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山坡坡上栽树崖畔畔青,黄土高坡有了好风景;狂沙那个不起尘少见,林果绕村绿满眼……”这是流传在延安市的一首信天游。读延安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筑起一条坝,活了一条沟”指的是小流域综合治理。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适合建坝的是(     
A.①④两地B.②③两地C.①③两地D.②④两地
2.下列治理图示地区主要环境问题的基本措施中,见效最快的是(     
A.培育高产稳产农田,推广免耕法,冬季留茬
B.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改善天然草场植被
C.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D.打坝淤地、沟头防护,存放优质表土
2024-01-12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2 . 黄土高原是我国四大高原之一,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黄土分布区。这里虽有自然资源(尤其是能源资源)丰富的优势,但也存在着生态环境脆弱的劣势。根据所学内容,回答下面小题。

1.目前黄土高原地区最大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石质荒漠化B.酸雨C.水土流失D.气候变暖
2.下列关于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它处于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地区
B.它处于从湿润地区向干旱地区过渡地区
C.它处于从农业区向牧业区过渡地区
D.它处于从森林向荒漠过渡地区

3 . 读我国南方农牧交错带分布(斜线部分)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南方农牧交错带自然地理特征及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沙漠化问题突出B.地形崎岖,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
C.矿产资源丰富,水能充足,重化工业发达D.沉积作用强,土壤深厚肥沃,农作物单产高
2.南方农牧交错带东、西两侧农业生产活动差异显著,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地域文化B.海陆位置C.交通条件D.地形地势

4 . 我国西北地区冬季取暖时间长且能源消耗量大。西北地区农村家庭取暖常见的燃料为牛羊粪、薪柴、煤炭、电力和天然气,其中电力和天然气为清洁能源,牛羊粪、薪柴和煤炭为非清洁能源。目前,西北地区农村家庭取暖能源仍以煤炭为主,污染物排放量大。近年来,虽然多个地区开展了清洁取暖工作,但农村地区清洁能源的使用率仍然较低。下图示意西北各生态脆弱区农村家庭取暖人均能源消费支出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四地农村家庭取暖能源消费结构(     
A.陕西黄土生态脆弱区最为清洁B.煤炭消费占比以甘肃黄土生态脆弱区为最高
C.青海高寒生态脆弱区较为多元D.宁夏沙漠生态脆弱区取暖负担较低
2.四地中,甘肃黄土生态脆弱区农村家庭取暖人均能源消费支出最少的原因可能是(     
A.纬度较低,气候温暖B.集中供暖覆盖率高
C.牛羊粪和薪柴使用较多D.经济发展水平低
3.优化西北生态脆弱区农村家庭取暖能源消费结构的可行措施有(     
①禁止使用牛羊粪和薪柴             ②建设大型风力发电场和水电站
③推广小型光伏发电                    ④政府增加清洁能源消费补贴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东北黑土地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当地高强度的农业垦殖造成了大量侵蚀沟,导致了严重的黑土流失。某研究团队分析了东北低山丘陵区侵蚀沟的基本特征与时空演化趋势,探讨了坡度和坡向对侵蚀沟发育的影响,为当地选择展开黑土保持的重点区域和确定治理措施提供了大量科学数据。下图示意东北低山丘陵区不同坡度(甲)和坡向(乙)的侵蚀沟沟壑密度变化(2021年),完成下列小题。

         

1.根据当地坡度和沟壑密度的关系分析,可推测(     
A.9°以下为森林地带B.15°以下垦殖强度最大
C.18°以上为石质荒地D.21°以上坡面汇流最强
2.从坡向看,影响当地沟壑密度大小的主要自然因素不包括(     
A.黑土质地B.地表径流C.年降水量D.昼夜温差
3.当地黑土保持的重点区域应选在(     
A.3°以下的东坡B.6~9左右的南坡
C.12~15°的东南坡D.18~21°的西北坡

6 . 我国某山地上的公路呈“S”形弯曲(如图),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引来了许多游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公路修建成“S”形的主要目的是(     
A.制造旅游景观B.减小山地坡度C.降低修建难度D.减轻水土流失
2.据统计,1月份该公路交通事故较多,其原因最可能是(     
A.道路结冰,车辆易发生侧滑B.车流量大,容易追尾
C.弯道较多,车辆视野受限D.阴雨天多,能见度低
3.该公路靠山壁的一侧有混凝土砌成的挡土墙,墙上有很多孔洞,推测孔洞的主要作用是(     
A.预留检修孔洞,便于维修B.为固定铆钉所留,便于施工
C.方便土壤透气,防止异味D.排出表土中水分,防止滑坡

7 . 石漠化是荒漠化的一种。喀斯特地区尖锐的人地矛盾易造成石漠化。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导致部分耕地撂荒,从而影响了石漠化的发展。撂荒地前期水土流失明显,后期生态恢复抑制石漠化发展。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撂荒后期能抑制石漠化的主要原因(     
A.降低坡度B.恢复了植被
C.减小降雨强度D.减少雨水下渗速率
2.下列有关我国荒漠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陡坡修建梯田能减少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B.排灌结合能缓解土壤盐渍化
C.农牧交错带应扩大耕地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D.西北地区受副高控制,降水稀少易发生荒漠化
2023-03-14更新 | 163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豫南六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8 . 我国生态脆弱区类型多,分布广。为治理生态脆弱区,人们在坡地上大量修筑鱼鳞坑(如下图),在坑内栽种植被,生态环境问题明显改善。鱼鳞坑是山坡上挖掘的有一定蓄水容量的土坑,多呈半月形沿等高线排列,且上下鱼鳞坑呈“品”字形交错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鱼鳞坑呈“品”字形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分散地表径流B.减少径流下渗C.增加地表粗糙度D.利于植被生长
2.鱼鳞坑的主要功能是(     
A.美化环境B.防风固土C.调节气候D.储水护坡

9 . 下表示意甲、乙两种环境问题在四个省级行政区的危害程度(☆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广东四川新疆山西
☆☆☆☆☆☆☆☆☆
☆☆☆☆☆☆☆

1.下列环境问题对应正确的是(     
A.甲—水土流失B.乙—土地荒漠化C.甲—酸雨D.乙—森林锐减
2.甲环境问题在新疆危害程度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森林覆盖率高B.纬度较高C.降水量少D.土壤贫瘠
3.为治理乙环境问题,广东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改进耕作制度B.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C.退耕还牧D.改善冬季供暖设施

10 . 下图中,左图是某时期某流域局部地形图,右图是若干年后该地区土地利用状况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结合左图,在右图①~④地区中,土地利用相对合理的是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对于该地区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有
①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湖泊调蓄功能增强
③B河段下游河床抬高
④A河段涝灾增加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18-12-30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南省洛阳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2月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