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5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淤地坝是指在水土流失地区各级沟道中,以拦泥淤地为目的而修建的坝,其拦泥淤成的地叫坝地。具体做法是在黄土高原地区各中等规模的小沟小河内,选狭窄部位,筑起较高的坝体。当洪水来临时,坝体起到了挡水拦泥的作用,待洪水退去,坝内泥沙沉积下来,清水可放回河道,这样久而久之,整条沟会淤积成一个微型平原或盆地。

黄土高原地区沟壑面积占总面积的40%-60%,筑坝淤地已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随着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淤地坝数量迅速增加。一条沟内修建多个淤地坝,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重要而独特的治沟工程体系。下左图示意黄土高原地区某小流域的等高线分布。下右图示意淤地坝景观。

   

(1)在下图中用给出的图例,画出上左图中甲乙之间的剖面线和甲附近的淤地坝。

   

(2)据多年调查,坝地粮食单产是坡耕地的6-10倍,特别是在大旱的情况下,坝地粮食单产是坡耕地的30多倍,坝地已成为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从土壤的角度,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3)除治沟外,护坡也是水土流失治理的重要方面,列举一些有效的工程措施。
2024-04-19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潘庄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2 . 读“中国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的地形特征通常描述为“三山夹两盆”,分别指出“三山“‘两盆”对应序号/字母及地理名称。
(2)指出我国北方两大平原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及主要治理措施。
(3)用板块构造学说的原理,解释④山脉的成因。
(4)指出我国地形特征和地势特征。
2024-04-17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百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联考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及文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地貌大体以长城为界,北部为风沙草滩区,占总面积的42%,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占总面积的58%。

(1)说出图示区域的过渡性特征。

无定河因流量不定、深浅不定等而得名。

(2)从气候的角度,说明无定河名称的由来。
(3)指出图示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列举3项其综合治理的措施。
2024-04-17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病在中游、根在泥沙、害在下游”。长760多千米的下游形成了宽3-20千米的地上河,一遇暴雨,河水猛涨,两岸河堤随时随处都有决口的可能。有人建议在下游将河床往下挖60多米,以彻底清理黄河沉积的泥沙。下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

(1)分析黄河下游流域面积小的形成原因。
(2)有人反对通过深挖河床的方式改变地上河,请简述理由。
2024-04-12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县平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被誉为粮食安全的“压舱石”。近年来黑土侵蚀退化严重,有机质明显下降。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融雪侵蚀是该地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融雪期表层解冻土壤是融雪侵蚀发生的物质条件,冻融如果反复出现,融雪侵蚀会增强。春季融雪期一般为34月份,升温较快,白天最高气温在311℃,夜间气温在-60℃,昼夜温差较大。

(1)从气温角度,分析东北地区坡耕地春季融雪侵蚀严重的原因。

土地流转是农户将闲置或分散土地的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进行统一经营管理的土地资源配置新模式。近年来,东北地区积极推进乡村土地流转,促进农业生产,保障粮食安全。

(2)说明土地流转对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积极作用。

专家指出,采取留茬耕作、垄沟秸秆覆盖和横坡垄作的农耕方式(下图),可有效减轻土地的退化。

(3)留茬耕作、垄沟秸秆覆盖和横坡垄作三种耕作方式任选其一,阐述其对减轻坡耕地退化的作用。
2024-04-11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质量检测考试地理试题
6 . 读我国生态工程与森林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我国A、B、C三大林区中,最大的天然林区和人工林区分别是什么?
(2)图中字母所表示的林业生态工程D和E的名称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3)A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针对此状况你认为应该采取何种措施?
(4)在长江中上游山地、丘陵区植树造林,会对长江径流量和水质起到什么作用?
2024-04-11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选课分科摸底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西柳沟是黄河内蒙古段的一级支流,流域面积1356km²,是黄河粗泥沙的重要来源区之一。流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271.2 mm,最大24 小时降水量为44.7 mm。2019年5月,在许教授的指导下,对黄河上游的西柳沟进行实地考察活动。他们来到西柳沟上游,放眼望去,沟壑纵横,植被稀疏。当地农民说这里“遇水成泥、遇风成沙”。两天后,他们到达中游的风沙区,只见河流两岸有新月形沙丘分布。许教授说这里每年冬春季节常有大风和沙尘暴出现。穿过沙漠继续北行,研学小组发现地势变得低平,河流蜿蜒,河岸两侧遍布绿油油的农田。龙头拐水文站工作人员介绍,每逢汛期,这里会泛滥成灾,入黄口处常形成沙坝,造成黄河干流严重淤堵。

(1)西柳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
(2)分析西柳沟中游主要生态问题的产生原因。
(3)针对西柳沟上游主要生态问题有哪些治理措施?
2024-04-10更新 | 271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江阴市某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学情调研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贵州双河溶洞群位于川黔南北褶皱带北部区域,溶洞洞顶区域海拔600~1700m,主要有峰丛、洼地、峡谷等地貌形态。洞顶区域有美丽的田园、森林、温泉等,人类活动频繁。该区域地质构造简单,易发生洪涝灾害,石漠化(亦称石质荒漠化。是指因水土流失而导致地表土壤损失,基岩裸露,土地丧失农业利用价值和生态环境退化的现象。)、水土污染等问题较严重。下图示为洞顶区域局部地质构造。


(1)分析当地出现石漠化的原因。
(2)当地易发生洪涝灾害且对洞穴景观产生破坏,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3)针对洞顶的地质现状,请你为保护该地环境提出可行性措施。
2024-04-04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仓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其干流呈巨大的“几”字形,曲折向东流入渤海。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例如人们利用黄河水灌溉、发电,还开发了许多旅游资源。但是黄河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灾难。例如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流域旱涝灾害严重,民间对此有“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描述;黄河在春季易发生凌汛,在干旱严重时下游出现断流现象。读黄河流域示意图。

   
(1)黄河历史上洪涝灾害多发与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有关。简述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
(2)洪涝、盐碱、缺水、风沙是黄河下游经常出现的问题,根据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简述黄河下游经常出现洪涝、盐碱、缺水的原因。
(3)为共同抓推进大治理,保障黄河的长治久安,黄河中上游地区应该采取的治理措施。
2024-04-03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田家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图中甲地为宁夏平原、乙地为河套平原,图中年400mm等降水量线是我国三个自然大区划分的重要界线的一部分,该线两侧自然环境差异较大。



(1)图中年400mm等降水量线以西地区位于我国的____(填自然大区名称),该自然大区突出的自然环境特点是____,形成该特点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
(2)分析甲乙两地农业用地以水浇农田为主的原因。
(3)指出丙地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并分析该问题易发的自然原因和该地近年来生态好转的采取的措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