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1 道试题
1 . 华北地区不合理的农业灌溉会导致(     
A.土壤盐碱化B.水土流失C.水体污染D.土地荒漠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地理兴趣小组对某小流域进行水土流失的调查。据此回答下题。

在调查之前,该组同学需要优先收集调查区的地形图和(     
A.气温分布图B.降水量分布图
C.工业分布图D.旅游景点分布图
2023-02-03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惠东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我国东北黑土地的利用正在改变传统耕作方式,实施保护性耕作方式。下图为两种不同耕作方式的土壤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东北是世界三大黑土地分布区之一,黑土地的黑色源于(     
A.土壤中含大量有机质
B.成土母岩为黑色
C.含大量的铁锰黑色金属
D.土壤中水分含量高
2.由图可知,黑土地的保护性耕作与传统耕作的区别是(     
A.保护性耕作以种草种树为主,传统耕作种植粮食作物
B.保护性耕作施化肥,传统耕作施农家肥
C.保护性耕作不翻地起垄,传统耕作要翻地起垄
D.保护性耕作以大型机械化为主,传统耕作以小型农机为主
3.与传统耕作土壤相比,实施保护性耕作的显著变化是(     
A.土壤生物之间的联系减弱B.生物多样性减弱
C.土壤透气性增强D.土壤肥力损失少
2023-01-04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大联考地理试题

4 .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少,随着人口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确保耕地的数量和质量,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至关重要。下图示意我国不同地区生产力下降耕地占总耕地面积比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生产力下降的耕地占总耕地面积比重(     
A.黄淮海地区平原大于山区B.全国山区大于平原
C.南方地区平原与山区差异大D.西北地区山区小于平原
2.山区耕地生产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土地沙化B.草原退化C.水土流失D.土壤污染
3.为了恢复耕地生产力,可采取的长效措施是(     
A.种植绿肥植物,改善耕地性状B.增施复合肥料,提高耕地肥力
C.推广农、牧业相结合的经营方式D.推广免耕、少耕、轮耕耕作技术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不同坡度地形比例图(左图)和能源消费结构图(右图)。本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治理该环境问题的主要可行途径是(     

①开发小水电②封山育林禁止采伐
③用矿物燃料替代薪柴、秸秆等生物能④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22-06-16更新 | 39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6 . 下图为我国部分生态问题的分布区图。完成下列关于图示地区主要生态问题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A.丙地区—土地沙漠化B.乙地区—水土流失
C.丁地区—土壤盐碱化D.甲地区—土地石漠化

7 . 某校学生利用实验装置开展水土流失成因探究的四次实验。四次实验中只有表中所列的条件有变化,其他条件都相同,且实验结束后坡面上都有残留沙土。据此完成下面各题。


实验组实验甲实验乙实验丙实验丁
坡面坡度15°25°15°25°
降水强度2mm/h2mm/h1mm/h1mm/h
泥沙收集盘中的泥沙含量abcd

1.四次实验结果可能会是(     
①b>a>d>c
②d>b>c>a
③b>d>a>c
④c>b>d>a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在不改造的情况下,此实验器材无法模拟或演示(     
A.坡面沟谷发育B.流水堆积地貌发育
C.山洪泥石流D.冲积扇上河流改道

8 . 下图为某地理考察小组在我国某地进行科学考察时绘制的景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观察图示地貌时应该选择的观察地点是(     
A.甲B.乙C.丙D.丁
2.图中甲处地貌类型为(     
A.陡崖B.鞍部C.山脊D.山谷
3.陡坡上开梯田,容易造成(     
A.地震破坏B.土壤侵蚀C.滑坡灾害D.沙漠化
2022-01-06更新 | 109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9 . 下图示意陕北某地地貌景观,该地红层由红色碎屑岩组成,形成于风成沙漠环境下的内陆盆地。红层(K1l)和黄土(Ql)间存在部分岩层缺失的不整合界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红层最可能是(     
A.沉积岩B.变质岩C.喷出岩D.侵入岩
2.该地红层和黄土间存在不整合界面,反映(     
A.黄土形成之前,红层曾受侵蚀B.黄土形成之前,红层曾受沉积
C.黄土形成之后,红层持续沉积D.黄土形成之后,红层持续侵蚀
3.红层形成到黄土形成期间,该地干湿变化可能是(     
A.湿—干—湿B.干—干—湿C.湿—湿—干D.干—湿—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泉州湾位于24°37′N~24°53′N,118°37′E~119°00′E,为晋江、洛阳江汇合入海的半封闭海湾。东濒台湾海峡,海岸线140余千米。下图示意泉州湾后渚港1972~1982年航道等深线变化对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1972年相比.1982年后清港(     
A.航运条件改善B.港区的水深变 大C.港区浅滩减少D.岸线向航道推进
2.与1972~1982年后清港航道变化状况关联性最大的是(     
A.年降水量增多B.植被覆盖率高C.沿岸用水量小D.水土流失严重
2021-12-29更新 | 309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