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眉山某中学在地理课上开展了关于“北方地区”的探究式学习,对“东北地区工业发展”“黄土高原民风民俗”和“黄河中下游自然环境”进行了探究。下图是北方地区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探究一:东北地区工业发展


(1)东北三省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①既是工业中心又是省级行政中心,其名称是______;根据图中鞍山附近的矿产资源,推测其主要工业部门是______
(2)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导致东北重工业基地经济发展滞后。请你为东北重工业基地振兴提出合理建议______(至少两点)。

探究二:黄土高原民风民俗


(3)黄土高原孕育了独特的民风民俗。当地特有的传统民居是______;图中陕北老乡正在演唱的______是一种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陕北民歌。

探究三:黄河中下游自然环境


(4)黄河中游流经甲地形区,其名称是______,该地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______至少两点)。
(5)山脉乙______(填山脉名称)和淮河是我国南北分界线;黄河在山东省注入②______海;黄河下游流经地区的农作物熟制是______
2023-09-27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校(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生态脆弱区是指抗干扰能力弱、易于退化且难以恢复的地区,往往是两种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交界过渡区域。东北林草交错区是我国生态脆弱区之一。下图为东北林草交错区示意图。

(1)分析东北林草交错区生态脆弱的自然原因。

近年来,地处东北林草交错区的兴安盟大力开展草原保护与修复工程,通过草原虫害防治项目,向当地牧民发放草原灭蝗牧鸡16万只。随着养鸡规模的扩大,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双赢。

(2)说明当地牧民饲养草原牧鸡的好处。

东北林草交错区针对工程创面生态修复困难、工程护坡维护成本高等问题,在较干旱的区域采取了植生袋修复的方法。植生袋内部填充土壤和营养成分,具有透水不透土的过滤功能,不限制植物根系的生长,随时间推移,护坡愈加牢固。下图为两种护坡方式景观图。

(3)结合当地自然和人文环境特点,说明植生袋护坡在生态修复中的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地处陕北黄土高原的榆林市某镇通过机械化平整土地,把曾经的坡耕地和传统梯田改造成宽幅梯田(每层田块面积较大、较宽、田块平整)同时还留有较宽的生产道路(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镇修建宽幅梯田的最主要目的是(     
A.减轻水土流失B.扩大耕地面积C.改善耕作条件D.提高土壤肥力
2.与传统梯田相比,该镇宽幅梯田的优势是(     
①芒果种植面积增大   ②增加土壤含水量   ③改变作物熟制   ④适宜机械化作业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021-07-18更新 | 120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
20-21高二·全国·课后作业
名校

4 . 土壤在水力和风力等外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的过程,称作土壤侵蚀。读“印度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图中甲、乙、丙地土壤侵蚀度的差异及产生差异的自然原因说法正确的有(     
A.甲地的侵蚀强度大于乙、侵蚀强度空间变化小于乙地
B.甲与乙地降水多,地表径流丰富,以流水侵蚀为主
C.乙、丙两地气候干旱,地表径流少,以风力侵蚀为主
D.影响甲地侵蚀强度和侵蚀强度空间变化的因素主要是风力和地形起伏
2.为了防治土壤侵蚀,印度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①修建坡面蓄水工程,拦蓄雨水②平整土地,大力发展粮食种植业
③造林种草等生物工程措施④顺坡耕作,减少水土流失
⑤采用生物覆盖、免耕或少耕等措施
A.①③⑤B.①②⑤C.①③④D.③④⑤
2021-06-10更新 | 287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降雨发生时,雨滴由一定的高度降落到地表,具有一定的雨滴动能。雨滴动能作用于地表,导致土壤结构破坏,土壤团粒被分散、溅起和增强地表薄层径流紊动等现象称为雨滴溅蚀作用,雨滴溅蚀是土壤侵蚀的初始过程。近年来,许多地理学者针对喀斯特坡耕地土壤侵蚀中的降雨因素,通过室内模拟降雨或野外定位监测对喀斯特坡耕地土壤侵蚀基本特征进行了研究。某高校林学院研究团队,在研究降雨下喀斯特坡耕地土壤养分输出机制时,通过查阅资料和实地调查等前期准备工作,采用了室内模拟降雨方式进行,下图为研究团队获取的部分实验数据资料。



(1)与野外定位监测相比,说明研究团队采用室内模拟降雨的原因。
(2)指出该实验前期准备工作所涉及的具体方面。
(3)据材料描述地表泥沙量随降雨历时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原因。
(4)分析喀斯特坡耕地土壤侵蚀可能会带来哪些生态环境问题。
2021-04-13更新 | 322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仁寿县铧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监测文综地理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广西有多个蔬菜生产基地,2012年广西的蔬菜产量是海南的4倍,是我国“南菜北运”的重要基地。商务部将开通一条从广西到北京的“南菜北运”线路。

材料二 “石漠化”全称石质荒漠化,主要指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呈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它严重阻碍了地区经济的发展,成为地区贫困和多发灾害的根源,也逐渐演变成继沙漠化和水土流失之后的我国第三大生态问题。

材料三 红水河是珠江的干流,流经广西15个县市,被壮族民众誉为壮族的母亲河。红水河因水红沙浓而得名,流域环境非常脆弱,石灰岩广布,水土流失严重,易产生石漠化。下图是红水河流域图。



(1)与海南相比,分析广西成为我国“南菜北运”重要基地的优势条件。
(2)红水河流域是广西石漠化现象非常严重的地区,试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3)请指出石漠化给当地居民带来的危害并提出应对措施。
7 . 下图为陕西省主要苹果基地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陕西高原南部过去以种粮为主,产量低。20世纪90年代成功引种优质苹果目前该地区苹果产量、浓缩果汁出口量位居全国前列。然而在果业发展中,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影响果品品质、果渣露天堆放污染环境,农村新村缺乏等问题突出。
(1)指出该地区过去种粮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2)简述该地区种植苹果的优势自然条件及其效益。
(3)针对果业发展的问题,试从循环经济的角度设计解决方案。(提示:可用示意图表达)
8 . 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
①固定表土                    ②减少径流                    ③沉积泥沙              ④降低风速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是
A.洪水期持续放水B.枯水期持续放水
C.洪水期集中放水D.枯水期集中放水
3.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蕴涵的地理原理主要是
A.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B.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原理
C.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D.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原理
2018-06-14更新 | 8157次组卷 | 73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9 . 下图为我国黄土高原某沟谷地区的等坡度线图(坡度为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是(  )
A.B.C.D.
2.据图文信息可以推断(  )
A.河流自东北向西南流B.丙区域适宜发展果林业
C.乙地位于阴坡,土壤水分条件好D.甲地灌溉便利,适宜开垦成梯田
10 . 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目前贵州省水土流失面积七万多平方千米,约占全省国土面积的40%。下图为贵州省岩石分布及夏雨比重图和水土流失比重图。

说明贵州省水土流失的空间分布差异原因,并简述治理的具体措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