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3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江西省九江市某校学生到郊区开展研究性学习,考察路线如图所示。经过走访,同学们得知:该石材城石料主要来自东牯山,工厂以中小型为主,产品以路沿石、石桌、石椅等工艺简单的低端产品为主,主要销往周边地区。经过调查,同学们发现,东牯山石料开采场水土流失严重。


   
(1)从社会经济角度说明石材城的优势区位条件。
(2)简述采石活动加剧水土流失的原因。
(3)结合同学们所见所闻,对当地石材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2023-07-10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市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合调研地理试题

2 . 圆叶决明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播种后2个月可在地表形成覆盖层。宁化县紫色土水土流失严重,当地采取“坡改梯+经济作物(油茶)+草(圆叶决明)覆盖”模式进行开发性精准治理,达到开发与治理有机结合的良好效果。下图为坡式梯田结构示意图。


   
1.下列关于紫色土壤性质描述中,宁化县水土流失严重关联性最小的是(     
A.土质疏松,透气性好
B.土壤矿物质含量高,略偏酸性
C.母岩物理风化强烈,土壤固结性差
D.腐殖质分解较快,土层薄
2.为较快的取得防治紫色土水土流失效果,圆叶决明最佳撒播时间是(     
A.1月B.3月C.6月D.9月
3.在坡式梯田中,不适宜撒播圆叶决明防治紫色土水土流失的是(     
A.经济作物树冠下外坡面B.梯梗
C.经济作物树冠下坡面D.梯坎

3 . 降雨侵蚀力是降雨引起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是研究土壤侵蚀的重要指标。下图示意陕西省年降雨侵蚀力空间分布,数值越大表示侵蚀能力越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陕西省年降雨侵蚀能力(     
A.西高东低B.北高南低C.东高西低D.南高北低
2.甲地年降雨侵蚀力强但水土流失较轻,其主要原因是(     
A.降水较均匀B.地表植被覆盖率高
C.地形较平坦D.土壤抗侵蚀能力强
3.正常年份,乙地降雨侵蚀力最显著的月份是(     
A.3、4月B.5、6月C.7、8月D.11、12月
2023-07-09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图为我国的伊犁河谷地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河谷气候和地形特点,分析伊犁河伊宁以上河段径流较丰富的原因。

昭苏县平均海拔1700-1800米,年平均气温2.9℃,最高气温33.5℃,年平均日照总数为2699小时,年均降水量512mm。该县黑土广布,工业基础薄弱,种植马铃薯历史悠久,种植的马铃薯产量高,品质好。

(2)简析当地生产高品质马铃薯的有利条件。

有研究者采用野外径流小区实地放水试验模拟人工灌溉冲刷过程。径流小区布设的坡向、坡度与当地耕地一致,其中4个小区种植大豆,4个小区为裸地。表2为不同放水流量下坡面减水减少数据。

小区放水流量(升/秒)平均流速(米/秒)入渗率(mm/分)输沙率(克/平方米·分)
裸地
坡面
0.450.2020.83410.411
0.800.2171.14819.464
1.260.2591.48361.293
1.800.2751.00161.875
大豆
坡面
0.450.1340.5850.163
0.800.1460.9332.220
1.260.1521.4172.925
1.800.1671.8844.795
(3)绘制示意两类坡面平均流速与放水流量关系的统计图,比较大豆坡面与裸地坡面的减少能力并说出理由。
2023-07-09更新 | 170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5 . 土地资源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我国土地资源总量多,但人均占有量少;类型丰富,但空间差异显著;后备土地资源数量有限,且开发难度大。目前,我国面临的诸多生态环境问题均与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有关。土地资源生态敏感性是指土地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干扰和自然环境变化的响应程度。下图示意中国土地资源生态敏感性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土地资源存在的生态敏感性问题可能是(     
A.石漠化B.生物入侵C.土地沙化D.土地盐碱化
2.图示土地资源生态极度敏感地区的主要特征是(     
A.地表径流丰富,土壤含水量高B.土壤疏松,有机质含量高
C.基岩裸露,植被覆盖度低D.风力吹蚀严重,活化沙丘发育

6 . 黄土高原沟道农业是梁峁地、沟坡地、川坝地农业的复合系统,是现代人地关系耦合发展的一种新兴农业模式。下图示意黄土高原沟道农业模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生态系统脆弱程度最低的地形部位(     
A.梁峁地B.沟坡地C.川坝地D.黄土丘
2.沟坡地开发特色生态产品的主要自然条件(     
A.地势起伏大B.土壤较肥沃C.降水较丰富D.光照较充足
3.从土地整治角度,为川坝地高效化生产提出合理建议(     
①推进土地流转②提高作物产量③推广保护性耕作④改善人居环境
A.③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处武夷山南麓的丁黄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客家村落。客家是中原汉人躲避侵扰、南迁所形成的汉民族支系。客家人以前多居住在山区,当地传统客家饮食多煎炒、油重味浓、多高热量高蛋白莱肴,以“咸、香、肥、烧(热)”而闻名。丁黄村所在之地山高林密,多种植香樟树。土木结构的吊脚建筑就地取材,鳞次栉比依山沿河而建,村落布局合理、南北通透。当地民风淳朴,崇尚自然和谐的生活方式,村中环境优美,空气新鲜,常年罕见蚊子。这里也是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易发区,与单纯种草或种树相比,当地在山坡上将草、灌木、乔木混种,该措施预防坡面侵蚀的效果最好。下图为丁黄村地理位置、等高线及聚落分布图。


   
(1)分析该村常年蚊子稀少的原因。
(2)结合当地自然环境,说明当地饮食“咸、香、肥、烧(热)”的形成原因。
(3)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草、灌木、乔木混种预防坡面侵蚀效果最好的原因。
2023-07-07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2-23高二下·上海·期末
8 . 某高校地理专业学生寒假期间到新疆伊犁河谷进行了一次野外研学活动。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判断伊宁市气候类型为____,当地地带性植被为____
(2)夏季,该地处于(     )控制。
A.副热带高压带B.盛行西风带C.副极地低压带D.东南季风
(3)伊犁河谷自西向东、海拔增加,降水有增加趋势。由此判断此地水汽来源为(     
A.太平洋B.印度洋C.大西洋D.北冰洋

材料一:为研究西北干旱区自然降雨与退化草地坡面产流、产沙的关系,及坡面管理措施对水沙变化的影响、某科研院所开展自然教育径流监测实验,在同一坡面设置枯苹履盖、水平沟、增渗孔以及对照(自然状态)4种管理措施,比较不同管理措施的效果,如下表所示。

措施枯草覆盖水平沟增渗孔对照
产流量总量(mm)0.790.802.102.80
削减率(%)71.871.425.0
产沙量总量(t·km-2)2.510.930.440.4
削减率(%)93.773.024.7
(4)指出减少坡面产流、产沙的最有效措施,并阐述其作用。

材料二:由于这里致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狂,使伊犁成为全球薰衣草三大产地之一,有着“中国薰衣草之乡”美誉。薰衣草喜光,耐旱,其生长季平均气温在12-15℃以上。


(5)从昼夜长短、气候角度解释薰衣草生长季光照充足的原因。

材料三:图为北京时间2023年1月12日2时伊犁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6)描述此时(图示时间)伊宁的天气:处于冷锋____(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风向为______(方向),风力____(大小),天气____(晴/雪)。
2023-07-07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9 .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区域之一。以小流域为单元,因地制宜进行水土保持工作,是治理水土流失的关键。在生物措施、耕作措施和工程措施的综合作用下,经过几十年的治理,林草覆盖率不断提高,黄土高原沟壑区农、林、牧业得到全面发展。图左示意黄土高原某小流域等高线分布,图右示意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之一的鱼鳞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a、b、c、d四处因地制宜采取措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地—塬面—植树种草B.b地—坡面—修筑梯田
C.c地—坡面—平整土地D.d地—沟道—打坝淤地
2.鱼鳞坑的主要作用是(     
①拦截坡面径流,沉淀泥沙
②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弱风力
③增加水域面积,发展渔业
④利于植物成活,植树造林
A.①④B.②④C.③④D.①③
3.关于图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行轮荒耕作制度,提高土壤肥力B.通过固沟、护坡、保塬工程,根治水土流失
C.以水土保持为中心,综合开发利用水土资源D.充分利用沟底谷地,扩大耕作业规模
2023-07-06更新 | 227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部分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合调研地理试题

10 . 在我国某地形区,当地农民有“宁种一亩沟,不种十亩坡”的说法。近年来,该地形区各区县开展了沟道土地综合整治工程,通过集耕地营造、坝系修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发展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实现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形区最可能为(     
A.东北平原B.横断山区C.四川盆地D.黄土高原
2.与坡面相比,沟谷内(     
A.抗旱涝能力强B.土壤肥沃,水分条件好
C.光热充足D.耕地连片,地价低
3.下列关于“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对当地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复垦空废宅基地,提升供给服务功能
B.防洪坝系建设,提升支撑服务功能
C.健全公共服务,提升调节服务功能
D.调整农业结构,提升文化服务功能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