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陕西冉家沟流域(约35°N),丘陵广布,黄土深厚。由于毁林开荒,该流域土壤侵蚀严重。为了改善生态环境,该流域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主要种植具有生物固氮作用的豆科落叶乔木刺槐。下表示意“冉家沟流域不同种植方式的表层土壤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孔隙度(%)含水量(%)有机质(g/kg)氦含量(g/kg)
封山育林48.514.515.21.17
乔灌结合42.613.813.80.95
林草结合42.514.115.21.12
乔木纯林39.413.412.80.94
撂荒地39.112.212.30.87

注:孔隙度是指土壤孔隙容积占土体容积的百分比。水与空气共存并充满于土壤孔隙中。

1.该流域退耕还林工程中选种刺槐的原因,主要是刺槐(     
A.生长缓慢,消耗养分较少B.生长迅速,恢复土壤地力
C.性喜阴湿,适合湿润土壤D.树形优美,营造旅游景观
2.减轻土壤侵蚀最明显的种植方式是(     
A.封山育林B.乔灌结合C.林草结合D.乔木纯林
3.除减轻土壤侵蚀外,该退耕还林工程还能(     
A.增加土壤矿物质B.提高土壤紧实度
C.增强抗旱涝能力D.减少地下径流量
2020-11-19更新 | 234次组卷 | 4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文)试题
11-12高二上·江苏扬州·期末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是水土流失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序号按“地表起伏大、植被条件差、地表侵蚀”顺序排列的是(     
A.③②①B.②①③C.①②③D.②③①
2.水土流失对内河航运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为水土流失会导致(     
A.地表起伏增大B.河流含沙量增大C.土壤质地变差D.植被条件变差
2020-11-13更新 | 151次组卷 | 35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题
10-11高二下·广西桂林·期中
3 . 读黄河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大河,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                       。由于黄河成灾的要害是泥沙,因此治黄的关键所在于               
(2)在图上字母A、B分别是:A是       平原,B是           平原。
(3)简述黄河在流经A河段时的水文特征。
2016-11-26更新 | 79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广西桂林十八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4 . 读我国部分区域水土流失状况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中,水土流失地区分布规律是什么?
(2)分别说明A、B地区地质灾害类型及其成因。
(3)C地区为什么多洪涝灾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2018年动态监测显示,该地区现有水土流失面积21.37万平方千米,占区域总面积的37.19%。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不包括(     
A.植被破坏严重B.夏季多暴雨C.地理位置特殊D.黄土土质疏松
2.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危害有(     
①土壤养分流失②诱发地震③加剧凌汛④淤积江河湖库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6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陕西省地形总的特点是:南北多山,中部多川,从北向南构成三个各具特点的自然区:陕北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关中平原各级交通网连接全国,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陕南秦巴山地,山高林密,交通不便。图一为陕西地理简图,图二为2010年陕西省人口密度分布图。

(1)陕西人口分布的特征:由南、北向中部____,中部关中平原地区人口密度最大。
(2)2010年陕南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该地区就业人员比重超过了66%,陕南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高的原因:____
(3)从人口容量的角度,分析关中平原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对较大的原因。
(4)陕北地区近年来人口增加较快,对环境的压力较大,简述陕北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可持续发展措施。
2023-06-19更新 | 119次组卷 | 5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五十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读我国不同地区生态退化类型图,完成下面小题。

1.①②两地区共同存在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酸雨危害C.土壤侵蚀和草地退化D.土壤盐碱化
2.③④⑤三个地区土壤侵蚀严重其形成的共同原因有(     
①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形   ②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③人口密集,过度开垦   ④酸雨危害严重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3-01-12更新 | 406次组卷 | 5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8 .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化作用B.风蚀作用C.水蚀作用D.沉积作用
2.“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滥伐森林B.过度放牧C.开山取石D.环境污染
3.根据“红色荒漠”的特点,对其进行治理首先要做的是(     
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B.加强农业生产综合开发
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D.彻底退耕还林
4.要及时获取红漠化面积变化情况,最快捷的途径是(     
A.RS技术B.GPS技术C.GIS技术D.实地考察
2022-08-03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梧州市藤县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下图是南方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的原因分析简图,图中方框中Ⅰ、Ⅱ、Ⅲ、Ⅳ相应内容排序正确的是(     

①地形起伏大②毁林开荒③薪柴紧张④人口密度大
A.④②③①B.④③②①C.③②①④D.①③②④
10 . 图1是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图2是图1中甲处的气候资料。据道光、咸丰年间的县志记载,图1中甲处当时森林茂密,柳竹成荫,河深水清,舟楫畅行;然而现在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却是被切割得支离破碎的光山秃岭,一片“红色荒漠”景观。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分析图1甲处形成 “红色荒漠”景观的原因。
(2)在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的基础上,我们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防治图示区域日渐扩大的“红色荒漠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