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龙里县地处苗岭山脉中段,位于长江流域乌江水系与珠江流域红河水系的支流分水岭地区,属黔中南缘。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中部隆起,山地、丘陵、盆地、河谷相互交错,水土流水严重,石漠化广布。下图示意龙里县石漠化空间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龙里县石漠化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喀斯特作用强烈B.植被覆盖率高
C.气候炎热干燥D.河流侵蚀严重
2.龙里县石漠化分布区曾经与贫困相生相伴的原因是(     
A.地下水缺乏,不利于农业生产B.土壤肥力弱,农业产出较低
C.退耕还林,人均耕地面积少D.劳动力缺乏,经济发展落后
3.下列关于当地防治石漠化的措施,最有效的是(     
A.降低坡度,修筑梯田B.北土南运,改良土壤
C.封闭矿区,禁止开采D.恢复植被,保持水土

2 .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当地石漠化严重,山区容易发生山体滑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贵州省在治理石漠化过程中,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A.推广农村沼气太阳能,抓好农村新能源建设B.抓好工程生活用水,发展农村水利事业
C.异地城镇集中安置村民,走生态移民新路子D.保障基本粮食安全,抓好耕地新垦工作
2.下图为云贵高原形成与发育过程示意图,依图判断,云贵高原形成发育过程的先后排序是(     
A.①②③④B.④②③①C.②③①④D.①④②③
3.从地质构造考虑,图中①②③④处修建公路,相对不容易出现滑坡的是(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3 . 生态脆弱区一般位于两种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的过渡地带,是生态环境变化明显的区域,也是生态保护的重要领域。我国是世界上生态脆弱区分布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左图为我国生态脆弱区及生态问题分布图,右图为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发展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左图中①③两地均有严重的土壤退化问题,但其形成机制不同,①③两地土壤退化的形成机制分别是(     
A.冰川侵蚀   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   海浪侵蚀C.风力侵蚀   流水侵蚀D.冰川侵蚀   海浪侵蚀
2.育肥是指通过精饲料喂养使牲畜快速增肥的过程。若右图所示农牧交错带位于左图中的④地,以下表示该地区发展方向合理的是(     
A.I一农副产品B.Ⅱ一深加工产品C.Ⅲ一待育肥家畜D.IV一饲草料
2022-01-26更新 | 450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五校联盟” 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西和陕西两省是黄土高原的主体部分。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覆盖面积最大、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近几十年来,通过植被自然恢复、植树造林、修建水库等措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缓解,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下图示意黄土高原主体部分的位置。



(1)分析山西省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
(2)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说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缓解对黄河下游地区产生的影响。
2020-10-15更新 | 287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信宜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广西有多个蔬菜生产基地,2012年广西的蔬菜产量是海南的4倍,是我国“南菜北运”的重要基地。商务部将开通一条从广西到北京的“南菜北运”线路。

材料二 “石漠化”全称石质荒漠化,主要指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呈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它严重阻碍了地区经济的发展,成为地区贫困和多发灾害的根源,也逐渐演变成继沙漠化和水土流失之后的我国第三大生态问题。

材料三 红水河是珠江的干流,流经广西15个县市,被壮族民众誉为壮族的母亲河。红水河因水红沙浓而得名,流域环境非常脆弱,石灰岩广布,水土流失严重,易产生石漠化。下图是红水河流域图。



(1)与海南相比,分析广西成为我国“南菜北运”重要基地的优势条件。
(2)红水河流域是广西石漠化现象非常严重的地区,试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3)请指出石漠化给当地居民带来的危害并提出应对措施。
6 . 下图为陕西省主要苹果基地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陕西高原南部过去以种粮为主,产量低。20世纪90年代成功引种优质苹果目前该地区苹果产量、浓缩果汁出口量位居全国前列。然而在果业发展中,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影响果品品质、果渣露天堆放污染环境,农村新村缺乏等问题突出。
(1)指出该地区过去种粮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2)简述该地区种植苹果的优势自然条件及其效益。
(3)针对果业发展的问题,试从循环经济的角度设计解决方案。(提示:可用示意图表达)
9-10高一下·河北衡水·期末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长江上游流域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
①植物种类增加   
②土壤肥力降低   
③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④泥沙淤积河道和湖泊   
⑤增加降水量,引发滑坡、泥石流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②③D.②③④
2010-07-03更新 | 1007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地区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