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 道试题

1 . 采用小流域为单元的生态模型试验,可以检验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的合理性。读下图,右图为左图方框处小流域放大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为解决当地的生态问题,在①②③④四处所采取的措施,最合理的是(     
A.①种草护坡B.②打坝建库C.③平整土地D.④修筑梯田
2.下列关于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采用轮荒耕作,有利于提高土地生产力
B.治理重点是保持水土,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
C.植树造林是重要的工程措施
D.生物措施的功能在于充分利用光热资源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汀县地处福建省西部、武夷山脉南麓,是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这里是中央苏区所在地,也是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出发地之一。往年,长汀县是我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县之一,“山光、水浊、田瘦、人穷”是当时自然生态恶化、群众生活贫困的真实写照,其水土流失面积之广、程度之深、危害之重、影响之大居福建省之首。经过多年的治理与修复,长汀县从水土流失重灾区转变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逐步形成了“以二产带一产促三产”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2018年成功摘掉福建省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帽子,成为山水秀美、景色怡人、脱贫致富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家园。下图为长汀县简图。

(1)分析长汀县水土流失面积广大且严重的自然原因。
(2)在治理水土流失、恢复生态环境的过程中,长汀县采用了先种草和灌木,再种乔木的生物措施。分析实施该措施的原因。
(3)为长汀县宜居宜业宜游生态家园建设的更加美好,提出合理建议。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所在地区是我国西南地区局部,这里喀斯特地貌发育,是我国石漠化严重地区,图中阴影区是我国石漠化主要分布地。石漠化是“石质荒漠化”的简称,是指逐渐形成石漠景观的过程,多发生在风蚀区或表层土壤浅薄、水土流失严重的山地、高原区。图中作为长江干流上游河段金沙江水能蕴藏量达1.12亿千瓦,约占全国水能蕴藏总量的16%,位居国家规划的12大水电基地之首,也是我国“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目前,金沙江水电基地的最后一座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已经全面开工。

(1)简述金沙江水电基地建设的有利条件。
(2)与长江中下游河段比较,分析金沙江段航运价值不大的原因。
(3)分析图中石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
(4)分析金沙江水能开发对长江三角洲的主要影响。
2023-01-22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双流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橡胶坝,又称橡胶水闸,是用高强度合成纤维织物做受力骨架,内外涂敷橡胶作保护层,通过充水(气)将其充胀形成的袋式挡水坝。坝顶可以溢流,并可根据需要调节坝高,在上游蓄水并控制上游水位,某县城建成的橡胶坝剖面图如下图所示,其中7~9月橡胶坝水体自然外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材料,判断该县属于下列哪个省区(     
A.广东B.台湾C.山西D.云南
2.橡胶坝水体不能起到的作用是(     
A.改善局地气候B.降低热岛效应C.扩大湿地面积D.增加县城降水量
2023-01-04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我国一综合考察队沿图中虚线从①地出发,到达图中的⑨地。①包头→②太原→③西安→④成都→⑤川西草原→⑥攀枝花→⑦昆明→⑧贵阳→⑨赣州。读图,完成问题。



1.考察队开展了下列主题考察活动,其目标基本没有实现的是(     
A.②→③:草原森林之旅B.②→④:南北景观之旅
C.④→⑤:农牧文化之旅D.⑤→⑨:特色地貌之旅
2.考察队沿途经过的下列城市,属于“资源型”城市的是(     
A.①⑥B.①⑧C.②④D.④⑥
3.小明在整理考察队给当地政府提出的农业发展策略时,不小心抄写错了一处,这一项是(     
A.①地——节约用水,调整土地利用结构B.②地——植树种草,打坝淤地
C.⑤地——抓好粮食,种(植)养(殖)结合D.⑦地——利用气候,发展彩色农业
2022-12-28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6 . 美国西部森林频发山火,监测显示过火林地(火烧过之地)水土流失加剧。下图为美国西部部分地区2013-2015年山火分布示意图(图见下一页)。据此完成问题。

1.图示地区夏季山火发生频率高,主要是因为(     
A.副热带高压控制B.盛行西风影响C.副极地低压控制D.东南季风影响
2.过火林地水土流失加剧的原因是(     
①地面蒸发加剧②雨水冲剧加剧③坡面下渗增加④地表径流增加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022-12-22更新 | 158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阶段考试文科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左图是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下右图是左图中甲处的气候资料。据道光、咸丰年间的县志记载,左图中甲处当时森林茂密,柳竹成荫,河深水清,舟楫畅行;然而现在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却是被切割得支离破碎的光山秃岭,一片“红色荒漠”景观。


材料二:红色荒漠是指在我国南方红土地区的荒漠化,放眼望去一片“红”。主要发生在我国江南丘陵以红色砂岩为主地区,地表红壤因外力侵蚀作用导致红色土壤裸露,形成荒漠,所以也被称为“红漠化”。


(1)根据材料信息,分析上左图中甲处形成“红色荒漠”景观的自然原因。
(2)上左图中甲处形成的“红色荒漠”带来的危害可能表现在哪些方面?
(3)在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防治图示区域日渐扩大的“红色荒漠”?

8 . 鱼鳞坑(图)是黄土高原常用的生态整地方式,是在较陡的山坡上,有序挖掘半月形坑穴。这些坑穴呈品字形交错排列,状若鱼鳞,故称鱼鳞坑。人们在鱼鳞坑内栽种果树、草药等作物,表土上覆盖秸秆、树枝等物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鱼鳞坑的作用主要是(       
A.防风固沙B.保持水土C.保护植被D.改善气候
2.坑内表土覆盖秸秆、树枝等物质的最主要目的是(       
A.保持土壤水分B.提高土壤肥力C.保持地面温度D.抑制杂草生长
12-13高二上·陕西渭南·期中

9 . 读我国某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成因与危害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的某生态环境问题是(     
A.土地荒漠化B.臭氧空洞C.水土流失D.全球气候变暖
2.图示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的地区是(     
A.黄土高原B.塔里木盆地C.东北平原D.长江三角洲
2022-09-02更新 | 459次组卷 | 30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龙泉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学月考试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红漠化主要发生在我国江南丘陵以红色砂岩为主地区。由于受人为干扰,地表原有的生态结构遭到破坏,在各种外动力综合作用下,土层快速侵蚀,红层基岩或其风化壳裸露,呈现红色荒漠景观。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红漠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陡坡开垦②不合理的农业灌溉方式③过度采伐森林及樵采④工矿交通建设和环境污染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防治红漠化适宜采取的措施有(     
A.铺设地膜减少侵蚀B.铺设草方格沙障
C.打坝建库护坡固沟D.陡坡修水平梯田
2022-08-02更新 | 363次组卷 | 10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某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