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6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陕北延安至榆林间的森林草原区(图甲)黄土丘陵沟壑地貌发育,生态环境脆弱,长期的坡面耕作打破了生态平衡。1999年以来,该区域实施了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大范围坡耕地转为林草地,在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减弱的同时,坡面林地土壤也出现了明显的干燥化趋势,给林木正常生长带来潜在威胁。图乙示意森林草原区自然植被垂直分布的典型剖面。



(1)分析该地区长期的坡面耕作对坡面土壤产生的影响。
(2)写出下图中序号代表的内容,完善土壤干燥化思维导图。

(3)简述坡面林地干燥化过程对生态脆弱区治理的启示。
2024-02-16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长江源区从东南到西北依次分布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灌丛等植被类型。源区内根据植被生长状况及土壤水热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冻结期(10月中旬—次年4月上旬)、生长前期(4月中旬—5月中旬)、生长期(5月下旬—8月中旬)和生长后期(8月下旬—10月上旬)。源区内不同阶段,尤其是冻结期和生长期之间日均蒸散发量(水分蒸发和散发量的简称)差异显著。下图示意长江源区位置及各典型高寒草地的面积年均变化率。



(1)分析长江源区不同阶段蒸散发量差异显著的原因。
(2)说明长江源区高寒草地的总体变化趋势及带来的影响。
(3)推测长江源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变化的主要因素。
2022-02-24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县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在贵州某石灰岩广泛发育的地区,由于人类长期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土壤侵蚀严重,基岩裸露,植被退化。该地区植被表现为“乔木—乔灌林—灌木林—稀灌草坡—稀疏灌草丛”的退化演替过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当地土壤侵蚀的主要外力是
A.流水作用B.风力作用C.海水作用D.冰川作用
2.推断造成该地区植被退化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砍伐B.过度放牧C.工程建设D.不合理灌溉
3.在该地植被退化过程中,下列指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趋势的是
A.乔冠层密度B.群落生物量C.植株高度D.植株数量

4 . 土壤水分是陆地水循环过程的关键环节。马尾松是我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松树,耐干旱瘠薄,对土壤要求不高,是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区荒山造林首选树种。但近年来研究表明,“远看绿油油,近看水土流”的“林下水土流失”问题十分严重。下图示意马尾松覆盖下各层土壤含水率对大雨的响应。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马尾松覆盖下各土层土壤含水率受降水影响,正确的是
A.降雨强度与土壤含水率同步增长
B.降雨强度越大,土壤含水率增长速率越慢
C.强降雨2小时后,5cm、15cm、30cm土层土壤含水率呈快速下降趋势
D.各土层土壤含水率由大到小一般依次为15cm、5cm、30cm、60cm
2.造成“远看绿油油,近看水土流”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A.马尾松林层结构单一,拦蓄降水能力弱B.降水强度比以前大
C.放松了水土保持的措施与管理D.红壤土质疏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降雨发生时,雨滴由一定的高度降落到地表,具有一定的雨滴动能。雨滴动能作用于地表,导致土壤结构破坏,土壤团粒被分散、溅起和增强地表薄层径流紊动等现象称为雨滴溅蚀作用,雨滴溅蚀是土壤侵蚀的初始过程。近年来,许多地理学者针对喀斯特坡耕地土壤侵蚀中的降雨因素,通过室内模拟降雨或野外定位监测对喀斯特坡耕地土壤侵蚀基本特征进行了研究。某高校林学院研究团队,在研究降雨下喀斯特坡耕地土壤养分输出机制时,通过查阅资料和实地调查等前期准备工作,采用了室内模拟降雨方式进行,下图为研究团队获取的部分实验数据资料。



(1)与野外定位监测相比,说明研究团队采用室内模拟降雨的原因。
(2)指出该实验前期准备工作所涉及的具体方面。
(3)据材料描述地表泥沙量随降雨历时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原因。
(4)分析喀斯特坡耕地土壤侵蚀可能会带来哪些生态环境问题。

6 . 石漠化是植被、土壤覆盖的碳酸盐岩地区转变为岩石裸露的喀斯特景观的过程,是中国南方亚热带喀斯特地区严峻的生态问题。下图示意广西西北部某县城不同强度石漠化发生率(不同坡度等级的石漠化发生率为某一坡度等级石漠化面积与该坡度等级喀斯特面积的比值)随坡度等级的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 )
A.潜在石漠化与坡度等级关系不大B.极强度石漠化在一级坡度发生率很高
C.坡度越小,石漠化程度越高D.石漠化发生率为轻度>中度>极强度>强度
2.六级坡度以上各级石漠化发生率随坡度增加大致呈下降趋势,其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
A.土层厚度B.光照强度C.人类活动D.岩石类型
3.下列关于当地防治石漠化的措施,最有效的是( )
A.降低坡度,修筑梯田B.北土南运,改良土壤
C.封闭矿区,禁止开采D.恢复植被,保持水土
2020-11-09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西联合校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下图所示为黄河临河段河道长度和面积变化趋势,以及该河段水文站统计的年径流量 和年输沙量。自1990年始,刘家峡及龙羊峡水库联合运行,2000年之后,流域管理者为了 解决黄河下游河道断流的问题,完善了水库联合运行制度。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正确反映图中所示信息的是
A.河道长度在19952000年间大幅度减小,此后出现增加趋势
B.河道面积在2000年之前显著减小,2000年之后呈现小幅度波动变化
C.19952000年间河道年输沙量明显减少,年径流量明显增加
D.2000年之后河道年输沙量和年径流量均明显减少
2.关于黄河临河段1990年后河道长度及面积变化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道长度及面积变化与年径流量、年输沙量的变化没有直接关系
B.1990~ 2000年该河段河道萎缩最显著,主要是黄河上游大坝联合运行导致的结果
C.2000年后黄河临河段河道的变化趋势明显弱化,主要是自然原因造成的
D.水库的建设不会改变河道的形变过程
2017-08-16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江镇位于贵州东南部多山地区,梯田种植水稻历史悠久。20世纪末,由于人地矛盾突出,当地积极改善生态环境,推动传统农业向农旅复合型产业转化。随着人地关系缓和与经济发展,2010年后当地人口回流,稻作梯田出现转型、破碎化趋势。近年来,当地采用“以农生旅,以旅带农”模式对梯田景观进行有深度、可持续的开发。西江镇某学校在校园附近开辟了一块稻田,并组织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参与传统水稻生产的各个环节。下图示意该镇稻作梯田可持续发展路径。


   
(1)说明山地修筑梯田能够减轻水土流失的原因。
(2)结合西江镇“以农生旅,以旅带农”模式,为其他梯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3)西江镇某学校组织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参与传统水稻生产的各个环节,指出该实践活动的现实价值。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它以源远流长和含沙量大而闻名,黄河上中游地区的植被是影响产沙的关键因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的植被覆盖度自20世纪90年代至2020年显著增加,丘陵沟壑区增加趋势尤为显著。黄河调水调沙指利用黄河上的水库对水和沙进行调节,力求以最少的水量输送最多的泥沙,从而减轻下游河道淤积。2021年是黄河连续20年实施调水调沙工作。下图示意1950—2000年黄河年输沙量的变化。

   

(1)说出1950—2000年黄河年输沙量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原因。
(2)从自然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的提高给自然环境带来的变化。
(3)阐释黄河调水调沙对下游生态环境的影响。

10 . 植被覆盖度是指单位面积内植被茎、叶、枝等地上部分垂直投影到地面的面积,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影响因子。黄河流域地势西部高、东部低,西部多为高海拔山地,平均海拔高于4000m,中部为黄土高原,海拔1000~2000m,东部为滨海平原区,海拔不足100m。图为2000~2019年黄河流域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空间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流域植被覆盖度改善区集中分布在(     
A.黄河源区B.河套地区
C.中部高原地区D.下游平原地区
2.黄河流域植被显著改善区对流域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A.减少风沙危害,改善大气质量
B.减轻水土流失,减少洪涝灾害
C.增加草地面积,发展饲料加工工业
D.扩大森林面积,发展森林加工工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