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在坡度较大的坡面上沿等高线挖半月形土坑,形如鱼鳞,称鱼鳞坑(图1)。鱼鳞坑具有一定蓄水能力,在坑内种树,可保土保水保肥。一般的,修建鱼鳞坑会避开某个季节,否则易导致生态环境问题。现实中这种鱼鳞坑的蓄水能力较弱,科研人员研究发现,如果将鱼鳞坑扩大,提高外硬的高度(图2),将坑内乔木和灌木混交,这被称为大鱼鳞坑双苗造林技术,鱼鳞坑保土、保水、保肥效益将会明显提高,但云贵高原相较黄土高原,对该技术的适宜性较差。

(1)判断修建鱼鳞坑要避开哪个季节,并说明理由?
(2)请结合水循环的知识,分析鱼鳞坑具有保土、保水、保肥的作用原理?
(3)与黄土高原相比,说明云贵高原采用大鱼鳞坑双苗造林技术适宜性差的原因?

2 . 城市植草沟有截流、截污、排水等的功能。常规植草沟(下左图)的截面大多以梯形为主,边坡顺直。新型生态植草沟(右图)将坡面设置成三级台阶式的过滤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常规植草沟(     
A.边坡能有效控制流量B.抵御暴雨冲刷的能力较强
C.砂层的净化效果不佳D.地表水流入草沟的速度慢
2.在大雨条件下,与常规植草沟相比,新型生态植草沟使沟内(     
A.径流总量增加B.流出水量较小
C.峰值时间提前D.峰值流量增加
3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季节性洪沟是季节性河流流经的沟谷。下图示意黄河上游某区域十大季节性洪沟分布,该区域受风力与流水作用影响显著。暴雨时洪沟径流含沙量极高,洪沟下游水位迅速上涨,大量泥沙输入黄河。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区域通过植被修复、打坝淤地等措施,输入黄河的泥沙明显减少,生态环境改善。



(1)分析暴雨时洪沟下游水位迅速上涨的原因。
(2)分析季节性洪沟中泥沙的主要来源。
(3)洪沟打坝淤地后入黄泥沙减少,试分析原因。

4 . 降水侵蚀力是指降水引起的土壤侵蚀潜在能力,对其时间变化的研究主要采用趋势分析法,数值大小表示趋势强弱,正值表示降水侵蚀力呈上升趋势,负值表示降水侵蚀力呈下降趋势。下图示意1960-2014年我国松花江流域降水侵蚀力趋势系数等值线。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松花江流域年降水侵蚀力最强的时间段是(     
A.5-6月份B.6-7月份C.7-8月份D.8-9月份
2.松花江流域最需要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B.西北地区C.东南地区D.西南地区
2021-05-09更新 | 645次组卷 | 8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调研考试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环境保护】
2000年以来,世界上输沙量最多、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泥沙含量锐减,悄然出现变清态势。黄河潼关水文站实测数据显示,2000年至2015年,年均入黄泥沙量仅为2.64亿吨,较天然来沙均值15. 92亿吨减少83.6%。虽然同期黄河径流量较天然时期年均值减少46%,但黄河含沙量却也大幅下降71%,降至目前10.8公斤/立方米。历史记载可查的“黄河清”共有43次,最长的一次为1727年,黄河澄清2000余里,持续20多走。新世纪以来的“黄河清”,持续时间之长远超记载,史所罕见。
分析2000年以来黄河水变清的原因和对黄河下游河段河床的影响。
6 . 【环境保护】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说出甲、乙两地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2)提出保护乙地区生态环境应采取的措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