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4) |
名校

1 . 黄土塬又称“黄土平台”,黄土桌状高地,塬是中国西北地区群众对顶面平坦宽阔,周边为沟谷切割的黄土堆积高地的俗称。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为合理利用土地、保持水土,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①甲地打坝淤地   ②乙处整修梯田    ③丙处修建水库   ④丁处平整土地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如果不施加入为措施,若干年后塬面边界有可能变为
A.aB.bC.1020米等高线D.1010米等高线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名校

2 . 黄土碟是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的圆形或椭圆形洼地,其深度一般在2~3米,直径约为10米。黄土碟是由于地表水下渗并浸湿了黄土层,在重力作用下,导致地面下沉凹陷而成,是陷穴冲沟发育的一个标志。下图为一处黄土碟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黄土碟多位于黄土高原(     
①沟谷沟尾的下方②沟谷沟头的上方③南部地区④北部地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黄土碟形状呈椭圆形,可能是因为其分布地区(     
A.土层浅薄B.土质结实C.地势低洼D.地面微斜
3.在黄土碟分布较多的地区进行工程建设时,应特别注意(     
A.增建拦土大坝B.远离沟谷坡底C.防止水流渗入D.增加植被覆盖
2024-04-17更新 | 197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沧州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3 . 黄土碟是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的圆形或椭圆形洼地,其深度一般在2~3米,直径约为10米。黄土碟是由于地表水下渗并浸湿了黄土层,在重力作用下,导致地面下沉凹陷而成,是陷穴冲沟发育的一个标志。下图为一处黄土碟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黄土碟多位于黄土高原(     
①沟谷沟尾的下方②沟谷沟头的上方③南部地区④北部地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黄土碟形状呈椭圆形,可能是因为其分布地区(     
A.土层浅薄B.土质结实C.地势低洼D.地面微斜
3.在黄土碟分布较多的地区进行工程建设时,应特别注意(     
A.增建拦土大坝B.远离沟谷坡底C.防止水流渗入D.增加植被覆盖
2024-04-21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高三复习质量检测二模地理试题
4 .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位于内蒙古高原东南边缘和黄土高原北部,它是相邻生态系统的边缘交汇带,是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和人为干扰响应较为敏感的地段。下图为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位置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农牧交错地带介于我国的
A.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地带
B.半湿润区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
C.水田农业与旱作农业的过渡地带
D.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过渡地带
2.北方农牧交错带的主要生态功能是
①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
②东部农耕区的粮食供应地
③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
④西部牧区的畜产品供应地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3.在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地带,有顺序地在季节或年间轮换种植不同作物,其主要目的是
A.清除土壤污染B.治理荒漠化土地
C.恢复土壤肥力D.防治土壤盐碱化
2018-02-04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为研究不同植被群落下土壤特性的差异,某科研团队在贵州一喀斯特实验样地(样地内降水、温度等气候因素大致相当)进行了生态实验研究。下图为不同植被群落下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抗蚀指数的实验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实验结果表明(     
A.阔叶林土层有机质含量随深度增加下降最显著
B.灌丛土层有机质含量随深度增加变化幅度最大
C.针叶林土层抗蚀能力随深度增加变化幅度最大
D.三种植被土层抗蚀能力随深度增加均有所增强
2.10-20cm土层中针叶林有机质含量最高的原因可能是(     
A.针叶林土层降水量小,有机质淋失少
B.针叶林土层温度高,有机质分解快
C.针叶林生物量流动最大,下部土层枯落物分解转化多
D.针吐林土层表层土质疏松,有机质淋溶向下淀积量大
3.在喀斯特地区,如果以防治土壤侵蚀为目的,应考虑种植的树种为(     
A.灌丛B.针叶林C.阔叶林D.混交林
2022-02-15更新 | 521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1高考模拟卷1(河北卷)-2021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
10-11高二下·河北邢台·阶段练习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6 . 读云南路南石林地区不同植被下土层空气中CO2浓度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

1.如果水分条件相同,下列植被分布区中土层最容易被溶蚀的是( )
A.无植被耕地B.人工草坡
C.柏树林D.天然草坡
2.如果当地植被遭到破坏,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或自然灾害。但不会引起 ( )
A.水土流失B.荒漠化
C.滑坡、泥石流D.土壤盐碱化

7 . 洛川县位于陕西省中部,延安市南部,地处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全县面积1 886平方千米,全县总人口22.57万人。洛川县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经济发展落后。下图示意陕西省洛川县及其乡镇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造成洛川县水土流失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过度放牧B.过度樵采C.过度开垦D.过度开矿
2.如果要制作一幅反映该县各乡镇的水土流失现状图,需要的地理信息图层主要有(  )
①等高线图②人口密度图③土地利用现状图④地表植被覆盖图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8 . 植被绿度线是确定植被与非植被显著变化的分界线,黄土高原是典型的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也是植被绿度变化的热点地区。2000年后黄土高原植被绿度显著增加,平均增速是2000年前的3~4倍。下图为1960—2020年黄土高原降水(a)和温度(b)的变化趋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黄土高原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趋势,推测黄土高原植被绿度线向(     
A.东南移动B.东北移动
C.西南移动D.西北移动
2.与黄土高原植被绿度线变化相关的是(     
①降雨量增加,促进植被的生长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
③温度升高促使植物生长期延长④盐碱化问题减轻,土壤肥力提升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4-03-22更新 | 384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沧县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下学期3月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9 . 下图示意热带雨林地区的两种咖啡种植模式。传统的咖啡种植一般采取模式甲;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新咖啡品种的出现,大量咖啡种植改为了模式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两种模式下,咖啡生长条件差异最明显的是(     
A.热量B.水分C.地形D.光照
2.推测模式乙的大范围推广可能给当地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滑坡泥石流C.旱涝频发D.土地盐碱化

10 . 黄土高原蔡家川流域面积约38km2,主沟长约12km,东西走向,流域内有地形地貌基本相同、面积相近的柳沟流域和北坡流域,区域内经历了一次260分钟降水,导致河流径流深(即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上指定断面的径流量除以该断面以上的流域面积所得的值)发生明显变化。下图为柳沟流域、北坡流域该次降水引起的河流径流深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次降水(     
A.北坡流域洪灾更为严重B.两流域同时经历最大降水强度
C.柳沟流域土壤侵蚀程度更强D.柳沟流域降水量少于北坡流域
2.推测导致图示径流深差异的关键环节是(     
A.蒸发与下渗B.降水与下渗C.降水与蒸腾D.蒸发与蒸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