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1 . 下图为我国西部地区主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⑤分别是(     
A.草原荒漠化防治区、水土保持区、江河水源涵养区、石漠化防治区、森林生态功能区
B.水土保持区、草原荒漠化防治区、江河水源涵养区、森林生态功能区、石漠化防治区
C.江河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区、草原荒漠化防治区、森林生态功能区、石漠化防治区
D.石漠化防治区、水土保持区、草原荒漠化防治区、江河水源涵养区、森林生态功能区
2.下列关于图中④生态功能保护区内生态问题的自然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碳酸盐岩易淋溶,成土缓慢B.山高坡陡,地表崎岖
C.年降水量丰富,暴雨频繁D.多冻雨灾害天气,侵蚀地表
2018高二上·全国·专题练习
名校

2 . 下图为某地区森林的覆盖率和表层土流失程度的关系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反映的是森林的哪种生态环境效应(     
A.防风固沙B.保持水土C.净化空气D.平衡大气成分
2.与上图中森林的主要生态环境效应相同的是(     
A.城市园林B.西北地区的防护林带
C.长江中上游的防护林带D.热带沿海的红树林
2024-01-05更新 | 214次组卷 | 34卷引用:山西省阳泉市盂县第三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3 . 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和保护环境的正确措施是(     
①植树种草②打坝淤地③开垦荒地④发展水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水土流失是我国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治理难度极大,严重阻碍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下图为我国主要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情况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辽河流域和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程度差异较大的主要因素是(     
①植被覆盖率②地形状况③土壤质地④降水季节变化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2.水土流失不利于河流航运,主要是因为水土流失会导致下游(     
A.河流水量增大B.河流流速变急
C.河床不断抬高D.河流下切显著
3.水土流失对发生地的危害主要表现在(     
A.降低土壤肥力B.造成土地盐碱化C.加剧河流污染D.造成土地沙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甘肃中南部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气候干旱,地表储水条件差,水资源极度贫乏。为了缓解区域缺水问题,国家在黄河支流—洮河上兴建水利枢纽工程,实施跨区域调水。考虑到自然环境的复杂性,输水管道多采用隧洞、暗渠和渡槽等方式,线路坡度小,且多呈直线布局。该工程于2021年9月全线通水,极大缓解了当地5市13县(区)用水短缺,600多万群众受益。下图示意该调水工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地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植树种草是我们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方法之一。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降水、沉积泥沙B.减少地表径流、固定表土
C.降低风速、减少风力侵蚀D.增加蒸发,改善局地气候
2.该工程输水管道多采用隧洞、暗渠和渡槽的主要原因是(     
A.运输成本较低B.沿途环境污染严重C.沿途地形复杂D.沿途蒸发量大
3.该工程输水后,调水区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①河流水污染加重②生物多样性受威胁③荒漠化面积扩大④径流年际变化减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鱼鳞坑指的是在较陡的山坡上,挖掘出半月形的坑穴,因其呈品字形排列,状若鱼鳞,故称鱼鳞坑。下图为鱼鳞坑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地区最适合修建鱼鳞坑的是(     
A.云贵高原B.两广丘陵C.大兴安岭地区D.黄土高原
2.关于鱼鳞坑的生态意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拦截地表水流,增强下渗,提高土壤含水量B.大幅度减少地表径流的冲刷,减少水土流失
C.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被恢复D.增加大气湿度,改善区域气候
3.以下工程措施与鱼鳞坑最相似的是(     
A.打坝淤地B.石头方格C.植树种草D.草方格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7 . 我国生态脆弱区类型多,分布广。为治理生态脆弱区,人们在坡地上大量修筑鱼鳞坑(如下图),在坑内栽种植被,生态环境问题明显改善。鱼鳞坑是山坡上挖掘的有一定蓄水容量的土坑,多呈半月形沿等高线排列,且上下鱼鳞坑呈“品”字形交错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鱼鳞坑呈“品”字形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分散地表径流B.减少径流下渗C.增加地表粗糙度D.利于植被生长
2.鱼鳞坑的主要功能是(     
A.美化环境B.防风固土C.调节气候D.储水护坡

8 .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化作用B.风蚀作用C.水蚀作用D.沉积作用
2.“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滥伐森林B.过度放牧
C.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D.环境污染
3.根据江西丘陵山区自然条件的特点,对“红色荒漠”进行治理工作应当先做好的工作是(     
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B.农业生产加强综合开发
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D.彻底退耕还林
2022-12-21更新 | 94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沁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9 . 我国《水土保持法》规定,“禁止在二十五度以上陡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下图为黄土高原某地陡坡耕地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黄土高原陡坡耕地会(     
①改变地貌类型②影响降水量③破坏自然植被④松动地表土体
A.②④B.①③C.③④D.①②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主要有(     
①地形坡度大②植被稀疏③降水量大④全年风大⑤土质疏松⑥冻融作用强
A.①②⑤B.①④⑥C.②③⑥D.③④⑤
2022-12-05更新 | 247次组卷 | 5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二十一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卷

10 . 生物结皮是生长于土壤表层的蓝绿藻、苔藓、地衣等与土壤复合而形成的具有生命活性的复合体。黄土高原的黄土沟壑区由于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生物结皮在退耕坡地上广泛发育,研究发现生物结皮坡面的初始产流明显早于翻耕后的裸土坡面。如图示意黄土高原某沟壑区一次降水过程中不同坡面产流量随降水历时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两种坡面初始产流的早晚存在差别,是因为降雨初期(     
A.裸土坡面土壤孔隙度大B.生物结皮坡面入渗速率快
C.裸土坡面地表摩擦力大D.生物结皮坡面土壤不稳定
2.与裸土坡面相比,在降水历时较长的状况下,生物结皮对坡面的影响是(     
A.保持坡面水土B.增加坡面径流
C.增加坡面淤积D.加剧坡面冲刷
2022-11-22更新 | 339次组卷 | 5卷引用:山西省新高考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