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0 道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 . 降水侵蚀力是指降水引起的土壤侵蚀潜在能力,对其时间变化的研究主要采用趋势分析法,数值大小表示趋势强弱,正值表示降水侵蚀力呈上升趋势,负值表示降水侵蚀力呈下降趋势。下图示意1960-2014年我国松花江流域降水侵蚀力趋势系数等值线。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松花江流域年降水侵蚀力最强的时间段是(     
A.5-6月份B.6-7月份C.7-8月份D.8-9月份
2.松花江流域最需要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B.西北地区C.东南地区D.西南地区
2021-05-09更新 | 646次组卷 | 8卷引用:天津市河东区2020-2021学年高三第一次模拟地理试题

2 .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是通过标准化降水与潜在蒸散的差值,表征一个地区干湿状况偏离常年的程度,是分析干旱演变趋势的理想指标。下图为1960—2016年黄土高原年尺度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空间变化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整体呈现变干趋势的地区为(     
A.陕西北部B.山西北部C.内蒙古南部D.宁夏全部
2.导致黄土高原年尺度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地势B.太阳辐射C.距海远近D.大气环流
3.仅考虑年尺度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整体变化趋势的影响,图示区域(     
A.土地荒漠化加重B.水土流失加剧C.生物多样性增多D.土壤板结严重
2021-05-25更新 | 380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射洪市2021届高考前模拟测试地理试题
3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受地形、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我国20世纪末以前水土流失十分严重,进入21世纪后水土流失面积开始减少,水土流失恶化的趋势基本得到遏制。图甲为黄土高原生态修复前旧图,图乙为黄土高原生态修复后示意图。从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分析,1982年至2013年,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度指数由0.30上升到0.450



简述黄土高原生态修复对环境的影响。
2020-02-03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文综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无定河流域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黄土高原北部地区,是黄河中游区最大的流域。年降水量在300~550mm,由于不同历史时期流域内农牧经营方式多有变化,无定河流量大小和清浊也变化无常,故有无定河之名。20世纪70年代以来,无定河径流量下降趋势明显,给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

左图为无定河流域水系结构示意图,右图为1933~2012年无定河径流变化示意图。

(1)描述无定河干流的大致流向及南北两侧地形的差异,并简述两侧地形差异的理由。
(2)分析无定河水质清浊不定的自然原因。
(3)分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无定河流域径流量减小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
5 . 我国北方地区沙漠化土地面积较20世纪末有所减少,沙漠化整体扩展的趋势已得到初步抑制。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分别指出榆林丘陵沟壑区和风沙草滩区的主要环境问题。
(2)结合材料,简述上述环境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
(3)1998年以来,榆林地区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好的综合整治,试指出其治理的措施。
2020-05-23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地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文)试题

6 . 孤东位于黄河入海口北侧。1976-2014年,在海岸线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孤东近岸海域5m等深线与海岸之间的水域面积变化明显(下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76-2002年,孤东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A.一直以淤积为主B.先淤积,后侵蚀
C.一直以侵蚀为主D.先侵蚀,后淤积
2.推测2002-2014年期间,黄河中游地区
A.年降水量增加B.地表径流量增大
C.年蒸发量减少D.植被覆盖率提高
2020-04-24更新 | 991次组卷 | 2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等九市联考2019-2020学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甘肃省Z县地处黄土高原西部,境内山地和丘陵沟壑面积广阔,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县。区域内年均降水量达550mm,其中7~9月降水量占到全年的60%。世代耕作导致区域内自然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农作物产量低而且不稳定。自1999年起,Z县全面实施生态退耕,大力推广“林草间作”生产模式。目前Z县已成为国家级的“生态建设示范县”和“经济林建设示范县”。


(1)分析Z县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

苜蓿根茎粗壮,生长迅速,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喜光照,耐贫瘠,能改良土壤。其茎叶柔嫩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广泛种植的优质牧草。


(2)据上图概括“林草间作”生产模式中,种植苜蓿所得收益的总体变化趋势,并说明这一变化的原因。

退耕还林是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与纯林种植相比,“林草间作”的生产模式在取得良好生态效益的同时,又实现了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3)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说出与纯林退耕相比“林草间作”生产模式的优势。
(4)为进一步推广“林草间作”生产模式,说出Z县政府可采取的措施。
2019-09-25更新 | 189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18-2019学年高三(上)期末练习地理试题
20-21高三上·河北衡水·期末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治沟造地是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治理的一项重要措施,以小流域为单元,通过闸沟造地、打坝修渠、垫沟覆土等主要措施,实行坝渠配套,层层设防。做到治洶造地与生态建设、耕地保护、水资源高效利用相结合。2013年开始在延安试点实施的治沟造地(2013--017年),已完成造地50万亩。沟道地形复杂、洪水集中、生态脆弱,是水土流失的策源地,是治沟造地的难点。延安市遵循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的原则,按照坝、渠、田、路、树综合配套,留足水道、畅通行洪、先渗后溢、保持水土、防涝防洪防盐碱的恩路,采取适度开挖、分级削坡,以坝控制、层层设防,造林种草、恢复植被等工程措施,解决了洶坡稳定、工程防洪安全、植被恢复三个关键技术问题。中科院某研究团队在延安市甘谷驿镇顾屯选择了治沟造地和未治沟造地大流域(由众多小流域组成)开展对比观测研究。下图为治沟造地和未治沟造地大流域径流量及无机氮养分输出量的差异对比统计图。



(1)指出治沟造地后河谷地形地貌的变化。
(2)分析治沟造地和未治沟造地大流域水土流失量的差异。
(3)推测治沟造地大流域耕地土壤含盐量的变化趋势,并说明原因。
(4)说明若黄土高原大规模推广治沟造地模式将对该流域河流产生的影响。
2020-04-16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南昌新东方】2020届衡水高三期末联考文综试卷 005

9 . 1978年以来,在全球气候变化与工业化、城市化背景下,中国粮食生产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下表为1990-2010年中国不同雨量带的粮食产量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年均降雨量
(mm)
不同年份粮食产量(104t)1990-2010
粮食增产率(%)
19901995200020052010
<200863.91044.91242.21284.31800.2108.4
200-400883.41195.21137.71496.91743.597.4
400-80016177.320192.319425.322011.128389.975.5
≥80025832.227663.727922.927851.729887.415.7

1.1990-2010年间,中国粮食生产重心区域的变化趋势是
A.由200mm以下雨量带向200-400mm雨量带偏移
B.由200-400mm雨量带向400-800mm雨量带偏移
C.由400-800mm雨量带向800mm以上雨量带偏移
D.由800mm以上雨量带向400-800mm雨量带偏移
2.年均降水量<200mm地区粮食增产率较高,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加剧B.土壤盐碱化加重
C.石漠化现象加剧D.生物多样化增多
2020-03-20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10 . 黄土丘陵沟壑区滑坡频发,其中滑动面深度小于6m的浅层滑坡是该区的主要滑坡类型。浅层滑坡形成次生裸地,随着时间的推移,次生裸地上的植被开始演替。研究人员在纸坊沟小流域选择了人为干扰较少,立地条件类似的6个典型浅层滑坡堆积体,对滑坡堆积体上植物群落进行演替研究,下表为6个演替年限依次增加的植物群落。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选择以立地条件类似且未发生滑坡坡面上的植物群落为对照样本,该植物主要为
A.猪毛蒿B.野菊花
C.早熟禾D.铁杆蒿
2.随着演替年限的增加,植物群落特征出现增大—减小—增大趋势的是
A.物种多样性B.植被覆盖度
C.地上生物量D.土壤有机质
3.黄土高原浅层滑坡形成次生裸地,浅层滑坡裸地初期治理适合
A.种耐旱草B.自然恢复
C.植耐旱树D.种植灌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