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哈拉沟煤矿位于神木市西北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与毛乌素沙地为邻,地表自然植被稀少,生态环境脆弱,多年的开采形成大面积的采煤沉陷区。近年来,该矿区多策并举,大力治理采煤沉陷区。如今,该采煤沉陷区已经成为一座大公园,公园里草木葱茏、花海荡漾,还有水系景观、盘山步道、林下露营地、生态农场采摘园等。全方位、高标准营造生态矿区、建设绿色矿山,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下图示意神木市哈拉沟煤矿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哈拉沟煤矿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①土地荒漠化②蝗灾加剧③水土流失④土地盐碱化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该采煤沉陷区建设成公园的主要目的是(     
A.消除地区的贫困B.缩小城乡间差距
C.改善能源的结构D.实现可持续发展
7日内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天一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题

2 . “中国龙”——黄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其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如下图所示)。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各河段的"病症",其主要成因及对症的"药方"对应正确的是(     
A."大量脱发"——气候寒冷干燥——加高、加固堤坝
B."动脉阻塞"——过度放牧与垦殖——建立自然保护区
C."腹泻"——地表植被破坏——退耕还林、还草
D."脚肿"——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地形崎岖——在下游修筑梯田
2.下列关于合理开发黄河流域的正确叙述是(     
A.源头地区以水产养殖为主B.中游地区疏浚河道,发展航运
C.河套平原以旱作农业为主D.下游地区重点开采煤炭、铝土

3 . 数千万年前的板块运动致使青藏高原隆升,亚洲内陆地区变得干旱,形成了大面积的沙漠。这些沙漠的沙尘经过长途跋涉最终形成了地球上黄土分布最集中的黄土高原。如今的黄土高原虽然沟壑纵横,但已梯田成片,生态得到改善。如图示意黄土高原梯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黄土高原成因最为接近的地貌是(     
A.灌丛沙丘B.风蚀蘑菇C.冲积平原D.水上雅丹
2.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是因为(     
A.流水冲积作用B.风力侵蚀作用C.流水侵蚀作用D.风力堆积作用
3.黄土高原修筑梯田最应注意(     
A.防御地震与滑坡等灾害B.始终与等高线保持垂直
C.不可在高海拔地区修建D.把保护生态放在第一位
2023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4 . 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地处黄土高原,位于水蚀、风蚀交错区。该县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834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5654毫米。自1998年起该县在荒山及坡地营造水土保持林,主要造林树种有刺槐、山杏、油松、沙棘(灌木)等。受自然条件和植被生长习性影响,四种防护林分布空间差异显著。下图示意四种防护林的分布坡向范围。完成下面小题。



1.分布坡向范围最小的树种是(     
A.刺槐B.山杏C.油松D.沙棘
2.四种防护林在135°—225°坡向范围内几乎没有分布,主要是该坡向范围内(     
A.降水量少B.光照强,蒸发量大C.土壤较厚D.地表水下渗量大
3.多年观测显示,曾经作为治沙先锋树种的沙棘分布范围不断缩小,逐渐被油松等其他乔木取代,反映了当地(     
A.水土流失加剧B.生态环境改善C.寒潮灾害增多D.年降水量减少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黄土是第四纪土状堆积物,具有多孔性、垂直节理发育等特点。我国黄土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黄土地貌分为黄土沟谷地貌、黄土沟间地地貌等类型。黄土沟间地地貌类型可分为塬、垛、峁三种,以地面破碎、沟谷众多为主要特征。黄土塬是顶面宽阔平坦、面积较大的黄土高地;黄土墚为长条状黄土高地;黄土茆是一种孤立的穹状或馒头状黄土丘。完成下面小题。

1.在我国黄土分布区,最有可能见到的景观是(     
A.   B.   C.   D.   
2.黄土沟间地地貌的演化过程及相应地质作用组合正确的是(     
①塬②墚③峁a风力侵蚀b流水侵蚀
A.①→②→③,aB.③→②→①,bC.①→②→③,bD.③→②→①,a
6 . 读“我国某高原地区暴雨后景观图”,完成下题。针对图示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有(     

①重视经济数量的增长②调整农业种植结构
③恢复植被④治理水污染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2023-05-13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7 . 我国某山地上的公路呈“S”形弯曲(如图),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引来了许多游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公路修建成“S”形的主要目的是(     
A.制造旅游景观B.减小山地坡度C.降低修建难度D.减轻水土流失
2.据统计,1月份该公路交通事故较多,其原因最可能是(     
A.道路结冰,车辆易发生侧滑B.车流量大,容易追尾
C.弯道较多,车辆视野受限D.阴雨天多,能见度低
3.该公路靠山壁的一侧有混凝土砌成的挡土墙,墙上有很多孔洞,推测孔洞的主要作用是(     
A.预留检修孔洞,便于维修B.为固定铆钉所留,便于施工
C.方便土壤透气,防止异味D.排出表土中水分,防止滑坡
8 . 下列关于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不合理的开垦----水土流失B.不合理的灌溉---土地盐碱化
C.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土壤污染D.过度放牧----全球变暖

9 . 黄河入海口西北侧某海域(下左图)以淤泥质海岸为主。近年来,在人类活动和自然条件的共同影响下,该海域冲淤变化(冲蚀和淤积相结合的变化)显著。下右图为1976~2014年研究区域内-5m和-10m等深线包络面积(等深线与海岸线间的面积)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海岸-5m等深线与-10m等深线之间坡度最缓的年份是(     
A.1976年B.1986年C.1996年D.2014年
2.2002~2014年研究区域内海岸线最可能(     
A.向内陆变化B.向海洋变化C.不发生变化D.无法判断
3.造成2002~2014年研究区域冲淤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A.黄河沿岸流域大气降水增多B.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提高
C.黄河沿岸煤矿开采面积增大D.黄河中上游调水调沙频繁
2022-12-18更新 | 141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学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B卷)试题

10 . 泥沙输移比为河流断面的输沙量与该断面以上流域土壤流失总量的比值。如图为“松花江流域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②地相比,①地泥沙输移比大是因为其(     
A.落差较大B.水量较大C.支流较少D.颗粒物细
2.下列措施中,易加重土壤水蚀的是(     
A.采用秸秆还田B.增施有机肥料C.进行深耕翻土D.实行作物轮作
2022-07-09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