部分村民在宽幅梯田上建设日光温室大棚。与沟谷地区相比,其优点是(     
A.通风条件好光照时间长B.土壤肥力更高
C.适宜种植农产品种类多D.技术水平要求低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沟壑侵蚀是埃塞俄比亚水土流失的主要形式,在地下水与地表水的共同作用下(地下水的作用大于地表水),通过岩土体水分饱和—沟岸坍塌—沟头溯源后退而实现。某小流域年降水量约1400mm,降水集中在湿季,古老的玄武岩广布,部分地区覆盖着由玄武岩风化形成的风化壳和土壤。该小流域高地侵蚀率为每年每公顷8.73吨,中部地区为20.76吨,低地可达49.33吨。高地以森林为主,低地以牧场为主。为治理沟壑侵蚀,该流域早期兴建了部分淤地坝,但淤地坝的建成反而加剧了坝体上游的沟壑侵蚀。近年来,当地在坡地营造以金合欢为主的经济林,显著减轻了沟壑侵蚀。下图示意该小流域的地形。



(1)一般情况下,地形平坦的区域侵蚀较弱,但该流域低地牧场沟壑侵蚀率反而最高,请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2)分析淤地坝的建设反而加剧了上游邻近区域沟壑侵蚀的原因。
(3)简述营造经济林对减轻沟壑侵蚀的意义。
2021-12-24更新 | 176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重点校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0年4月2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调研,首站来到位于商洛市柞水县的秦岭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考察秦岭生态保护情况。

材料一秦岭是我国南北方气候分界线和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等诸多功能。查阅资料时发现夏季甲坡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降低0.5℃、乙坡降低0.6℃,并且气温降低的速率与太阳辐射强度呈正相关,与降水量、植被覆盖度呈负相关。

材料二太白山是秦岭主峰,海拔3771.2m,植被垂直分异显著,山坡有石河,山顶有冰川遗迹。最近几年高中生兴起研学旅行,将秦岭作为重要的研学旅行基地。

材料三2019年1月10日,西安市政府发布《秦岭生态修复工作方案(2019-2021年)》,将对秦岭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按照维护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和综合治理要求,实施积极的生态修复措施,实现“山青、水净、坡绿”的目的。



(1)说明夏季的气温变化率甲坡小于乙坡的原因。
(2)为保障秦岭研学旅行的安全与质量,老师和学生需提前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为秦岭生态环境修复提出合理可行的具体措施。
2021-04-15更新 | 357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恩施高中、龙泉中学、宜昌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4月联合考试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公路、铁路等建成后,要对施工后的道路两侧坡面进行工程加固,再通过恢复地表植被来减少水土流失的影响。某研究小组于2009年4月构建了G85成渝高速永川段试验区,在试验区内分别构建了草本、灌木,乔木、草-灌一乔混合四种初始乡土植被类型,并进行了为期5年的观察,图a为试验期间不同初始植被配置所在边坡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变化差异,指数越大,物种越丰富;图b为试验期间不同初始植被配置所在边坡的产沙漠数的变化差异,模数越大,产沙量越大。


(1)概括试验期间四类型植被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特征。
(2)实验显示草-灌-乔混合型边坡植被保持水土能力强,试分析原因。
(3)道路两侧的边坡治理早期应以种植草本植物为主,试说明理由。
2020-05-23更新 | 595次组卷 | 8卷引用:湖北省宜昌一中、龙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6月联考文综地理试题
10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黄河在河口镇至龙门区间流经黄土高原,是黄河流域的主要泥沙来源区(简称河龙区间)。20世纪60年代,国家在河龙区间开始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下图为河龙区间范围及大型淤地坝分布图。



(1)描述河龙区间大型淤地坝的分布特点。
(2)列举河龙区间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

径流可再生过程是指从降雨到径流形成、径流入海、水分蒸发、水汽输送到大陆并再度形成降雨的整个循环过程。科学研究中可以用降水到地表径流的转化率来定量表达径流的可再生性。近年来,河龙区间黄河径流可再生性降低。


(3)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说明河龙区间黄河径流可再生性降低的主要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