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江镇位于贵州东南部多山地区,梯田种植水稻历史悠久。20世纪末,由于人地矛盾突出,当地积极改善生态环境,推动传统农业向农旅复合型产业转化。随着人地关系缓和与经济发展,2010年后当地人口回流,稻作梯田出现转型、破碎化趋势。近年来,当地采用“以农生旅,以旅带农”模式对梯田景观进行有深度、可持续的开发。西江镇某学校在校园附近开辟了一块稻田,并组织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参与传统水稻生产的各个环节。下图示意该镇稻作梯田可持续发展路径。


   
(1)说明山地修筑梯田能够减轻水土流失的原因。
(2)结合西江镇“以农生旅,以旅带农”模式,为其他梯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3)西江镇某学校组织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参与传统水稻生产的各个环节,指出该实践活动的现实价值。

2 .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是反映地表植被覆盖状况的一种遥感指标(正值表示有植被覆盖,且随覆盖率增大而增大)。黔桂喀斯特山区包括贵州中南部和广西中西部,土地石漠化严重。下图示意黔桂喀斯特山区不同植被类型NDVI随海拔的变化。统计表明,海拔高于2400m的植被遭破坏后极难恢复。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黔桂喀斯特山区石漠化严重的原因是(     
①降水少,地表水缺乏②成土慢,土层薄
③植被少,基岩裸露④地形崎岖,水土易流失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不同植被类型NDVI随海拔的总体变化是(     
A.海拔400~600m处均达到最大值
B.800米以下NDVI随海拔变化都一致
C.森林植被的NDVI值较其他植被类型高
D.不同植被类型NDVI随海拔变化呈线性减小趋势
3.推测海拔高于2400m的植被遭破坏后极难恢复的主要原因是(     
①气温较低,植被生长速度较慢②土壤贫瘠,植被生长营养不足
③蒸发强烈,植被难以生存④光照不足,光合作用受限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它以源远流长和含沙量大而闻名,黄河上中游地区的植被是影响产沙的关键因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的植被覆盖度自20世纪90年代至2020年显著增加,丘陵沟壑区增加趋势尤为显著。黄河调水调沙指利用黄河上的水库对水和沙进行调节,力求以最少的水量输送最多的泥沙,从而减轻下游河道淤积。2021年是黄河连续20年实施调水调沙工作。下图示意1950—2000年黄河年输沙量的变化。

   

(1)说出1950—2000年黄河年输沙量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原因。
(2)从自然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的提高给自然环境带来的变化。
(3)阐释黄河调水调沙对下游生态环境的影响。

4 . 植被覆盖度是指单位面积内植被茎、叶、枝等地上部分垂直投影到地面的面积,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影响因子。黄河流域地势西部高、东部低,西部多为高海拔山地,平均海拔高于4000m,中部为黄土高原,海拔1000~2000m,东部为滨海平原区,海拔不足100m。图为2000~2019年黄河流域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空间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流域植被覆盖度改善区集中分布在(     
A.黄河源区B.河套地区
C.中部高原地区D.下游平原地区
2.黄河流域植被显著改善区对流域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A.减少风沙危害,改善大气质量
B.减轻水土流失,减少洪涝灾害
C.增加草地面积,发展饲料加工工业
D.扩大森林面积,发展森林加工工业
2023-07-12更新 | 55次组卷 | 2卷引用:高二上地理期末卷(全国通用·选必1+选必2)-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真题检测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纵比降是河段两端的高程差与流程之比,其变化主要取决于河床高程、河流水量等因素。黄河龙门一潼关河段(以下简称“龙潼段”)冲淤变化剧烈。三门峡水库(左图)建成后,该河段的水沙运移深受影响。1973年以来,三门峡水库调整运行方式,实现库区净排沙。右图示意1960~2000年龙潼段流量1000m3/s时的纵比降和龙门站年均流量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60~1970年纵比降的变化趋势,反映出龙潼段(     
A.河道弯曲程度降低B.潼关附近河床抬升
C.雨水补给明显增多D.龙门附近侵蚀加剧
2.与1968年相比,1976年(     
A.潼关、龙门水位均较低B.潼关、龙门水位均较高
C.潼关水位较低,龙门水位较高D.潼关水位较高,龙门水位较低
3.与1976年相比,1998年龙潼段(     
A.流速较快,年输沙量较少B.流速较快,年输沙量较多
C.流速较慢,年输沙量较少D.流速较慢,年输沙量较多
2022-04-02更新 | 1823次组卷 | 16卷引用:微考点17 综合区域-备战2023年高考之地理图表专项突破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土壤厚度是指土壤母质层以上到土壤表面的垂直深度。密云区位于北京市东北部,全区面积约90%为山区,某研究团队采用抽样调查法研究该山区土壤厚度特征。下图为26个不同采样点阴坡和阳坡土壤厚度及土壤厚度随坡度变化趋势线和随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线,下表为两个采样点采集到的信息。


采样点(编号)坡向平均坡度(°)植被覆盖度(%)
12535
22545

(1)概括该研究项目名称____说出该研究成果在区域发展中的两项应用________
(2)与采样点1相比,判断采样点2土壤厚度的大小,并根据材料指出影响因素。
(3)分析密云区阳坡比阴坡土壤厚度小的原因,并说说为保持土壤厚度可采取的耕作措施。
2022-02-24更新 | 60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15 植被与土壤(精选练习)-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浙江专用)
7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黄河在河口镇(头道拐水文站下游约10千米处)至龙门区间(简称河龙区间)流经黄土高原,是黄河流域的主要泥沙来源区。河龙区间黄河干流长约725km,支流众多,流域面积约11万km2。地处温带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集中在7~8月,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20世纪60年代开始,当地居民运用“打坝淤地”的措施来治理生态环境,即在黄土高原的各级沟谷中,修筑以滞洪拦泥、淤地造田为目的的坝堤,其拦泥淤成的地叫坝地。截至2011年底共修建大型淤地坝3786座,从2000年开始植被覆盖率呈现显著增加趋势,截至2017年河龙区间植被覆盖率达到68%,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图1为河龙区间范围及大型淤地坝分布图,图2为小流域坝地示意图。

(1)简述河龙区间成为黄河流域主要泥沙来源区的原因。
(2)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打坝淤地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
(3)分析打坝淤地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
2021-12-29更新 | 638次组卷 | 6卷引用:2020新高考山东地理高考真题(非选择部分)

8 . 马蹄峪地处山东省泰山东麓,地形复杂,沟壑纵横,植被稀疏,土壤质地粗糙,受溅蚀和面蚀影响土地多沙砾化,土壤厚度经常变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土壤厚度变薄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土壤受风化作用强B.降雨流水侵蚀严重
C.地形复杂坡度较陡D.人类采石破坏土壤
2.为了减缓该地土壤变薄趋势,应该(     
A.大力引种常绿阔叶林B.修建顺坡垄梯田
C.种植板栗、柑橘等特色林果D.建设沟谷拦蓄工程
2021-11-06更新 | 510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18 区域差异与因地制宜 -2022年高三毕业班地理常考点归纳与变式演练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9 . 降水侵蚀力是指降水引起的土壤侵蚀潜在能力,对其时间变化的研究主要采用趋势分析法,数值大小表示趋势强弱,正值表示降水侵蚀力呈上升趋势,负值表示降水侵蚀力呈下降趋势。下图示意1960-2014年我国松花江流域降水侵蚀力趋势系数等值线。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松花江流域年降水侵蚀力最强的时间段是(     
A.5-6月份B.6-7月份C.7-8月份D.8-9月份
2.松花江流域最需要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B.西北地区C.东南地区D.西南地区
2021-05-09更新 | 646次组卷 | 8卷引用:专题13区域生态环境建设-2021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项汇编(天津新高考专用)

10 . 孤东位于黄河入海口北侧。1976-2014年,在海岸线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孤东近岸海域5m等深线与海岸之间的水域面积变化明显(下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76-2002年,孤东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A.一直以淤积为主B.先淤积,后侵蚀
C.一直以侵蚀为主D.先侵蚀,后淤积
2.推测2002-2014年期间,黄河中游地区
A.年降水量增加B.地表径流量增大
C.年蒸发量减少D.植被覆盖率提高
2020-04-24更新 | 991次组卷 | 21卷引用:重难点04 地壳运动与地形塑造-2021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山东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