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37 道试题

1 . 甘肃定西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西秦岭交汇地带,该县九华沟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与高效农业、庭院经济相结合,效益显著。下图为九华沟流域调控体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该流域调控系统中,治理措施合理的是(     
A.甲处开垦梯田B.乙处造林种草C.丙处打淤地坝D.丁处挖鱼鳞坑
2.造成九华沟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黄土广布,土质疏松B.气候干燥,毁林开荒
C.道路建设,工程开发D.长期开垦,过牧过樵
3.该地将小流域综合治理与高效农业、庭院经济相结合,产生的生态效益是(     
A.促进农业生产结构多元化,提高农民经济收入
B.实现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生态环境恢复良好
C.推动当地特色农业发展,提高城镇化发展速度
D.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推进城乡融合产业融合

2 . 淤地坝是黄土高原地区人民在长期水土保持实践中独创的治理水土流失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工程措施。下图示意淤地坝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治黄先治沙,治沙先治水”,说明(     
A.水土保持利于调沙减淤B.放水冲沙是黄河治沙的根本措施
C.解决黄河水害要先加高堤坝约束黄河的水流D.黄河含沙量大是水量不足的主要原因
2.淤地坝带来的影响有(     
A.水库发电能力显著增强B.河口三角洲面积增速变慢
C.流域内生物多样性减少D.下游“地上河”进一步抬升
2024-04-18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赤峰第四中学分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黄河洪涝灾害治理措施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上游修水库B.下游加固大堤C.下游挖入海新河D.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2.甲地形区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A.荒漠化B.水土流失C.黑土退化D.沙尘暴
3.河流在乙处附近流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量减少B.农业灌溉用水过多C.植被较少D.蒸发量增大
2024-04-18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赤峰第四中学分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读“中国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的地形特征通常描述为“三山夹两盆”,分别指出“三山“‘两盆”对应序号/字母及地理名称。
(2)指出我国北方两大平原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及主要治理措施。
(3)用板块构造学说的原理,解释④山脉的成因。
(4)指出我国地形特征和地势特征。
2024-04-17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百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联考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及文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地貌大体以长城为界,北部为风沙草滩区,占总面积的42%,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占总面积的58%。

(1)说出图示区域的过渡性特征。

无定河因流量不定、深浅不定等而得名。

(2)从气候的角度,说明无定河名称的由来。
(3)指出图示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列举3项其综合治理的措施。
2024-04-17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6 . 读“我国江南某地土地资源构成和利用结构图”,回答下列小题。

1.该地这种土地利用方式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A.土地沙漠化B.水土流失C.土壤盐碱化D.地面沉降
2.解决该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最有效的措施是(     
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B.退耕还林、还草,调整农业结构
C.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商品性农产品基地D.开发利用土地的后备资源
2024-04-16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伊犁州霍城县江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考试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图中甲河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流域内拥有较丰富的水、土地、矿产、生物、旅游等资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该流域人口迅速增长,工农业发展迅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流域西北部可能出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A.沙漠化B.草地退化C.石漠化D.水土流失
2.该流域西北部出现上述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过度开垦,毁林开荒B.土层浅薄,岩石裸露
C.乱砍滥伐,开采矿产D.过度放牧,不合理利用水资源
2024-04-13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病在中游、根在泥沙、害在下游”。长760多千米的下游形成了宽3-20千米的地上河,一遇暴雨,河水猛涨,两岸河堤随时随处都有决口的可能。有人建议在下游将河床往下挖60多米,以彻底清理黄河沉积的泥沙。下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

(1)分析黄河下游流域面积小的形成原因。
(2)有人反对通过深挖河床的方式改变地上河,请简述理由。
2024-04-12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县平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9 . “黄河之患,患在多沙。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游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在黄土高原的治理中,把植树种草作为一个重要手段,其主要目的是(     
①固定表土②涵养水源③沉积泥沙④降低风速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水库放水冲沙效果最佳的时间是(     
A.洪水期持续放水B.枯水期持续放水
C.洪水期集中放水D.枯水期集中放水
2024-04-11更新 | 137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测试地理试题

10 . 20世纪50年代,海南瞻州市在莲花山开采石灰矿而留下废弃矿坑。2020年当地以“矿坑修复+环境治理+文化注入+产业带动”模式进行矿山生态修复,成功打造了莲花山文化景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莲花山废弃矿坑区早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A.滑坡频发B.水土流失C.土地荒漠化D.水资源短缺
2.与传统的废弃矿坑回填后植被再造相比,莲花山生态修复模式的主要优势是(     
①耕地面积更大②就业机会更多③植被覆盖率更高④旅游资源多元化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