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甘肃定西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西秦岭交汇地带,该县九华沟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与高效农业、庭院经济相结合,效益显著。下图为九华沟流域调控体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该流域调控系统中,治理措施合理的是(     
A.甲处开垦梯田B.乙处造林种草C.丙处打淤地坝D.丁处挖鱼鳞坑
2.造成九华沟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黄土广布,土质疏松B.气候干燥,毁林开荒
C.道路建设,工程开发D.长期开垦,过牧过樵
3.该地将小流域综合治理与高效农业、庭院经济相结合,产生的生态效益是(     
A.促进农业生产结构多元化,提高农民经济收入
B.实现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生态环境恢复良好
C.推动当地特色农业发展,提高城镇化发展速度
D.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推进城乡融合产业融合

2 . 生物结皮是生长于土壤表层的蓝绿藻、苔藓、地衣等与土壤复合而形成的具有生命活性的复合体。黄土高原的黄土沟壑区由于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生物结皮在退耕坡地上广泛发育,研究发现生物结皮坡面的初始产流明显早于翻耕后的裸土坡面。如图示意黄土高原某沟壑区一次降水过程中不同坡面产流量随降水历时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两种坡面初始产流的早晚存在差别,是因为降雨初期(     
A.裸土坡面土壤孔隙度大B.生物结皮坡面入渗速率快
C.裸土坡面地表摩擦力大D.生物结皮坡面土壤不稳定
2.与裸土坡面相比,在降水历时较长的状况下,生物结皮对坡面的影响是(     
A.保持坡面水土B.增加坡面径流
C.增加坡面淤积D.加剧坡面冲刷
2022-11-22更新 | 342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A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3 . 淤地坝是黄土高原地区人民在长期水土保持实践中独创的治理水土流失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工程措施。下图示意淤地坝结构。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不属于淤地坝作用的是(     
A.可以蓄水,调节局部地区小气候B.可以拦泥造地,稳定沟床
C.可以保持水土,增加农业产出D.蓄水加剧下游水资源短缺
2.治黄先治沙,治沙先治水,说明(     
A.解决黄河水害要先加高堤坝约束黄河的水流
B.放水冲沙减淤才是解决黄河水害的根本措施
C.对全流域水资源进行统筹调度可以有效防洪
D.植树种草可涵养水源稳固坡面进而有效防洪
3.淤地坝造成的影响是(     
A.蓄水发电优化能源结构B.河口三角洲面积增速加快
C.流域内生物多样性增多D.下游地上河危害得以根治
2022-05-01更新 | 540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2届辽宁省鞍山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4 . 下表示意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同土地覆被水土流失的观测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降雨量/mm降雨强度混交林地坡耕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
径流量/L泥沙量/kg径流量/L泥沙量/kg径流量/L泥沙量/kg径流量/L泥沙量/kg
331110.115541.31534.715418
14很强290.532739.4710.821225
19280.31131.2510.4520.6
1.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     
A.坡耕地、混交林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
B.混交林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
C.混交林地、油松幼林地、荒草地、坡耕地
D.混交林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荒草地
2.相同降雨强度下,不同土地覆被的径流量不同,体现了自然环境的(     
A.供给服务B.调节服务
C.文化服务D.支撑服务
3.下列判断中,符合该地情况的是(     
①自然恢复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
②开垦坡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
③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
④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优于退耕还草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土壤是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不同地域土壤性状差异较大某中学暑假进行研学旅行,野外考察东北平原、江南丘陵和陕北高原的土壤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江南丘陵相比,东北平原的土壤(     
A.土层厚度薄B.腐殖质累积量大
C.降水淋溶作用强D.微生物分解作用强
2.与另两地相比,陕北高原的土壤最显著的优势是(     
A.有机质含量高B.通气透水性好
C.土壤紧实度高D.水分条件好
11-12高二上·云南德宏·期末
单选题-题组 | 容易(0.94) |
名校
6 . 在黄土高原的缓坡上修筑梯田是该区域综合治理的一项措施。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梯田田埂的水平延长方向一般与
A.坡面倾斜方向一致B.等高线基本平行
C.山谷走向基本一致D.山脊走向基本平行
2.梯田的修筑,显著地改变了山坡的
A.形态B.土壤类型C.坡向D.物质组成
2019-10-02更新 | 471次组卷 | 20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辽宁省鞍山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9-10高二下·河南郑州·期中
7 . 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既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读“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灾害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有
①干旱②滑坡③台风④风暴潮   ⑤寒潮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③④⑤D.①③⑤
2.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d分布最为集中的自然灾害是
A.洪涝B.台风C.泥石流D.干旱
3.图中a、b、c、d四个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A.AB.bC.cD.d
4.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下列工程中,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是                               
①兴建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   ②兴建长江、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工程③修建“西气东输”管道 ④在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工程⑤兴建广东大亚湾和阳江核电站⑥加固长江、黄河、珠江大堤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⑥C.①②③⑥D.②③④⑤
2016-12-12更新 | 633次组卷 | 9卷引用:2013-2014学年辽宁鞍山市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B)
8 . 2014年6月17日是第20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其宣传主题为“土地是人类的未来,让土地免受气候危害”,旨在告诉世人,要实现人类发展和进步,必须保护我们的生存根基——防治土地退化和荒漠化。结合图,分体回答下题。

1.图中显示我国沙漠化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A.年降水量低于400毫米的地区B.亚热带、暖温带地区
C.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的地区D.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上
2.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共同成因是
①石灰岩广布,土壤发育浅薄 ②植被破坏 ③土层疏松 ④夏季降水集中且强度大
A.① ②B.② ④C.③ ④D.② ③
3.图中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地区表现为南方少、北方多,其主要的人为原因是
A.北方春季蒸发量大于降水量B.北方不合理的灌溉
C.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D.北方大量开垦湿地
2016-11-27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辽宁鞍山第一中学等六校高二上期末地理卷
9 . 下图示意我国地理位置39°N附近某区域。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  )
A.甲B.乙
C.丙D.丁
2.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  )
A.甲地区植被退化B.乙地区沙化
C.丙地区荒漠化D.丁地区植被改善
2016-11-26更新 | 446次组卷 | 22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