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陕北延安至榆林间的森林草原区(图甲)黄土丘陵沟壑地貌发育,生态环境脆弱,长期的坡面耕作打破了生态平衡。1999年以来,该区域实施了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大范围坡耕地转为林草地,在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减弱的同时,坡面林地土壤也出现了明显的干燥化趋势,给林木正常生长带来潜在威胁。图乙示意森林草原区自然植被垂直分布的典型剖面。



(1)分析该地区长期的坡面耕作对坡面土壤产生的影响。
(2)写出下图中序号代表的内容,完善土壤干燥化思维导图。

(3)简述坡面林地干燥化过程对生态脆弱区治理的启示。
2024-02-16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桑干河为永定河的上游,流域横跨河北省、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是众所周知的多泥沙河道和京津风沙源的三大通道之一。某地理团队研究了该流域内(如图甲所示)2007至2017年生态脆弱性的变化,并绘制了2007至2017年生态脆弱性变化统计图(图乙),发现研究区内土壤侵蚀严重、植被覆盖较差,建议尽快采取措施改善与修复区域生态环境。沙棘是多年生落叶灌木,根系发达,耐盐碱、干旱,具有很强的萌蘖(即萌发的新芽)能力,桑干河流域人们因地制宜种植沙棘以修复流域生态环境。



(1)补绘研究区2017年生态脆弱性占比曲线,并描述与2007年相比的生态脆弱性变化特征。
(2)从地理位置的角度说出桑干河流域生态脆弱的原因。
(3)说明在桑干河流域生态环境修复中,沙棘保持水土的原理。
2023-02-26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22-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我国四个省区,其自然环境独特,自然资源丰富多样。为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该区建设了许多生态整治工程,如丙、丁所示。



(1)解释图中甲地降水丰富的原因,并推测其多发的地质灾害类型。
(2)说明丙、丁两工程治理的生态问题及其作用。

4 . 卤泊滩古称卤阳湖,位于陕西省渭河谷地,地势低洼,气候干旱,土地盐渍化十分严重。当地采用传统的“灌水洗盐”模式治理盐碱地一直没有成功,20世纪始改“排”为“蓄”,通过构建网状蓄水沟系,增加蓄水沟深度,在最低处增设淹没区或蓄水湖,不再向区外排水,实现”水地共处、和谐生态”,把重度盐碱地逐渐改造成为高质量农田。下图为卤泊滩治理区蓄水系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以“排”为核心的传统治理模式相比,以“蓄”为核心的治理模式(     
A.依靠人工干预B.治理成本高C.有效利用了水资源D.改土效果差
2.该地在蓄水沟渠内种植水生植物,主要是为了(     
A.降低蓄水沟渠水位B.减少作物病虫害C.降低沟渠水体盐度D.提高生物多样性
2022-07-08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甘肃省现南市甘家沟小流域(左图)位于白龙江左库,地处秦岭构造带,褶皱、断层发育,抬升强烈,山高谷深,沟谷坡度大,坡面碎屑物质多;流域内降水垂直差异显著,雨季降雨集中且多暴雨,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1997年,甘家沟小流域被列入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通过兴修梯田、植树造林(工程主要设置在海拔1900m以上的源头区),在沟道内修建拦沙坝(右图)等综合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



(1)分析甘家沟小流域坡面碎屑物质多且沟谷坡度大的地质原因。
(2)说明将植树造林工程重点设置在甘家沟源头区的原因。
(3)说明建设拦沙坝在治理甘家沟水土流失中的主要作用。
2022-04-05更新 | 798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滕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黄土高原自然环境过渡性显著,是我国最典型生态脆弱区之一(图A)。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针对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构建了可持续振兴模式;生态、生产与社会耦合发展,即山顶削峁建塬,发展果业和药材生态园;山腰构建草(根系多而浅)灌(根系少而深)复合生态系统;山下适当治沟造地发展现代农业;小流域源头科学修建水库,为山上药果园区和现代农业提供滴灌水源,从而形成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山水林田湖生态景观格局。图B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三元景观模式示意图。



(1)从自然环境过渡性分析黄土高原生态脆弱性的表现。
(2)说明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实施削峁建塬的理由。
(3)分析在山腰与沟坡栽种植被时,选择草本、灌木结合的原因。
2022-04-05更新 | 39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7 . 某研究小组对黄土高原的黄土峁坡地进行大台田隔坡梯田、大鱼鳞坑三种模式的改造试验。下图示意同一黄土峁坡地治理工程完成后第10天,不同模式表层土壤含水率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大台田治理模式表层土壤含水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A.土层厚度小,储水空间有限B.植被覆盖面积广,水分吸收多
C.土层开挖面积大,水分蒸发快D.地形垂直坡面大,水分流失快
2.一次降雨过后,不同模式表层土壤含水率最高的可能是(     
A.原始黄土坡B.大台田C.大鱼鳞坑D.隔坡梯田
2021-11-22更新 | 1576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021·福建·高考真题

8 . 下图示意黄土高原某地区考古挖掘出的古聚落遗址,遗址中有许多黄土烧制的陶器。仰韶文化晚期,我国亚热带-暖温带界线南移。在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的双重影响下,该地区聚落向高处迁移。为避免坍塌,窑洞宽度须小于窑顶黄土厚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仰韶文化晚期,该地区气候趋向(     
A.冷湿B.冷干C.暖湿D.暖干
2.仰韶文化晚期,该地区聚落向高处迁移是由于(     
A.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B.人口增长迅速,耕地不足
C.蓄水技术提高,供水充足D.土壤肥力下降,作物减产
3.龙山文化时期,该地区坡地的窑洞平面形态最可能是上图中的(     
A.B.C.D.
2021-11-11更新 | 4353次组卷 | 35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9 . 近年来陕北黄土丘陵区积极实施封山退耕、植树种草战略开发决策,走出了一条在修复生态中发展经济,在发展经济中修复生态的良性循环之路。下图表示陕北黄土丘陵区某流域2000年和2017年农户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该地农户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有(     
A.坡度小的耕地面积增加B.果园面积增加比例最多
C.林草地面积变化不大D.坡度大的耕地面积增加
2.据图推测,该流域农户土地结构的变化直接反映了当地(     
A.耕地质量有所好转B.粮食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C.农民经济收入提高D.水土流失状况已被遏制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运城盐池被称为中国的 “死海”,位于山西省南部运城市南郊区,盐湖所处的位置是盆地内最低处,南东北三面是巍峨的中条山和吕梁山,西面是黄土台源丘陵。山西运城盐池湖水含盐度高,自古以产盐著名。湖边盐田常有“南风一吹,隔宿成盐”的奇特现象

材料二:下图为山西部分区域图



(1)从地形、水文、气候方面分析运城盐池湖水盐度高的原因。
(2)说明“南风一吹,隔宿成盐”现象出现的季节及原因。
(3)指出该区域主要生态问题,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
2020-03-16更新 | 26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