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4 道试题

1 . 下图为我国西部地区主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⑤分别是(     
A.草原荒漠化防治区、水土保持区、江河水源涵养区、石漠化防治区、森林生态功能区
B.水土保持区、草原荒漠化防治区、江河水源涵养区、森林生态功能区、石漠化防治区
C.江河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区、草原荒漠化防治区、森林生态功能区、石漠化防治区
D.石漠化防治区、水土保持区、草原荒漠化防治区、江河水源涵养区、森林生态功能区
2.下列关于图中④生态功能保护区内生态问题的自然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碳酸盐岩易淋溶,成土缓慢B.山高坡陡,地表崎岖
C.年降水量丰富,暴雨频繁D.多冻雨灾害天气,侵蚀地表

2 . 读图“我国某生态环境成因与危害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指(     
A.土地荒漠化B.臭氧层空洞C.水土流失D.全球气候变暖
2.该环境问题在我国表现最突出的地区是(     
A.黄土高原B.塔里木盆地C.华北平原D.长江三角洲
3.治理该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是(     
A.建设粮食生产基地B.发展交通运输业
C.提高第二产业比重D.增加植被覆盖率

3 . 某铁路线黄土高原段工程面临由黄土陷穴带来的安全隐患。黄土陷穴是因地表水汇集,在黄土节理裂隙中潜蚀,使地表发生塌陷而形成的穴状凹地,常形成于夏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黄土陷穴多形成于夏季的主要原因是(     
A.植被稀疏B.风力强劲C.黄土层厚D.降水量大
2.当地植树种草,将(     
A.提高湿度,加剧潜蚀B.增加下渗,加剧潜蚀
C.截留雨水,减轻潜蚀D.滞缓径流,减轻潜蚀
3.为减少黄土陷穴对途经黄土高原区铁路带来的安全隐患,可采取的措施是(     
①填平沟谷,降低坡度②抽取下渗水,减少潜蚀③坡面筑堤,拦截来水④多植树造林,增加下渗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4 . 黄土垛是过去260万年由西北风携带的沙尘在古金地或古湖盆上堆积而成的平坦土地,是当地居民鞋以生存的天然场所。当前,黄土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沟道侵蚀剧烈导致绿卤破碎化和分解问题。黄土塬根据其面积大小和破碎程度,可依次分为黄土大塬、壕塬和残塬四种不同类型。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黄土塬按发生演化排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B.甲丙丁乙C.甲两乙丁D.丁乙丙甲
2.图中黄土塬塬面的蚕食过程,实际上是(     
A.沟壑的延长和沟岸的扩张B.沟壑的缩短和沟岸的缩小
C.沟壑的延长和沟岸的缩小D.沟壑的缩短和沟岸的扩张
3.为解决黄土塬面临的问题措施合理的是(     
①沟头植树种草②沟谷疏浚河道③坡面修筑梯田④塬面居民搬迁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降雨侵蚀力是指降雨引起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降雨侵蚀力时空分布规律定量研究是进行土壤侵蚀预报的基础。下图为黄土高原土壤多年平均降雨侵蚀力等值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黄土高原多年平均降雨侵蚀力的分布规律(     
A.从东南向西北递减B.从西南向东北递减
C.从中部向两侧递减D.从南部向北部递减
2.造成黄土高原地区各地多年平均降雨侵蚀力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B.海陆位置C.植被状况D.土壤
3.与M地区相比,N地区的土壤侵蚀更为严重。其主要原因是N地区(     
①降水量大②植被覆盖率低③地形起伏大④土质疏松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3-02-10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

6 . 下面两表是江南丘陵某乡土地利用构成与生活用能构成1976年和2000年前后对比。读后完成下面小题。

某乡土地利用构成(%)

耕地

林地

草山草坡

湖泊

其他

1976年

45.2

4

8

2

40.8

2000年

30.8

14

20.3

10.8

24.1

某乡生活用能构成(%)

秸秆

薪材

煤炭

沼气

小家电

其他

1976年

50.3

32.4

10.3

0.5

0.8

5.7

2000年

20.5

10.8

14.4

35.3

15.2

2.8

1.2000年与1976年相比,该乡土地利用构成变化及其影响(     
①耕地面积缩小,生存环境恶化②林地.草地和湿地面积扩大,生态环境逐步走向良性发展③建立与当地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生态系统,获得了经济效益④不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和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2000年与1976年相比,该乡生活用能构成的变化(     
①生活能源多样化,有利于环境保护②生物能源比例减少,能源消费效益降低③煤炭在用能构成比例增加,但清洁能源比重大幅度增加,有效地利用当地的资源④秸秆在用能构成比例减少,不利于保持和增强土壤肥力,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1976年以来,该乡积极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生活用能结构的主要原因是(     
①人地矛盾尖锐②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③清洁能源比重增加④人口自然增长率减低,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好转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7 . 读“黄河水系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①、②两地目前主要的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森林破坏   全球变暖B.水土流失   酸雨
C.荒漠化   水土流失D.荒漠化   全球变暖
2.土壤盐碱化是③地区发展种植业的障碍,对盐碱地的治理宜采取的措施是(     
A.退耕还林还牧B.减少化肥的使用量
C.改进灌溉方式D.将旱地改为水田
2023-02-03更新 | 264次组卷 | 6卷引用:安徽省太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8 . 学生地理兴趣小组对某小流域进行水土流失的调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调查之前,该组同学需要优先准备调查区的地形图和(     
A.气温分布图B.降水分布图C.工业分布图D.旅游景观分布图
2.下图是同学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坡度与单位面积产沙量关系曲线,其中符合水土流失一般规律的是(     
A.①B.②C.③D.④
3.流域产沙量(一定时间内流域内产出的泥沙总量)是水土流失调查的一项重要指标。同学们提出了四种获得流域年产沙量的方法,可行的是(     
A.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累加B.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平均
C.在流域源头设置收集池,年终秤取泥沙总量D.在流域出口设置收集池,年终秤取泥沙总量
2023-02-02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9 . 下图中阴影地带是表示我国某两种地理事物转变、交错分布的一个地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阴影可能是我国的(     
A.半湿润、半干旱的过渡地带
B.二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
C.是平原向高原的过渡地带
D.旱作区与水田区的过渡地带
2.图中甲地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荒漠化严重B.水土流失严重
C.土壤次生盐碱化严重D.土壤污染严重
3.图中乙处发展农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A.土壤贫瘠B.光热条件差C.地形坡度大D.水资源缺乏
2023-01-29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蕉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10 .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灌区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土地盐碱化C.水体污染D.生物多样性减少
2.甲地生态环境问题治理的有效措施是(     
A.治理水污染B.建立湿地保护区C.发展立体农业D.小流域综合治理
2023-01-28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湖州市、衢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